第一百四十六章垫脚石
听李存勋介绍完情况,裴承毅不得不惊叹军情局的能力。
“部分内容是我们根据与美国接触时了解到的信息做出的合理推测,没有得到情报支持。”李存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联系你之前,我与阎尚隆总理谈过这件事情,他也认为美国当局并无谈判的诚意,只是想借此机会争取时间。”
“不管怎么说,这算得上是个不小的进步。”
“确实如此,至少美国当局想到了停战谈判。”李存勋呵呵一笑,说道,“再说了,我们也得设身处地的为兰德斯、洛布林夫人等美国政客考虑。战争打到这个样子,面子上最过不去的不是美国联邦政府,毕竟兰德斯住进白宫才几个月,完全可以把责任推卸给之前的民主党政府。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美国军队不但没有能够取得胜利,连主动权多没能掌握,还损兵折将,丢掉了一支舰队,不管怎么说,参联会那些将军的复仇心理非常强烈。兰德斯刚刚住进白宫,就算洛布林夫人魄力过人,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都得考虑军人的感受。虽然以美国的政治制度,发生军事政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考虑到美国民众的政治觉悟,美国军人更不会愚蠢到用枪去推翻联邦政权,但是兰德斯与洛布林夫人在收紧军队脖子上的绳索之前,必须留下足够的余地,绝不能置身于这头猛兽的攻击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在是否停战的问题上,我们还得加把劲。”
“如此说来,我们得做好以战促和的思想准备。”
“不仅仅是以战促和。”李存勋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情况很清楚,美国当局已经认识到不可能取得全部胜利,而且也知道我们不会在南方战线上拿以色列怎么样,所以美国当局,特别是白宫与国务院,非常乐意与我们停战,也希望通过谈判,而不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关键只有一点,那就是得让美国联邦政府有台阶可下,而不是把美国人逼入死胡同。根据已经掌握的情报,美军在北方战线上主动退却,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裴承毅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李存勋的意思。
“毫无疑问,我军在北方战线上取得了远远超过预期的胜利。”见到裴承毅若有所思的样子,李存勋没有罗嗦,说道,“照目前的情况,占领马拉蒂亚之后,我建议调整北方战线上的军事部署,转攻为守,并且充分利用两伊军队。”
“两伊军队?”
李存勋点了点头,说道:“你也知道,占领区内不仅仅有上千万库尔德人,还有大约五百万土耳其人与亚美尼亚人。虽然根据我们掌握的战场情况,在我军发起总共前,已经有接近一百万土耳其人逃亡伊切尔、埃拉泽与埃尔祖鲁姆等地,但是占领区内仍然有数百万土耳其人,而这些土耳其人必定对今后的地区局势产生影响。众所周知,我们出兵土耳其的理由是解救遭到土耳其当局残酷迫害的库尔德人,而不是去制造另外一个民族问题,所以很有必要在战争结束之前为此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库尔德人问题不仅仅是土耳其的问题,也是周边几个国家的问题,也就有必要让这些国家出点力气。”
裴承毅长出口气,听出了李存勋的意思。
“具体怎么做,我让张孝珑安排,不需要你插手。”李存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你要做的,只是授予张孝珑足够的权限,让他调动所需资源。”
“既然让两伊扮黑脸,我觉得没有必要让联合司令部出面。”
“什么意思?”李存勋直接问了一句。
“我们的工作只是提供协助配合,不需要出动多少人力物力,所以我认为,让总参谋部派一支特种部队过来,这样既能做到保密,又不会牵扯到联合司令部的人事问题,还能充分发挥军情局的优势力量。”
李存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看来,项铤辉没有看错你。”
“老李,谈判有多大把握?”裴承毅不想与李存勋开玩笑,毕竟现在前线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
“几乎没什么把握。”李存勋叹了口气,说道,“为了这件事情,我专门请教了阎尚隆总理。按照总理的说法,我们不可能拒绝美国当局提出的停战谈判请求,哪怕只是不公开的秘密谈判,而且我们不可能阻止美军在此期间调整兵力部署。也就是说,在外交方面,我们没有多少应对方法。等到我们在外交上与美国扯清了关系,恐怕战争也就快结束了。总理给我们的建议是,该怎么打就怎么打,只要美国不在停战谈判的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也就是让土耳其与以色列、以及两伊与叙利亚加入谈判,并且把谈判公开化,我们就不用对谈判抱多大希望。”
“也就是说,我们还得更美国佬一点更加深刻的教训。”
“不需要更加深刻的教训,只需要让美国当局知道,不管他们做出多大的努力,都不可能改变在北方战线上惨败的既成事实。当然,还得让美国当局相信,我们并不打算在南方战线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裴承毅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在南方战线上有所作为。”
“这就是你的事情了。”
听李存勋这么一说,裴承毅立即锁紧了眉头。
“我的意思是,你放手去做,只是从现在开始,军事行动得配合外交谈判。”李存勋猜出了裴承毅在想什么,说道,“如果需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的话,那绝对不是你。战争打到这个时候,也应该结束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没有必要继续在战场上更美国耗下去。只要能够结束这场战争,就算损失点利益也不是问题。”
“最好能够获得最大的胜利。”
李存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找你就是为了这件事情。我们与美国情报机构之间的秘密接触之后,就会由外交部的官员与美国国务院的官员进行秘密谈判。按照阎尚隆总理的说法,最好能够在秘密谈判开始之前采取适当的行动,让美国当局明白我们的底线,争取在谈判中占据主动权。说简单点,军事行动得配合停战谈判。”
“明白,我会采取行动。”
“没别的事就谈到这里吧,有新的消息我们再联系。”
通话结束后,裴承毅在会议室里坐了好一阵,才把东方闻叫了进来,让他去召集其他几位主要参谋,准备召开高级参谋会议。
李存勋已经把话说得非常明显了,从这个时候开始,战争就不再为战争本身服务。
事实上,裴承毅最担心的不是如何让美国当局承认战败,而是如何把握以战促和的尺度。可以说,这也是当初李存勋力主让裴承毅来指挥这场战争的关键所在。在共和国军队的众多将领中,有政治头脑的并不少,有才华的也不少,能服众的也有很多,可是同时具备这三种才能的,就只有裴承毅一个人。纵观前10多天的战斗,基本上与裴承毅无关,或者说与裴承毅的关系并不大,因为绝大部分战术与战役级别的作战行动由前线指挥部策划,与裴承毅坐镇的联合司令部没有多大关系,就算总体战争计划是由联合司令部制订的,也主要是参谋的功劳。如果论功行赏的话,袁晨皓与苏劲辉在前线指挥部做出的贡献都不在裴承毅之下。也就是说,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裴承毅的作用才显现了出来。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袁晨皓已经具备指挥战争的才能,而且他的政治头脑不比裴承毅差,在南亚战区的多年努力也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有的一切都证明他是名非常出色的军人,但是在处理某些重大事情的时候,袁晨皓的能力仍然不如裴承毅,特别是在两军对垒,推断对手的战术与战役企图的时候,袁晨皓就比裴承毅差多了。这些差距,正是李存勋决定启用裴承毅的主要原因,也是裴承毅很难被取代的主要原因。
当然,落实到实际问题上,裴承毅仍然得像普通军人那样小心对待每一个问题。
在等待会议开始的时候,裴承毅就在脑海里对战场局势做了一番梳理。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杜奇威主动放弃了北方战线,但是从李存勋提供的情报来看,就算杜奇威不打算放弃,洛布林夫人也会让他放弃。当然,关键只有一点,那就是美土联军必须在托罗斯山脉到杰伊汉河的防线上站稳脚跟,不能让共和国军队向安卡拉前进。因为杜奇威已经通过主动收缩防线表明了这个意图,所以裴承毅不大可能继续在北方战线上做文章。说得简单一点,这种相互妥协是战场上不成文的规矩。
严格说来,中东战争仍然是共和国与美国之间的代言人战争,虽然双方的军队在战场上兵戎相见,而且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力,但是双方都是以协助盟国作战的名义出兵,没有相互宣战。如此一来,共和国与美国都不愿意面对面的干上一场。在此情况下,为了避免战争规模无限制的扩大,最终演变成世界大战,双方就得在战场上遵守一些重要的规矩,比如在某一方做出了等同于战败的让步之后,另外一方就应该见好就收,而不是为了不切实际的目的穷追猛打。
裴承毅不可能不清楚这个规矩。
杜奇威在北方战线上主动退却:一是为了向南方战线投入更多的兵力,确保不再输掉另外一场战斗,给美国当局一个下台的机会,避免发展成世界大战;二是明确无误的告诉裴承毅,北方战线上的战斗已经结束,要想分出高下,就向南方转移兵力。如果裴承毅在这个时候继续在北方战线上发动猛攻,取得的胜利越大,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说直接点,美军在北方战线上的退缩已经表明,美国政府可以容忍一个被肢解的土耳其,但是绝对不能容忍一个被共和国控制的土耳其。如果共和国军队继续北上,推翻了土耳其政权,就算美国当局愿意与共和国进行停战谈判,因为缺乏谈判的主体,美国国会也会否决停战谈判得出的任何成果,使共和国与美国的关系遭到严重破坏,也使原本应该在20年、甚至30年之后才会爆发的世界大战提前到来。
无论如何,裴承毅也不可能冒这个险。
问题是,有多大的可能在南方战线上取胜,或者说取得最基本的胜利?
对此,裴承毅确实不是很乐观。
虽然按照他的估计,随着北方战线上的战斗结束,在共和国与美国均不愿意继续消耗宝贵兵力的情况下,就算土耳其当局不服气,想在北方战线上翻盘,裴承毅也可以充分利用两伊军队,最多只需要在北方战线上保留2个战斗单位,甚至只需要1个战斗单位就能让土军放弃反攻的想法。如此一来,可以在南方战线上投入6个战斗单位的强大兵力。就算其中至少有3个战斗单位需要进行一周以上的长期休整,还有2个战斗单位需要短期休整,很难在7月底,甚至8月初发动大规模进攻,也能通过稳守防线的战术,为主力作战部队争取到足够的休整时间。
也就是说,南方战线上的决战开始的时候,裴承毅能够投入大约12万地面部队。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强大到足以摧毁整个以色列的军事力量。
问题是,南方战线上有足够的空间让6个战斗单位发挥出全部战斗力吗?
事实已经证明,别说6个战斗单位,在叙利亚南部地区,就算投入2个战斗单位,战场上也拥挤不堪,参加作战的部队仅有投入兵力的一半左右。如果投入6个战斗单位,大约有有80%的部队将在后方晒太阳。
问题就在这里,这绝不是裴承毅擅长的打法。
说得不客气一点,真要成为这个样子,中东战争就将变成一场毫无意义的消耗战,而且是美国当局愿意看到的消耗战。
想到这里,裴承毅不得不多留一个心眼。
因为共和国军队已经在北方战线上取胜,很快就能向南方战线转移兵力,以杜奇威的能力,不可能不知道在南方战线上,根本无法让双方的数十万大军展开,更不可能让双方的数十万打军尽情发挥,所以杜奇威在南方战线上的主要目的,很有可能就是通过一场消耗战来迫使共和国当局在停战谈判中做出让步,并且让美国联邦政府去应付选民的愤怒,最终以结束这场战争的指挥官的身份来获得选民的支持。也就是说,杜奇威需要的就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消耗战。
果真如此的话,就不能在南方战线上与美以联军打消耗战。
当然,裴承毅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也许美国有能力与共和国打一场持续数年的消耗战,但是作为这场战争的另外一个主体,即只有几百万人口的以色列,肯定不可能陪两个超级大国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甚至不愿意承担由战争导致的惨重伤亡。要知道,以色列国防军一直就是世界上最重视保护官兵的军队,要不然也不会搞出唯一将发动机前置的“梅卡瓦”系列主战坦克,并且不惜一切代价的打击那些危害以色列军人生命的敌人。
只要以色列不愿意打消耗战,就有办法让美国在停战谈判上做出让步。
不管怎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抛弃了土耳其之后,美国怎么也不可能抛弃以色列。
想到这里,裴承毅顿时轻松了许多。
很明显,李存勋交给了他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任务,他要做的,就是在战场上摆好架子,在必要的情况下,用一到两次积极主动的战役行动来瓦解美以联军在南方战线上的大举进攻,并且以适当的力度约束部队的步伐。当然,如果能够收复叙利亚在这场战争中丢掉的土地自然再好不过,就算无法达到这个目的,只要能够稳住现在的战线,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任务,甚至不需要让裴承毅操心。
向几个主要参谋介绍了情况之后,裴承毅就开始部署工作,没有像以往那样征求参谋的意见。实际上,也没有那个参谋认为有必要发表意见。
安排好联合司令部的事情,裴承毅先联系了袁晨皓,让他把前线指挥的工作交给主要副手,在打下马拉蒂亚之后返回瓜达尔港。随后又联系了苏劲辉,让他尽快调整部署,让第二战斗单位与第九战斗单位稳住战线,不要急着发动进攻。
做完这一系列的事情,裴承毅才松了口气。
可以说,属于裴承毅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即便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裴承毅也不打算亲历亲为,而是想把这些宝贵的表现机会留给其他人。不管怎么说,对于一个还不到50岁的上将来说,即便再次获得局势注目的军事成就,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对于那些还没有达事业顶峰的军人来说,任何成就都能成为他们获取晋升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