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家元旦快乐!
……
……
大明,一个庞大的王朝。
也是一台庞大的机器,在朱见济的驱动下,疯狂运转。
近来朝野消息灵通的人士,敏锐的察觉到大明的不同寻常之处——东宫军研院,也就是原来的军器监,虽然没有任何消息,但东宫军研院的人已经很久没有放假了。
一直在加班。
不仅如此,工部和兵部成立的国家军研院的人,在东宫军研院学习完毕回到国家军研院后,很快,由陛下下旨,国家军研院也在郊外数十里外的地方圈了一块地,开始修建建筑。
一副准备投产的架势。
为此,陛下专门让兵部尚书于谦调派了团营一个大营的一万人,驻守在国家军研院外,所有进出人员严加盘查。
这是之前被李古纳哈偷了技术的应激反应。
与此同时,朝廷在安静了几日后,倏然之间,一封诏书布告天下,将在天下推行“郡王归藩制”,从今以后,非特殊状况,大明不再加封宗亲藩王、郡王。
除非皇室宗亲出身的人立下了有资格封王的功绩。
且大明从今之后只为藩王提供岁禄,藩王子嗣的郡王府的用度,由藩王自行负责。
而郡王归藩制最重要的一项,则是藩地赋税,收归朝廷!
这个诏书一出,天下哗然。
朝野士子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关系,暗暗给当今的天子太子点了个赞:好魄力!
因为这个政策,几乎是违背了太祖祖制。
但又确实能减轻朝廷的负担。
不仅如此,这个制度还彻底得罪了皇室宗亲。
尽管大家都知道出头的人是越王朱见深,可谁都明白,朱见深是身不由己的傀儡,这事肯定还是太子殿下授意。
皇室宗亲在憎恨朱见深的同时,肯定也不会再拥护朱祁钰两父子。
所以天下士子才认为天子和太子有魄力。
敢放弃皇室宗亲的支持……
如果一旦全国发生暴乱,在皇室宗亲的支持下,很有可能被颠覆统治。
话是如此说,但天下士子心知肚明。
乱不了!
现在哪个藩王都没这个能力,就算有流民造反也一样——荆襄的百万流民隐患确实还在,但朝廷肯定会立即着手解决。
稍微有点远见的读书人,在得知朝廷施行“郡王归藩制”后,都感到振奋。
大明去一顽疾!
很有可能将曾为唐宋的综合体。
在战力上,大明一直在追求的大唐的步伐。
如今郡王归藩制、开海,两大举措下,大明很有可能如大宋一样。
富得流油。
一个王朝,有大唐的武力,再有大宋的财力……
不敢想象成就会有多高!
郡王归藩制施行后,在地方锦衣卫和地方都司的监督下,全国各地的藩王府、郡王府,不得不乖乖的裁减护卫,并将裁减的护卫交给锦衣卫,由锦衣卫挑选精壮之士送到京畿编入东宫幼军。
剩下的人,要么解甲归田。
要么加入地方都司的屯兵。
在这个操作下,大明的藩王,真正的成了京畿皇室豢养的猪,关键是这个猪群虽然庞大,但朝廷的负担已经很小了。
完全可以承受。
而接下来,大明工部和农部的一个操作,更是让天下士子为之侧目!
一直困扰朝廷的荆襄流民问题,也将被解决!
首先是工部。
早些时候,工部就单独划立出来一个司:交通司。
交通司成立之后,一直在默默的招募人才,却一直没有任何作用,仅有的一些功能,也就是修缮全国各地的官道。
修缮……缝缝补补的意思。
就在郡王归藩制宣布施行后不久,交通司在京畿到广西的辖境中布告天下,将运用新的手段,修建一条纵贯京畿到广西的官道,是比秦直道还要宽广的官道,耗资千万两,费时数年时间,需要招募数十万民夫,荆襄流民优先录用。
同时,朝堂布告天下,农部的农科院下辖的五院,已经培养了足够多的番薯种子,将在全国合适的地区开辟天地,推广种植番薯,但有意愿的百姓,皆可到农科院去领取种子,并且由地方官府牵头,给这些百姓划归开荒的区域。
开荒的百姓,减免三年的赋税。
荆襄流民依然拥有优先权。
工部和农部这两个举措一出,天下的读书人才知道大明朝廷下了一着何等的神之一手——首先,削减藩王,把省下的钱用来修建官道。
朝廷几乎可以不出钱。
其次,纵贯南北的京广路一旦修好,大明朝廷对南方的掌控将大幅度提升,从今以后,南方的士族将再也无法给北方的朝廷带来任何威胁。
再次,工部修建官道,消化荆襄流民。
农部推广番薯种植,再次消化荆襄流民的同时,又能扩大大明的农田面积,提高大明的作物产量,保证百姓的菜篮子。
一举数得。
而随着这些举措落实到位,困扰朝廷多年的荆襄流民问题,将一去不返。
但所有的操作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有钱!
时至今日,天下人才知道朝廷为何宁愿违背太祖祖制也要开海的用心。
京畿,文华殿。
朱见济愁容满面,荆襄流民问题的解决了,交通司也在着手京广路的修建,农部的番薯种植也如火如荼的运作中,但他现在面对一个问题。
全国各地藩王、郡王裁减的护卫,哪怕经过锦衣卫挑选之后,送到京畿的也足足有两万人之多,幼军根本消化不了!
关键是团营那边抽调了一万人。
加上这两万,东宫幼军就有五万人了!
而这五万人,是由东宫来支付军费,朱见济没那么多钱。
而且,原本东宫军研院只准备三万人的配套火器,现在这么一搞,就需要准备五万人的,没那个生产力来满足。
可地方送来的藩王护卫,没办法再送回去了。
总不能白养着两万人吧。
两万人,吃也要把东宫吃穷!
朱见济这两天是愁得茶饭不思,恨不得马上就去接收安南,这样就有钱安置这多出来的两万人了,关键时代,戴义忽然在旁边道:“殿下,要不将原本打算支援给韩水平的两万人的老式东风步枪,配给选送入京的人员?”
朱见济摇头,“不行,安南那边的事情不能出差池。”
必须让好韩水平打下安南!
那么两万老式东风步枪,就必须给韩水平。
而且已经写信告知韩水平。
等待韩水平的操作,怎样把这两万火器送去安南,而不被堡宗怀疑。
朱见济愁啊。
而且他有种预感——人口这个问题今后会一直困扰他!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发展,农业的发展,以及教育、医疗的改革,人口暴增问题,肯定会成为大明王朝接下来的重点问题。
一个不好,就会爆雷。
/129/129582/32005125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