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阿桂的明悟还没有传到京城乾隆耳朵里的,而海宁的想法又不可能被这群清朝的君臣父子所知道的时候,环球集团的高层给乾隆的建议带来了一条绝佳的回复,他们同意了纪晓岚提出的技术交换的方案,唯一让皇帝感到有些不满的是,他们狮子大开口的索要了大批的矿产和盐田。
不过正如海宁之前所预料的那样,皇帝和他的大臣们都认为,既然技术的交换要远远比融资合作显得重要,那么交换的价格稍微高一些,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在经过了一系列的纠结之后,朝廷在原则上同意了与环球集团的进一步合作。
但这还不是所有的要求,环球集团认为即便交给清帝国足够的技术,其境内也缺少足够的人才来实现具体的操作。因此大清朝廷必须派出足够数量的留学生,前往环球集团的各级教育机构进行学习。
对于这一要求,清朝上下都感到了莫名其妙,因为在大清境内环球集团已经建立了许多学校。很多人认为,这些学校已经足够用集团报纸上的称呼,也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来形容了。
但是显然集团高层并不是这样认为的,而且,他们虽然委婉,但仍然不是尖酸刻薄的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建议。那就是那些学校之所以没有起到预想当中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大清帝国所实行的科举制与之严重冲突。
从某些孩子的实际遭遇来看,自从他们学习环球集团带给他们的那些知识有文化之后,大清帝国的主流教育就已经视其为一端,这样他们在社会上受到了许多排挤,这些排挤甚至有可能来自于亲生父母的打压,他们不认为孩子学习这些东西是将来有用的。
至于社会上的那些朝向,无论是来源于同龄人的还是来源于其他大人的,都足够给这些弱小的心灵带来足够的冲击,海宁已经不止一次的要求清朝的当地政府管控那些在这一事件上挑起事端的人,有一些比较开明的臣子,也选择了积极的配合,但时至今日总体上来讲所起到的效果仍然是微乎其微的。
至少,清帝国现有的水平根本无法抽出足够的人数来接受这些新技术的培训工作。甚至海宁还大胆而又虚伪的表示,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没有考虑夏清帝国传授进一步的技术,因为经济国在人才储备这方面与欧洲的某些国家是在相去甚远。
这样的说法自然让乾隆皇帝大为光火,他甚至一度怀疑纪晓岚的分析是否是正确的。不过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派遣足够的学生和年轻人去掌握新的技术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他也顾不上争取那些潜伏在环球集团内部的顶尖人物,祝他儿皇之的准备起了留学生计划。从皇帝的角度来讲,这也是一次完美的安插眼线的机会。
只不过在保守的大厅,朝廷内部,仍然有许多人认为贸然的接受环球集团的教育,很有可能会制造出一批不再忠于大清朝廷的人。有一些霸气自己已充当的官员甚至认为不应该派遣汉人前往环球集团进行学习,因为海宁本身就是一个汉人,他很有可能对光复大明江山很感兴趣。
坦白的讲,乾隆皇帝对这样的担忧,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警惕,要不然他也不会费尽心机的安插那么多人进入环球集团的内部心甘情愿的为他们的战争所服务,但是现在他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环球集团的强大之处,在对方仍然将自身视为盟友的情况之下,任何过于明显的怀疑和猜测都是不够明智的。所以既然他们得到了派遣留学生的邀请,那么无论如何都要表现出一种友好的态度来。
另外他认为大清朝廷当中,还是有很多人在乎国家根本的。从一些简单的反对意见当中就可以看出那些还没有被召集起来的留学生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相信他们回来之后一定会有更多人将注意力聚焦在他们身上,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还有人能够成功的造反,那么大清朝廷,说不定真的就已经到了行将就木的时候。
所以从乾隆皇帝的角度来讲,某些看起来危险的事情,实际上仍然是可以做的。唯一让人感到有些不太放心的是,那样的内部争斗会不会影响到大清帝国在海外贸易上的布局?如果最终错过了这次欧洲战争的时间段,说不定这一切美好的期望都将会化为泡影。
好在,以前与环球集团进行合作的那些项目,如今也已经多多少少的收到了一些回笼的资金。这个批次的移民也已经通过自己的农业生产和简单的工业水准,创造了越来越丰厚的赋税收入和关税收入。
现在的乾隆皇帝已经越来越后悔,在当初进行谈判的时候,就不应该给环球集团的关税开放那那么大的口子。那些被他免除掉的关税,如果转化为实际收入的话,将来逐步应付接下来好几年的战争。
不过但是从上个月汇总过来的情况来看,即便有些事情没有乐观到那种地步,接下来几年的战争应该也会在相对富裕的情况之下进行,目前唯一有所影响的是,对于一个辽阔的大陆国家来说,环球集团所擅长的海上运输并不能很好的帮助大清帝国解决后勤问题。
但乾隆皇帝也已经对此非常满足了。虽然平准战争还将继续下去,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未来的几年里,大清帝国应该是这世界上最为和平的国家之一了,有时候乾隆皇帝甚至会忍不住去遐想,如果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宣传的话,说不定可以引进一批欧洲的人才,他如今已经知道当年俄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欧洲人才的不断吸纳。为此他甚至已经专门请教了海宁,不过至今为止还没有得到海宁的正式回复。
海宁不是不肯回复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才好。正如阿桂之前所想的那样,在一个各项利益甚至是利益流通的渠道,都已经被贵族和相关事例人物牢牢绑定的国家,人才真的能够给他们带去很多改变吗?
更何况,大清帝国的历史上并不缺少郎世宁这样的外国人才,但他们能够给清帝国带去的是什么呢?是崭新的学识吗?是足以推动历史变革的先进技术吗?这些或许都有,但他们都没有改变本质的面目。
所以无论从原理还是现象上来讲,乾隆皇帝的这种希望,都跟幻梦没有什么区别。
但这种话,海宁是并不太方便直接讲出口的,他又不是魏征那样的忠臣,他甚至连个臣子都不算,为什么要对一个皇帝如此诚恳的进行交代,而且还是在对方不一定愿意接受的情况之下。
所以,他机智的选择了留在战场上,继续无意义的游荡。
在这游荡的过程当中,他又得到了一系列外部消息。
1756年5月1日,法国和奥地利结成了防卫同盟。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把防卫同盟升级为进攻同盟了。正如考尼茨·里特贝格所料想的那样,现在,对腓特烈大帝的合围已经完成:俄罗斯将从东北,法国将从西面,萨克森和奥地利则从南面对普鲁士发动进攻。
从这种情况看,形势对普鲁士极为不利,因为几乎整个欧洲大陆的国家都联合起来反对它,盟友英国显然不可能在欧洲投入太多的兵力,英国此刻的注意力正集中在海外。所以,如果从理智的角度来讲,普鲁士国王最好选择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要冒险去做。但考虑到防守同盟有升级成进攻同盟的可能,腓特烈国王的选择其实已经不多了。
对于熟悉历史脉络的穿越者们来说,几个月之后,腓特烈二世的第一枪打得多少有些令人意外。用他的话语来讲,所有进攻策略的第一选择,是且永远只可能是萨克森。他为此做了许多精密的准备,因此战争开打之后,胜利并没有多余的理由离开他的掌控。
那样一场干净利落的胜利,自然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不过技术角度的生命,并不能超脱某些人在战略上的分析。普鲁士对于萨克森的攻击,显然是奥地利考尼茨亲王最希望看到的,因为根据1756年5月1日的《凡尔赛协定》,除非普鲁士有明显的侵略行为,法国才会反普。现在,奥地利如愿以偿。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普鲁士似乎可以等到对方将防守同盟升级成进攻同盟之后再动手,但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讲,那个时候的敌人显然可以准备得更加充分,而普鲁士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国王不可能不先发制人。对于这样的决断,很多人都想起了二战时期的日本,所有战术上的所谓聪明睿智,最终都无法对抗战略上的力量差距。很难想象,像腓特烈二世这样的伟大君主,竟然支用有昭和脚盆那样的水平。
当然,普鲁士是因为外部的安全状况发生了改变而不得不走上主动进攻,之路的这和谋求扩张的野心是两码事。至少从直接论述的角度来讲是这样的,普鲁士并非全然没有扩张的想法,而且也正是这样的想法,才引发了这位一系列国家对他的敌对,但在战争爆发的那一刹那,普鲁士国王所想的恐怕更多的是如何保卫自己的家园,争取自己的胜利和保护既有的胜利果实。
但这些因素上的差异,并不能让他从技术角度脱离被动的苦海。同样也因为这个因素,海宁在感情上也无法与这个人站在一起,所以,他虽然与普鲁士已经达成了许多秘密协议,但只会在战争后期才会考虑予以实践。
哺乳室的上上下下,如今仍然有很多人都还不知道海宁的那些想法。如今的五月,他们的军队也仍然在集结当中,对于萨克森的攻击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现在的他们甚至闻不到任何被动的气息,奥地利人在他们面前仍然如同之前的王位继承战争那样不堪一击。整个普鲁士军队都在国王的振奋之下蠢蠢欲动,试图用他们的长刀和滑膛枪为国王争回凯旋的荣誉。
但时代发展到这个地步,每一个君主的荣耀都已经不是那么轻易能够获取出来。谁都已经无法再成为凯撒和查理曼大帝那样的人物,哪怕是强悍的乔治二世也是如此。
对于英国人来说,它们的这场战争其实已经开始了许久,虽然在梅诺卡岛战役爆发之前,战争的主要场地还在美洲,而且规模进行的也不算大,但是,随着战争的陆续进行,越来越多的人也感受到了力不从心。
在已经过去的最初三年里,英国士兵的口袋里始终没有几块叮当作响的硬币。起初,人们热情高涨,幻想着迅速取胜,并就此一夜暴富。1756年5月,当博斯考恩在追逐一支开往北美的法国舰队之时,他还乐观地给他的妻子写信:“如果这些法国贵族这次没能逃出我的手掌心的话,那他们就要为我们的房子和家具支付账单,更不要说还有给孩子留的份。”
但是,这一次却令芬妮·博斯考恩大失所望。她的丈夫没有从法国人手中夺得一分一厘,而法国人却顺利地抵达了目的地。次年,另一个由18艘战舰和5艘护卫舰组成的法军中队也顺利逃出。
对法国的封锁依然持续。英国人试图在哈里法克斯和新斯科舍建立新的军事设施。其中就包括一个修理船只的码头。在那里,人们将战船倾斜过来,以便填补船身上的缝隙。为了保证行驶的速度,他们也会将附在船体上的海草和藤壶刷去。直到1759年之前,人们都无法做到这一点。而在1759年之后,英国人就能在不将战船拉回英国的情况下,在美洲的水域里维持一支至少由8只船组成的中队。这些准备工作最终会带来回报,不过这需要时间。
从当时英国人的角度进行回顾的话,从1756年到1757年,英国一直在有条不紊地为后来的入侵战争作动员,尽管这是极为缓慢的。此时的英国面临着一个充斥着危险的世界:英国从地中海撤军、面临着被侵略的危险、英国短暂失去对大西洋的控制、在加拿大和印度爆发的起义以及因普鲁士人的失误而导致汉诺威门户大开。这一切都令当时的英国人深感不安,并责备一个看起来既困惑且无能的政府。在议会内部,议员们均就是否发动战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而在议会外,深感**的记者们和社会活动家们也在大声疾呼,希望发动战争,乃至更多的战争。
当然这一变化的迹象,在1756年的5月份还不算明显,威廉-皮特的那个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声名的人物,此时还在忙着宣讲自己的观点,而且他的观点也并不像后来那样成熟和犀利。
至于普鲁士人的失误,这倒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英国国王的老家汉诺威其实距离普鲁市的大部分领地都有些遥远,相反的法国,人的本土反而距离那里更近一些,所以无论铺路是怎么防守汉路威都有实现的可能更何况从海宁的角度来说,如果可以,他也希望将这块土地,与如今已经掌控的洛林公国和南尼德兰连在一起。
当然这样的做法很有可能会迅速遭到英国的反对,不过,这主要是因为乔治二世对老家还有所眷恋,但这个老头儿已经活不了多久了,而他的继承者乔治三世自幼就生活在英国,对于汉诺威王朝的某些坚持,恐怕就不如他的祖辈那样强烈了。
当然即便是那样,海宁的行为也有可能意味着许多危险,所以他必须审慎的去分析这件事情。好在他还有足够充分的时间去进行这一系列的操作,现在的他依然在时间上掌握着最大的优势,甚至他仍然在悠哉悠哉的流窜于中亚的各个战场上。
甚至他还有时间去一些并非环球集团出版的报纸,比如一家叫做《百科全书报》的刊物就引起了他的兴趣。
所有物理学家都在寻找地震原因,很多科学院为此设立奖金,各个中学只关注那些残酷事件……总之,所有人想知道自然的秘密。一个人猜测是地下的突然爆炸,因为炸药的主要成分——铁屑、硫黄——存在于地下,里斯本地震后,空气里有硫黄的味道。
里斯本地震是去年十月发生的事情,但半年多之后,人们似乎才对此产生了广泛的兴趣。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消息传递的落后——这已经是环球集团上下所熟知的事情了。
而这一次,他们已经在设想要不要利用消息之后这个因素来做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