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孔嬷嬷竟从这乡下女子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刚毅。
心中安抚着自己这一定是错觉,而后又定定的看着梁兰,不紧不慢的说道:“小姐大方,退了一步,让你做妾,我家小姐即为正妻;我家小姐乃是县令大人唯一的孩子,万千宠爱集于一身;能和我家小姐共侍一夫,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意思在明确不过,希望梁兰考虑好再说话。
孔嬷嬷亦是打定主意这些乡下女子不敢闹事,畏惧权贵,所以才会把事儿说开,不留半点余地。
“呵。”听到这话的梁兰冷笑,不卑不亢的对上孔嬷嬷的双眼,不屑道:“那又如何?”
若是姜瑄敢弃她于不顾,那她便将此事闹到底,谁也别想好过。
凭什么她在婆家安分守己的伺候公婆,狗男人却背着她在外勾搭大家小姐。
好!一夫多妻制,她也忍。
想要她退一步,让自己做妾那痴心妄想。
“你!”孔嬷嬷气结,没想到这女子竟这么不会给她面子:“你可知惹怒我家小姐的下场?让老身前来已经够给你面子了。”
这女子竟如此不识趣。
“关我何事?”从孔嬷嬷拿出身份压她那一刻起,梁兰就再也没有将她当做客人招待,连半分薄面都不愿意给。
“大户人家又如何?大家闺秀又如何?我乃是姜瑄明媒正娶迎进家门的妻子,纵使他想要再娶,身份再尊贵的女子也得做妾。”梁兰丝毫不给面子,气势汹汹的回怼回去,对孔嬷嬷那张青白交加的脸选择视而不见。
“你你你!”孔某某被气得浑身发抖,胸口连绵起伏,一时半傻说不出半句话。
自打她成为小姐的奶娘之后,除了小姐和大人之外,哪一个不得对她恭恭敬敬,见面便唤一声孔嬷嬷;鲜有人跟他唱反调。
今日一个小小的乡下女子竟敢跟她公然叫板,当真是气煞她也。
“劳烦孔嬷嬷回去告知你家小姐,除非我死,否则她休想压我一头。”梁兰丝毫不退让,更甚至下了逐客令,不愿再和这老人家争执。
“你可想过得罪县令府的下场?”孔嬷嬷不死心,还想再挣扎一番。
“身为父母官,就得公私分明,若是为了这点小事就见罪于我,那他便不配做这父母官!”梁兰丝毫不惧,甚至坦言。
“好好好,真是好的很,老身记住你了,希望你日后莫要后悔!”孔嬷嬷冷哼一声,转身摔门而出。
直至孔嬷嬷等人离开了院子,梁兰这才松了一口气,一屁股跌坐在榻上,脸色惨白说道:“小妹,这该如何是好,我得罪了县令府,姜家恐怕没有好日子过了。”
躲在窗外的姜蜜讪讪的摸了摸鼻头,从外面翻生而进,嘿嘿一笑:“二嫂被你发现了。”
随后一把拉过梁兰的手,温声安慰道:“得罪了县令大人那又如何?二嫂做得对;二哥为人正直,绝不会是那样的人;恐怕是这大家小姐的一厢情愿,在二哥那找不到突破点,索性就来您这里;万事等二哥回来再说。”
二哥为人正直良善,又是顾家之人,又怎会不顾二嫂感受,在外肆意和其他女子眉来眼去,反正她是不相信二哥是这样的人。
至于县令府。
呵,前世灭口的仇,她迟早要报,让他们血债血偿。
被姜蜜这么一安慰,梁兰慌乱的心思,这才安定了不少,想起相公那张温文尔雅的脸,小脸微红:“小妹你说的对,阿瑄绝不是那种水性杨花之人;纵使和那位大家小姐两情相悦,他也必定会写信回来,知会我一声,绝不会欺我瞒我。”
梁兰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相公,不管如何也得等相公回来再说。
“二嫂刚才当真是威风凛凛,让我刮目相看。”姜蜜咧嘴一笑,笑眯眯的夸赞起了梁兰。
看来梁兰的性子还没有被磨灭,只有在姜家性格才会如此平缓,不愿闹事。
这样的二嫂谁不爱呢?
孔嬷嬷坐在马车上,看着片面不大的红阳村,好半晌才平复心中的怒气:“不识好歹的乡村女子,半点眼力见都没有,如此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也不知姜公子是如何看得上的。”
姜瑄她还是较为满意的,除了出生差一点,其他的都属于优质。
不仅是梧桐书院老夫子最看重的关门弟子,那张容貌也是一等一的好;待人温文尔雅,这样的男人不知要甩那些贵公子多少条街。
和小姐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只可惜他的人生竟被这么一个乡下女子染上了污点。
“嬷嬷,不过是一个乡下女子罢了,不必你动气,到时等小姐嫁给姜公子,生米煮成熟饭;再让大人压一压,再硬气的女子,不也得乖乖让位,老老实实的做个妾,终身伺候小姐。”后在马车外的一丫鬟,开口安慰道。
被这么一说,孔嬷嬷心里也好受了些,丫鬟说的对,这乡下女子再怎么硬气又如何,到时等老爷用身份一压,不还得乖乖让位伺候小姐。
“还数你机灵!”孔嬷嬷甚者夸赞了一句,方才安抚他的丫鬟:“今日早些回府,莫要让小姐等久了。”
…
今日来孔嬷嬷来姜家的事,很快就传遍了村子,但并不知,这孔嬷嬷究竟和那老二媳妇说了些啥,只知道孔嬷嬷和颜悦色的进了姜家,却是怒气冲冲地离开了红阳村;想必是和那老二媳妇儿闹了不愉快,分分都在传,老二媳妇儿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让他们小心为妙。
姜母晌午下工回来也听闻此事,单独叫来了梁兰还有姜蜜。
“今日上午究竟发生了何事?”
“娘,今日来人是县令府上的孔嬷嬷。”梁兰如实回答。
“我们素来与镇子上的人没有半分交集,这孔嬷嬷找你所谓何事?”姜母耐心的询问着,老二媳妇虽然性格刚硬,但从未让她操过。
“是为了相公的事找来的。”梁兰如实回答,并将孔嬷嬷同她说的一五一十告知了姜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