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氏颇为自豪地回答“那就是我们灵芝配制出来的消炎止血药,当初配出来并不是直接呈给顾将军,而是咱们家用于骟猪之后,给猪消炎的。
后来顾将军的一个亲卫回到家里之后,一个亲卫的家人脚上受到重伤,流血不止,情急之下就用这种止血消炎的药给人用上,效果一样好。
后来顾将军就来我们家求购方子,我们当时还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户,而且当时婆婆和灵芝在土匪寨子里,也是顾将军带人救下来的,所以我们就送给顾将军。
不过顾将军当时还是给了钱,好几百两银子购,咱们家过得很好。”
赵志猛听到这话,不敢置信,原来家里还有这样一番的寄语。
风靡整个军队的消炎止血药,居然是他们赵家研究出来的。
赵志猛又看看其他瓶子,上面写着保命丸,养生丸,还有各种各样的药丸。
尤其是边上的两张方子,用于驱散瘴气和毒虫。
他们私底下研究过出征南越国,怕得并不是南越国的士兵,而是那些毒气毒瘴。
不过现在有东西可以克制这两样东西,能够保住她们大周的将士性命,那么此次征伐南越国必然能够事半功倍。
赵志猛非常慎重,拿出纸笔誊抄一遍,收藏起来,然后把女儿写的那两张药方,装在怀里。
赵志猛对云氏说道“该交代的,我都已经说了,等着我回来。”
云氏点头,“我等着夫君回来。”
云氏在门口目送丈夫离开,恋恋不舍。
赵玉启看着父亲的背影,暗暗攥起拳头,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要成为像父亲那样顶天立地的男人。
赵志猛在城门外追上大部队,并且亲自来到大将军的附近,等着跟大将军禀告。
老皇帝带着皇子们亲自给镇国公徐晨泽送行,希望徐晨泽能够旗开得胜。
徐晨泽接过老皇帝端过来的酒,喝了三杯之后,上马离开。
看着徐晨泽的背影,老皇帝嘘嘘不已,当初的少年小将现在已经到了中年,他也从盛年到了老年。
希望那个少年小将的初心不变!
出城三十里,停下来稍作休息。
赵志猛上前,拱手行礼,“将军,属下有要事禀告。”
镇国公徐晨泽再次看到赵志猛,眼神有些复杂,以前这是得力手下,未来可能成为他大舅兄。
镇国公徐晨泽讪讪笑笑,问“有什么事情?”
赵志猛见周围还有人,涉及到机密,他需要小心谨慎,“还请将军屏退左右,属下有机密禀告。”
机密?
不会现在就让他负责吧?
他没说不负责,但也不是现在。
不过既然赵志猛要求,就给赵志猛一个面子。
镇国公徐晨泽对周围的人说“好了,你们先下去,退三十步。”
另外几个人看向赵志猛的眼神有些奇怪,但这是大将军的命令,他们必须听从。
等到所有人都退了三十步之后,赵志猛才从怀里掏出来两张纸呈给镇国公徐晨泽,“大将军,这是我女儿研制出来的可以祛除毒瘴毒虫的两个药方。只是属下没有试验,不知道效果如何。
不过属下的女儿可不是一般的女子,您营帐里用的止血消炎的药膏,就是我女儿研制出来的,最后被顾铭瑄买走呈给朝廷,而且我女儿还是陛下亲封的接生娘娘赵灵芝,医术了得。
她得知微臣要去攻打那些侵略滇南的南蛮子,特地给我的两个药方,希望能够大周将士一臂之力。”
镇国公徐晨泽从徐大那边得知赵家的情况,尤其是对赵家的赵半夏和赵灵芝和赵老太描述得特别多。
赵灵芝的事迹,镇国公徐晨泽自然也知道。
此时听到赵志猛这么说,十分重视。
镇国公徐晨泽表情凝重,看了看两张药方,“志猛,这事情只有你知道,那我仔细给你一百人,你带着提前去滇南,开始按照这些药方配置药水和药粉,试试效果。
如果有用,你就大批量制作。有了这个,不仅可以减少将士们的牺牲,还能尽早结束战争。”
赵志猛点头,“是,将军。”
镇国公徐晨泽看向赵志猛,“凯旋之时,必然重赏。”
“多谢大将军。”赵志猛回答,表情兴奋,这次又能升官了。
镇国公徐晨泽看向赵志猛问道“你儿子这次没跟过来吗?”
赵志猛抱拳回答“想让他走武举的路子!”
镇国公点头,“也是一条路子,可惜了,不能带着去战场上长长见识。”
赵志猛苦笑,“哎,我自己上战场,一点不怕,但一想到我儿子上战场,生死未卜,属下舍不得。”
镇国公徐晨泽一愣,旋即笑笑,“理解,不过京城错综复杂,也不好处理。既然你这样安排,我尊重你的安排。”
赵志猛带了一百人,先行骑马去滇南,去试验两个药方的作用。
这一试,效果奇佳。
赵志猛立即在当地收购药材,然后大量制作这两种药水和药粉,就等着镇国公大军到达,开始行动。
此时,云氏和赵玉启,赵志猛写的信件和给家人买的东西,跟随四海镖局的镖队,带回云阳县。
宋重阳和妻子红衣亲自送上门。
赵老太一听说儿子儿媳妇孙子的信,迫不及待打开看看,仿佛透过那些信件,可能看到儿子、儿媳妇和孙子在京城的生活。
家里,所有人都有信。
看到云氏和赵玉启现在已经适应京城的生活,赵老太也放心了。
赵灵芝看到里面有一封信和一个箱子是给孙海棠的,颇为好奇。
赵老太吩咐,“灵芝,这些东西是给海棠的,你送过去最合适。正好陪海棠说说话。”
赵灵芝轻笑,“奶奶,您放心。三婶在家里挺无聊,我也带着她去。”
赵老太点了点头,“好!”
吴琼玉这几天因为父亲突然被调到京城做官,心情有些低落。
赵灵芝带着吴琼玉出去逛逛,找孙海棠说说话。
马车上,赵灵芝安慰吴琼玉,“三婶,其实吴大人调去京城才好呢,我娘和玉启也在京城。等到三叔考上举人之后,必然也要去京城。总归不会无依无靠,别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