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 > 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 第一百二十七章:完了,皇上疯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完了,皇上疯了!(1 / 1)

闻言,朱瞻基不由摇了摇头。

“一点都不懂的生活。”

离开后的老五朱瞻墡,可算是明白了自己如今正在做的事情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可以说,这次出征塞北,甚至于能否青史留名,将这塞北纳入到大明朝的版图之中,靠的可都是他手下的这些人。

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怎么敢怠慢。

半个月后。

草原联军的主营之中。

马哈木与那也先站在一起,皱眉看着手中最近报上来的战报。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明朝内部尝试往草原上运送补给的频率明显的下降了很多。

甚至最近五六天都没见到有任何运送补给的队伍往塞北的草原上走。

“明军最近的动静有些不对劲啊.....”马哈木满脸愁容的说道。

“按说如今明军内的粮草应该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补给一直送不上来,他们应该着急才对,那明朝内部的补给队伍也应该更加频繁,可到如今,不增反减,最近几日,更是几乎没有发现明军运送补给的队伍。”

听着自己爷爷的话,也先虽然也很疑惑,但还是宽慰着说道:“爷爷,有没有可能是明军知道那补给线已经被我们四处阻截,他们在想不到办法的情况下,只能是放弃了补给?”

可这话一出口,那马哈木便当即说道:“不可能!”

“我清楚那明朝皇帝朱老头,这个人十分固执,他绝不会因为这么一点问题就放弃了在塞北的用兵。更何况,如今他们驻军的地方有了城池,他们就更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放弃。”

也先一边听着,也一边猜测着:“那会不会是明军已经做好了大军撤军的准备,只留一部分兵力镇守那城池呢?这样一来,明军现存的粮食应该还足够他们食用。”

闻言,对于这个猜测,马哈木倒没有第一时间否定。

“这个可能也不是没有,可这样一来,那明军大军撤下去,与退兵何异?”

一时之间,这爷孙俩对于明军的种种举动都十分的不解。

不明白这明军面对那粮草耗尽的危机,为什么还能如此的澹定。

然而,事实显然不像他们所认为的那样。

此时的定北城内。

老爷子朱棣听着面前那军需官禀报的粮草数目,整张脸都不太好看。

因为如今以明军内部的粮草,已经只能再坚持十日的正常消耗了。

如果想要拖的更久些,就必须使大军内部的粮草消耗降低很多。

可一旦这样,也就等于是告诉军中的人,大军粮草不足了。

到时候,必然会引发一连串的问题。

身处塞北,被人的地盘,远离家乡,还有什么是比接下来有可能吃不上饭更让人绝望的。

而常年带兵打仗的朱棣,自然是非常明白这些,所以对于那军需官说要暂时省着使用粮食的话,朱棣并没有同意。

不过,作为此次大军的主帅,还是皇上的老爷子朱棣,自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

只是让他有些想不明白的是,最近那老大运送辎重补给的频率都慢了很多。

好像有种在尝试了几次后,见没有任何的效果,便索性放弃的感觉。

如今这里可是聚集了全国的精锐,他们吃饭的问题,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虽然如今他们也可以随时的留下一些兵马镇守城池,大军回撤到境内。

可这样一来,那老大岂不就是在逼迫他们撤军?

显然,老爷子朱棣并不相信老大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想要大军回撤,他或许会有这样的想法,可要说他用这么办法逼迫大军回撤,就是打死他朱棣也不会相信。

自己的儿子,他还是了解一些的。

但如今显然并不是思考这些的时候,如今他要做的,是尽快的将军队粮食的问题给解决。

所以,他一早便派人去到了那柏海儿湖边上,将自己那大孙子朱瞻基给喊了回来。

这小子脑子机灵,指不定就能想到什么好的办法。

而此时的柏海儿湖边上。

已经有不少的士兵们开始挖起了修建城池的地基。

当通往柏海儿湖的直道已经修建完毕后,在朱瞻基的要求下,老五朱瞻墡也立马开始着手修建新的城池。

虽然这里距离定北城有两天的行程,说起来还是挺危险的。

但好在他们这里除了用来修建城池的两万人外,还有一万人的运输队伍,都是大军原本的骑兵。

以及驻扎在这里的一万五千人。

有他们在,只要那草原各部族的联军不是全体出动,他们还是能够反抗一下的。

再则,明军也不是睁眼瞎,那草原各部族的所在位置都很清楚,只要他们有大规模的动作,都会在第一时间所发现。

到那个时候,两天的行程,明军很快就能抵达。

所以,安全性上还是有保证的。

最重要的是,如今这里修建城池的事情显然没有切断明军补给线重要。

如此草原各部族的那些人都将目光盯在切断补给线上,压根没有工夫搭理他们。

就当朱瞻基在将这里的修建任务交给了那老五朱瞻墡后,自己一个人倒是悠闲的过了半个多月的好日子。

“太孙殿下!”

就当朱瞻基叫了俩人,正准备烤一只草原上的羊吃吃时。

一名传令兵突然跑到了朱瞻基的面前。

“禀太孙殿下,皇上有旨,命太孙殿下即刻返回定北城,有要事相商。”

听到传令兵的话,朱瞻基敲了敲面前这只已经被扒的差不多的羊,无奈的叹了口气。

随后说道:“走吧。”

因为只有他们几个人骑着快马,这一路上的速度倒是很快。

用了一天左右的时间,便赶到了定北城内。

不过就这也是第二天早上的事情了。

在朱瞻基走进定北城为老爷子修建的将军府内后。

朱瞻基第一眼便瞧着在场的众人一个个愁眉苦脸的,整个气氛也十分的压抑。

见此,朱瞻基缓步来到了老爷子朱棣的面前,说道:“孙儿拜见皇上。”

听到这话,那坐在龙椅之上的老爷子朱棣一抬手,与周围人一样,都是皱着眉头,问道:“直道修建的怎么样了?”

面对老爷子朱棣的询问,朱瞻基回道:“直道已经修建完成了,接下来就是修建城池的事情了。”

闻言,老爷子朱棣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既然你那边的事情办的差不多了,就交给瞻墡那小子做吧,他毕竟也有经验。”

“如今我明军驻扎在这定北城内,虽说一切都好,也免去了不少草原部族大军的袭扰,但有一点,我军粮草所剩不多了。”

“如今这定北城内驻扎着我明军整整50万人,每天所消耗的粮食不计其数,之前在返回到境内后,虽补充了一些粮草,但算起来如今所剩下的粮草也不足十日之需。”

“而那草原各部族派遣的大军在我们运送补给的线路上四处围追堵截,后方的补给辎重送不上来。你小子的脑袋向来灵活,你想想,可有什么办法?”

听到老爷子朱棣的询问,场内周围的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在了朱瞻基的身上。

他们这些人已经商议了很长时间,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商议出来的,唯一可以解决目前情况的就是整个明军后撤到境内,要么直接撤军,留一些兵力在这里镇守。

要么,就是带领大军,一起去运送补给物资。

前者虽说可以暂时的解决补给后勤的问题,但问题依旧存在,只不过是因为大军的撤退而暂时缓解。

可如果那些草原各部族的大军依旧在补给线上不断的围追堵截,最终导致的结果还是一样。

甚至于这定北城,他们为了城中的士兵也不得不放弃。

毕竟那些草原各部族的大军,并不会因为你城中的大批兵力撤退,而停止对补给线的阻截。

也就是说,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率领大军亲自去运送补给粮草,接到粮草之后,再次返回到定北城内。

但这样的办法显然非常的傻。

不说这个过程明军50万的兵力十分臃肿,调遣起来十分费劲。

就说这五十万的兵力来来回回,又能运送多少的补给上来?

好不容易运了十几天、半个月,一个月的粮食,光是这50万大军来来回回所消耗的时间,就要浪费掉大半。

还不等他们到了定北城,就又要开始动身,这不是自己折腾自己吗。

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而此时站在那大堂中央的朱瞻基,在听到老爷子这个问题后,却没有丝毫的意外。

其实在他来的路上,他就已经猜到了老爷子一定是为了此事喊他回来的。

毕竟目前明军需要做的事情本就不多,除了这件事,他几乎想不出还有其它什么事情会难倒老爷子。

所以,面对老爷子的询问,朱瞻基当即便说道:“爷爷,放心吧,粮草的问题您暂时就不用担心了,孙儿有办法解决。”

朱瞻基此话一出口,在场众人皆是一愣。

他们想过这位太孙殿下或许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目前困境,可却没想到,太孙殿下的回答竟然如此的轻松。

就连那老爷子朱棣也是如此。

眼珠子一瞪,道:“你果真有办法?”

面对询问,朱瞻基再次点了点头,说道:“有办法。”

听到这话老爷子朱棣顿时急了。

“有办法你倒是说啊!”

面对老爷子的追问,朱瞻基转头看了看四周的这一些大将们。

听到这一幕,老爷子朱棣以为是害怕这消息被走漏了风声,便立刻说道:“你们都先退下。”

我这话刚一出口,朱瞻基便赶忙拦住了老爷子,说道:“爷爷,孙儿并不是这个意思。”

“总之那粮食的问题孙儿可以解决,爷爷您不必为此而担忧,之所以孙儿现在不说,是因为孙儿不想让那草原各部族看出我军不缺粮食!”

“如今所有草原各部族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切断我明军后勤补给线上,既然他们认为这样的办法可以迫使我明军撤军,那就让他们这样认为就是了。如今我们正在那柏海儿湖边上尽快的建造着城池,不出三个月,一座崭新的城池便会建造完成。”

“如果那些草原各部族在发觉我军并不会因为后勤补给线被切断而导致粮食紧缺,将士吃不上饭后。他们必然会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柏海儿湖,到那个时候他们就一定会派兵来打断和阻拦我们修建城池的进程。”

“整个城池的修建时间也会被大大的延迟。”

“所以,孙儿以为,与其让他们去柏海儿湖打扰我们的修建进程,不如我军就配合他们好好演一出戏,让他们得意高兴于我明军的后勤补给线被切断,没有了粮草,很快就会被迫撤军。”

随着朱瞻基将自己的计划说出来后,在场的众人便都明白了。

尤其是那坐在龙椅之上的老爷子朱棣。

之前他就与自己这个大孙子商议这直道到底应该修建到柏海儿湖还是明朝境内时,就很疑惑,他为什么执意的要将这条直道修建至那柏海儿湖。

虽说修建到境内起不到太多的作用,也无法对敌人切断己方运输补给线起到任何的作用。

可这是一条通往明朝境内的直道,算是他们定北城与境内的联系带。

如今发挥不出效用,但往后发挥的效用可就大了。

无法与明朝境内建立一个稳定的运输补给线,那么他们这座定北城终究是一座悬于塞北的孤城。

可如果是与境内建立了稳定的供需补给线,那么这一整片的土地,都将成为他们明朝的土地。

就是直接纳入到版图都不为过。

当时看这小子如此的坚定,便没有太多的争辩。

直到此时,才明白了这小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感情是这小子从一开始便已经解决了他明军50万人粮草的问题,所以对于后勤补给压根就不在乎。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以修建通往柏海儿湖的直道为最优选择。

因为每修建一座的城池,对于这些草原部族的压力就越大。

蚕食他们的土地就越多。

明军的实际控制区域也越大。

如果说建立一条稳定的补给线算是稳定局势的话,那么新建一座城池,就是在开疆拓土了。

这个要比歼灭敌人几万大军来的直接。

因为你杀对方几万人,这些土地不一定是你的,可如今这城池一建成,不需要战斗,这些土地就成为了你的囊中之物。

在想明白这些道理后,老爷子朱棣也就不再多问了。

既然自家这小子有十足的信心,那他还平白的忧虑个什么劲。

不过,他还是很疑惑的问道:“你爹最近在朝内并不急于运输补给粮草上来,这事跟你可有关系?”

显然。

老爷子在搞清楚朱瞻基的计划后,对自家老大此前所作所为的疑惑,也有了答桉。

面对老爷子的询问,朱瞻基顿时一笑,道:“爷爷也知道,我爹他身体不好,不能让他太过于担忧咱们这边的战事,所以孙儿偷偷写了封,给我爹他交代了一下。”

在听到自己大孙子的这番话后,老爷子朱棣顿时明白了。

果然。

这件事跟这臭小子有关系。

他之前就还疑惑,那老大之前那么勤的运粮草上来,就是被那些草原部族给阻截了,也一直都在尝试,怎么这些日子以来,却突然停了。

敢情是这小子和他爹都明白,只有他这个老头子自个儿蒙在鼓里。

想到这里,老爷子朱棣骂道:“就你爹身子骨不好,不能多担忧,你爷爷我就行了?”

对此,朱瞻基也有话说了。

“这事儿要是提前告诉了爷爷您,这装出来的,不就不像了吗?”

闻言,老爷子朱棣顿时便笑了起来。

不过仔细想想还真是,如果这事情他提前便已经知晓,也就不会停止了最近对那些草原各部族有生力量的歼灭。

如果让那草原各部族的首领发觉他们明军似乎并不是那么的关注补给问题,或许还真被他们看出些什么问题来。

想到这里,老爷子朱棣也就不再追问。

不过,在他将在场的众人都赶走后。

还是看向了自己大孙子,问道:“就这样老实交代,你到底打算从哪儿弄来粮食?”

听着老爷子的话,朱瞻基笑了笑,然后来到了老爷子的身边,小声的在他耳边滴咕了两句。

随着朱瞻基将答桉说出,那老爷子朱棣眼中却露出了非常困惑的神色。

直到朱瞻基那小子笑着离开后,那老爷子朱棣还是满脸的疑惑。

在将自己的答桉告诉了老爷子后,朱瞻基便也不再多留。

如此这定北城中都是将士,也没什么事情需要他,便在军中拉了十几车的火药后,便又带人朝着那柏海儿湖前去。

当天深夜。

本该早已入睡的老爷子朱棣,却在那汉王和赵王被他喊来后,起身带着二三十名御前营的将士走出了城外。

整个过程没有惊动到任何人。

随着众人在来到那定北城外后,一旁的汉王朱高煦便忍不住的问道:“这大晚上的你带我们来这城外干什么?”

听到老二的话,一旁的老三朱高燧也是看了过来。

不仅是他们二人,就连那老爷子身边的樊忠以及御前营的几十名将士,也都非常的疑惑。

显然对于老爷子此行的目的,众人都不清楚。

“对啊,爹,这大晚上的,草原上的夜风凉,您有什么事情要办的话,交代给我们哥俩就是了,您这身子看吹着了。”

然而面对众人的询问,老爷子朱棣却并没有给他们任何回复。

只是随手在那城外的土地上指了一下后,便说道:“挖!”

听到老爷子的话,那老二朱高煦与老三朱高燧顿时露出了困惑的神情。

挖?

挖什么啊?

难不成,这塞北的土地里,还埋着什么宝贝?

不由的,那汉王朱高煦便又问道:“爹,您到底要我们挖什么啊?这破地方,能挖到什么?”

然而,老爷子朱棣在听到他这话时,却是眉头一皱,道:“叫你挖就挖,哪来那么多屁事。”

见老爷子这么说,那老二朱高煦和老三朱高燧对视一眼,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提起之前准备好的工具,便在那空地之上挖了起来。

瞧着汉王和赵王都动手了,一旁的樊忠也赶忙带着御前营的弟兄们开始动手。

很快。

伴随着众人不断的挖掘。

在那火把的照耀下,一名御前营的将士顿时惊讶说了一声:“咦?这是何物?”

此人惊讶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如今众人身处城外,四周一片漆黑寂静。

他低沉的疑惑声,立马便被在场的众人所听到。

还不等周围人有什么动作,那站在一旁的老爷子朱棣,便第一个走了过去。

“拿过来,我瞧瞧。”

听到皇上的话,那将士自然是立马将手中的东西交到了皇上朱棣的手中。

一旁的樊忠,也是赶忙将火把凑近。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一个周围沾满了泥土的东西,便出现在众人的目光之中。

看着眼前这个东西,那老爷子朱棣也如周围所有人一般,从未见过。

疑惑的同时,从一名将士的手中接过一把匕首,将手中的那沾满泥土的东西给从中切开。

而在那玩意儿被切开之后,便立马露出了其中洁白的肉质。

就当周围众人还在疑惑不解,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又有什么作用时?

那老爷子朱棣便在周围众人的震惊当中,切下了其中一小块放进了嘴里。

看到这一幕,那老二朱高煦赶忙说道:“爹!这东西不能随便吃啊!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呢!”

一旁的老三朱高燧和樊忠也是如此说着。

可老爷子朱棣却压根没有理会他们,在吃了一块后,竟还觉得不够,又切了一大块塞进嘴里。

随着老爷子朱棣的不断咀嚼,他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了笑容。

随后彷佛看透了一切般,将手中的这东西交到了那老二朱高煦的手中,说道:“你也尝尝。”

瞧着这东西周围都是泥土的模样,他汉王朱高煦自然是不想吃这玩意儿的。

看着就没有什么食欲。

不过,在瞧见自家老爷子都吃了,还叫自己吃时,那老二朱高煦也只好按照老爷子的话,从其中干净的肉质上切下一块,塞进了嘴里。

渐渐的,一股清甜的感觉在口腔之中浮现。

随着不断的咀嚼,那清甜的滋味越发浓郁。

这倒是让他朱高煦有些惊讶了。

看着四周都是泥土,脏不拉叽的模样,这吃到嘴里不说多好,但绝不难吃。

甚至那清甜的感觉还十分爽口。

就是将其当做水果来吃,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随之便又将手中的东西交给了一旁的老三朱高燧,以及那樊忠分别品尝。

在众人都品尝了一遍后,那记性很好的老三朱高燧,不禁疑惑的回忆道:“爹,老二,这味道,我怎么记得我吃过呢?”

“这滋味.....哦!我想起来了!”

“是当初我们一家人郊游的时候,朱瞻基那小子给我们弄火锅时候吃过!”

随着那老三朱高燧的话说出,那老二朱高煦以及老爷子朱棣,也纷纷想起了当初。

这玩意儿,好像还真是吃过!

“我记得,大侄子当时说,这叫什么?红薯??”

“对!红薯!就叫红薯!”

听着自己这俩儿子的话,老爷子朱棣自然也是回想起了这些事情,不过,此时的他来这里可不是为了回忆过往的。

随即便对着那老二老三,以及樊忠和御前营的人说道:“继续挖!”

“是!”

在明白老爷子要他们挖什么后,这一次众人都没有任何的犹豫,纷纷开始了行动。

而且伴随着他们挖掘的动作越来越娴熟,挖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在几十个人的挖掘下,大概用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便在这城门前的一片空地上挖到了一大堆的红薯。

除了这些刚刚品尝过的红薯外,还有一大堆和红薯看起来外貌差不多,但里面肉质是白色的东西。

这后来挖出来的这玩意儿,品尝起来倒是无色无味,甚至口感有些生涩。

不好吃。

瞧着自家那俩吃了这玩意儿后就开始呸呸呸往外吐的活宝,老爷子朱棣便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就是不知道老爷子到底是因为挖出来的这些东西而高兴,还是单纯为了这俩活宝而笑。

不过在吐完之后,那老三朱高燧便忍不住的说道:“爹,这一片地方还挺藏货的啊,这才挖了多大一会儿,就挖出了这么多。你看,就这么一片的地方,就是不知道其它地方还有没有了。”

但在惊讶的说完后,老三朱高燧也是接着说道:“不过,爹,大晚上的您带着我们出来,就是为了挖这些东西?您要是想吃,交代一声我们哥俩来挖就是了,还用的着您亲自出来吗?”

然而那老三朱高燧没有发觉的是,此时的老爷子朱棣,在听到这老三的前半句话后,整个人便愣在了原地。

对于他后半句拍马屁的话,压根没有听进去。

老爷子朱棣转身看了看身边这些东西,跟个小山似的一大堆。

随后便对着那老三朱高燧和老二朱高煦问道:“你们说,这么一堆东西,有多重啊?”

此时在这一片漆黑之下,众人在听到老爷子朱棣的话后,也瞧不见他脸上什么表情,以为就是随口一问,便瞧了眼地上的那些红薯后,说道:“这两堆儿要是加在一起,怎么也有七八十斤吧?”

在听到那老二的话后,朱棣像是明白了什么,心中震惊的同时,赶忙对着众人说道:“快!继续挖!把这一片都给朕挖完了!”

见老爷子突然之间有些激动起来,众人都有些疑惑。

难不成,这两堆儿的东西还不够老爷子吃的吗?

但既然老爷子都说了,他们也不好说什么,便赶忙便按照老爷子的话,继续挖了起来。

整整一个时辰的时间。

在这几十人的挖掘下,一堆堆的红薯和那不知名的东西被挖了出来。

整整齐齐的堆放成一堆一堆的。

在老爷子专门的指使下,他们所挖掘的范围,大概就是七八十尺。

长宽差不多都是七八十尺。

按照计算下来,基本上就是一亩地左右。

虽然不够精准,但相差不多。

在将这些东西都堆放在那推车之上时,整整堆满了十几车!

这一幕,简直惊呆了在场的众人。

虽然刚刚所有人都很惊讶,在那么一丁点的土地上,就挖了这么多东西出来。

可当他们真正的去仔细挖掘后,才发现这一片土地之内,竟然藏了这么多的货!

“这也太多了吧.....”

那老三朱高燧惊讶的看着眼前这些,他们这群人不知不觉间挖出来的红薯,竟然有这么多!

足足装了十几车!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然而此时众人所惊讶的还仅仅只是因为这些红薯表面上看起来很多。

却不知道的是,此时站在他们身边的老爷子朱棣,比他们想到的要更多!

他们这些武将想不到太多的事情,可朱棣虽然喜欢打仗,但他治国也不差啊!

他很清楚,这些红薯背后所代表的东西。

一亩地能出产多少的小麦、出产多少的水稻,他朱棣再清楚不过了。

而如今他们所挖掘的范围也不过就是大概一亩的土地。

可瞧瞧眼前这一幕,出产了多少??

要知道,不管那小麦还是水稻,在出产之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的步骤,才能得到最终可以食用的大米和面粉。

中间还会产生损耗。

可瞧瞧眼前这些红薯。

十几车!

只要用水洗干净后,所有的内部肉质都可以用来食用。

这些红薯有多少?

几乎是小麦和水稻产量的五六倍!

五六倍啊!

眼前这些红薯和那似乎叫土豆的东西,其重量,绝不会低于四五千斤!

就是在南方最好的水稻田,一亩地出产的水稻,最好的也不过就是八九百斤!

这还是江南地区最好的水稻田才能达到这个产量。

一般的水稻田绝达不到这个程度!

如果这些红薯和土豆可以用作大规模的种植.......

其结果,朱棣实在不敢想象。

这太惊人了!

为了试验这个出产量是不是因为特殊地方才出现的巧合,朱棣当即便又说道:“这一片,继续挖!”

听到老爷子的话,一旁的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都懵了。

“爹,还挖啊,都挖这么多了。”

“废什么话!挖!”此时的老爷子朱棣,哪里有功夫跟他们闲扯澹。

他迫切的想要得到自己心中猜测的答桉。

而伴随着众人再次不断的挖掘。

很快....

一如之前一般,又是挖出了十几车的红薯和土豆。

看到这个结果。

那老爷子朱棣长长的舒了口气,然后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突然平白的大笑了起来。

瞧着老爷子如此的高兴,一旁的众人却是傻愣住了。

纷纷对视一眼,都不明白皇上这是在高兴什么。

“行了,别挖了。带着这些东西,回城!”

“对了,樊忠,明天一早,去将朱瞻基那臭小子给朕叫回来!”

“是!”

随着众人返回到城内后。

一整夜的时间,值守在皇上屋外的樊忠,时不时的便会听到那屋中传出皇上的大笑之声。

也不知道到底在高兴什么,这笑声,持续了一整夜。

甚至于那些不明白其中内情的人,都还以为皇上疯了。

第二天一早。

就是一晚上没有睡觉的朱棣,依旧是精神头十足,走到哪儿那脸上都挂着笑。

搞的那些前来禀报事情的大将们,一个个都诧异不已。

也不知道皇上这是遇见了什么高兴事儿,高兴成这样。

要知道,平日里皇上的脸色可都是板着的。

柏海儿湖边上。

正在烤着野兔吃的朱瞻基,很快便收到了来自于定北城中老爷子要他回去的旨意。

在听到面前这人的话后,朱瞻基很清楚老爷子叫他回去要做什么,便直接对那前来传话的传令兵说道:“我就不回去了,你帮我带两句话给皇上。”

“红薯一亩2500斤,土豆一亩5000斤!”

听着面前太孙殿下的话,那传令兵一脸的困惑不解:“殿下,皇上的旨意是要您亲自回去的.....”

朱瞻基点了点头:“我明白,你带话回去就行了。”

见此,那传令兵也不好再说什么,但还是疑惑道:“殿下,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啊?属下.....属下听不太明白。”

可朱瞻基却说道:“你不用明白,把话传给皇上,皇上自然知晓。”

闻言,那传令兵便只好告辞行礼后,离开了。

第二天。

当这传令兵返回到定北城后。

对于自己大孙子朱瞻基的消息,已经等待了足足两天的朱棣,此时正在与军中的将领们商议着什么事情。

在看到那传令兵回来后,便立马召见了。

“太孙人呢?”

见只有他一人,朱棣忍不住的皱眉问道。

听到皇上的问话,那传令兵便赶忙回话道:“回皇上的话,太孙殿下说这次他就不回来了,路上浪费的时间太多。让属下带了两句话给皇上。”

闻言,朱棣顿时皱着眉头说道:“什么话,说吧。”

那传令兵便立马将太孙说的两句话复述了一遍。

“红薯一亩2500斤,土豆一亩5000斤!”

随着这传令兵的话说出口,在场的众人对于他口中的这两句话都十分的不解,不明白这两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什么红薯,什么土豆。

什么2500斤,一亩5000斤又是什么意思?

那些没有经历过那一天晚上事情的人,自然是不清楚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能站在一旁的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以及那御前营的统领樊忠,可都是跟着老爷子朱棣那晚出去的。

就是那些红薯和土豆,也都是他们亲手挖的。

如果说当时他们还没有想明白老爷子朱棣为什么那么高兴,又为什么要挖这些东西。

可如今在听到了此事与那太孙朱瞻基有关后,便立马联想到了之前那太孙朱瞻基在这里说出的那番话。

补给不用担心,粮食也早就准备好了。

难不成......

那晚他们挖的东西,就是太孙给大军准备的粮草?

还有那太孙传回来的两句话。

红薯亩产2500斤,土豆亩产5000斤!

那天晚上他们或许对于那些土豆和红薯到底有多重并没有清楚的概念。

也不明白这些都代表着什么。

可当这详细的数字出现在脑海中时,他们便不由自主的会将其与那水稻与小麦相比较。

这一比之下,他们立马便发觉了这两句话当中所包含的意思。

一瞬间。

那站在一旁的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还有那御前营的樊忠,都呆滞在了场中。

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向了那晚参与过这件事的人。

在看到对方眼中同样存在震惊之色时,他们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并没有错!

他们这些人就是再不种地,但身处在封建王朝的时代,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小麦与水稻亩产多少。

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如今大明朝的所有百姓所依靠的粮食都来源于那小麦与水稻。

如今这红薯与土豆的亩产量,要超过那小麦与水稻的四五倍!

这代表着什么?

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用屁股想想也明白。

一瞬间他们终于明白了,那天晚上老爷子朱棣为什么大晚上的要将他们都叫出来,并且只带了那么点儿的人。

还非要让他们将那两片土地都给挖了。

那压根就不是老爷子朱棣想要吃这些东西。

而是在计算,计算这些土豆和红薯,到底能出产多少!

可如今,朱瞻基那小子,却用两句话把天机给道破了。

红薯亩产2500斤,土豆亩产5000斤!

伴随着那汉王赵王以及樊忠经过最初的震惊,将目光看向那龙椅上的朱棣时。

此时的老爷子朱棣,却仅仅只是表现出一个微笑的姿态。

但明白一切的他们,却能看出老爷子

此刻一定在压抑着自己内心当中的真实情绪。

因为这样的发现,简直骇人听闻!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