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晋地古城之一,以介子推割股奉君而得名,隋时属西河郡治下。
之前沿革不用多说,自晋末以来,各处治地改来改去多不胜数,就像如今,西河郡已被更名为介州,治所便在介休。
当然,不管怎么改,它历来都在并州管辖范围之内,也是晋阳南边的门户。
说起来介休离着晋阳不算近,可也不算太远,快马加鞭,朝发夕至,位置又颇为险要,一旦并州形成割据之势,它的重要性就会凸显出来。
想要从南边进入后来人所说的太原盆地,这里是必经之路。
像前几年李渊率兵剿匪,就曾被围在西河郡的雀鼠谷,离着介休可不远。
晋阳失陷之后,介休也就成了李唐在晋地北方的边境重镇。
三万余唐军聚集于此,将一个不大不小的介休城弄成了一座大兵营。
年关过后,介休城内到处都是被冻的瑟瑟缩缩的唐军军卒,此时留在介休的百姓,已经不足两千口,其余不是被唐军征用,就是举家南迁,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介休刺史治所此时也成了唐军中军所在。
刺史府大堂之上,介州总管,太常少卿,真乡公李仲文在大堂不停走动。
这是个强壮的中年人,留着一把大胡子,浓眉细眼,看上去颇为威猛。
他是西魏上柱国李弼的孙子,李氏在关西是大姓,他们这一支有点没落,当然,那也是相对而言,他们同样也算是关西顶级门阀中的一员。
像上柱国李弼这样的人,一人富贵,便可保子孙数代福荫。
而真乡公李仲文也不是个无能的人,天下大乱之后,他便聚众而起,在长安左近徘徊,后来归降了李秀宁,随李渊大军攻入长安。
别说他身上有着战功,就算他不出什么力气,以他的家世和他的姓氏,其实只要身在李唐军中,扶摇直上,委为重任也是早晚的事情,唐皇李渊看重的就是这个。
之所以是他李仲文领兵北来,他自己其实也清楚,并非他才干卓绝,远超同侪,而是因为……无人可用啊……
他这想的是一点也不为过,也很有着些自知之明。
如今李唐初立,内里并不算安稳,唐皇李渊也正在修明政治,分发官位,犒赏有功之臣,就费了好大的功夫,然后就又修订隋律,尤其是在田土税赋之上,更是不遗余力。
想要治平天下的雄心实是让人钦敬。
可外敌环伺,无有宁日,还有稳固朝居,治平于内,真的是不容易。
西边有重兵跟西北薛举相峙,萧铣又攻入了蜀中,秦王李世民已领益州行台尚书入蜀,刘文静等上将以及十数万大军,却被薛举死死拖住。
西边儿局势之险恶,李仲文是感同身受。
当然,东边儿这里也不差分毫,他本为李秀宁麾下,之后转投太子李建成,李建成率军坐镇潼关要隘,本为窥伺河南诸地,可晋阳失陷,却让李建成部再不敢轻出了。
当日和王世充联合攻李密的打算,就此烟消云散。
之后他便率兵北来,成了这见鬼的介州总管,和占据了代州以及大半个并州的李定安相峙到现在。
说起来这李定安还是李药师的女婿,据说在马邑领兵多年,当初唐公于晋阳起兵的时候,这人也算颇有助力,若非此人率兵挡住突厥兵锋,唐公很可能要被突厥人拖在晋阳,也就别提什么南下长安了。
可时过境迁……想到此处,李仲文哼哼了几声,心里咒骂着该死的李四郎,要不是这厮逼反了李定安,顺手还丢了晋阳,晋地大势怎会如此险恶?
李定安啊……那无疑是个可怕的家伙,如今天下敢和突厥人呲牙咧嘴,又能好好活到现在的人,还剩下几个呢?
而且这人还就率军将突厥人挡在了马邑,换个年月,以其人军功,恐怕早就已经建牙开府,说不定柱国之位都能望一望了。
和这样一个敌人对阵沙场,李仲文自己都感到心虚胆怯,就更不用说旁人了。
尤其是前些时更是听闻,此人率军北上,竟然跑到突厥人家里折腾了一个来回,传闻或有夸大,可身在介休的他,却认为李定安去岁曾率军北上云中,应是不差了,只是不知道到底建功如何而已。
那时太子李建成还曾催促他,趁着晋阳空虚之际,挥军攻打晋阳,不成也要先攻榆次。
只不过没等他动弹,从长安又来急报,让他驻军介休,不得轻出。
当时他还不太明白,后来才听闻独孤怀恩等人奉节出使突厥,那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又是惯常的连横之策了。
若是当初投李渊的时候,他还在为主公的声望所倾倒的话,时至今日,他却是觉得这种使者四出的情形有些累赘而又可笑了。
因为江淮杜伏威,一点动静也没有,任由萧铣朔江而上入蜀了。
李轨那边来回了几次,却让这个李氏从弟翻了脸,人家转头儿直接称帝了。
河南的李密和王世充好像对关西传来的消息充耳不闻,厮杀的专心致志。
榆林的郭子和倒是降了,可就郭子和那点人马,又受突厥所制,让他和梁师都争雄,真是难为他了。
如今又要联结突厥,攻伐李定安。
当时李仲文就暗自摇头,有那个功夫,还不如让他挥兵北上攻打榆次呢。
如今也证实了他的担忧,从长安传来的消息是,突厥义成公主登上了突厥可汗之位,将唐使赶了回来,陈叔达直接不见了踪影,曾给杨二上恶谥的他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之前与突厥还算相安无事,这会儿直接交恶,情势更是大坏。
他这里则久驻介休,将士安抚起来也越来越不容易,而且,李定安已经回军晋阳,晋阳再也无隙可乘。
大堂之中,李仲文乱七八糟的想着,来来回回也不知溜了多少趟了。
外面脚步声响,李仲文抬头时,一人已经大步走了进来。
来人进来,先就捶了捶胸膛,笑道:“末将来迟,让总管久等了。”
这人的年纪和李仲文差不多,却满身的草莽气息,他同样有一把大胡子,只是刺猬一样根根竖起,身体强壮,面目粗犷。
和李仲文站在一处,乍一看上去挺像兄弟的,可只要再说上几句话,你就能明白,他们之间除了外表,其余则没有任何的共同点。
当然,也许他们还有些一样的地方就是,别看他们外表蛮强,心思却都很够用呢。
这个人叫张伦,按照资历来说,李仲文可不是对手。
张伦是雁门人,曾为雁门太守陈孝意部将,这人很有些战功,在大业十一年突厥大军南下的时候,他领兵进入雁门城,誓要与雁门共存亡。
突厥大军北还,张伦积功为虎贲郎将。
可张伦部下死伤众多,却只封了他一人,连抚恤都没有,这个时候他对隋帝君臣已是失望之极。
后陈孝意治雁门,张伦就不愿为陈孝意所用,正好李渊为太原留守,陈孝意杀前雁门太守王确等人,张伦暗自心惊之下,遂领军南下投了李渊。
李渊起兵南下,张伦一路随军攻战,屡立战功。
实际上,这是一个在战功上不让于刘文静等人,甚至犹有过之的唐军上将。
后为齐王李元吉麾下,李元吉和其他人一样,嫌他出身微寒,又是雁门人氏,便赶了他去南边剿除匪患。
如今这位凭着战功,又恰逢李元吉失晋阳这个时机,晋介州行军副总管,兼领介州刺使之职,他麾下的三千马步兵卒,也是如今驻扎在介休的唐军中最精锐的劲旅。
两人也没怎么寒暄,便各自落座,有人奉茶上来。
张伦大口喝了几杯,先暖了暖身子,才抓挠着大胡子,问道:“总管可是请了姜将军?”
李仲文对张伦倒是谈不上好恶,也并不嫉妒张伦的战功,以他的家世,张伦再投胎几轮估计也是望尘莫及。
所以他是总管,而张伦只能是行军副总管,至于什么介州刺使之类的职务,如今看上去就和笑话一样,现在介州还能有几个百姓?
尤其和张伦汇合之后,张伦对他很是恭敬,所率军将又颇为精锐,实是让李仲文安心不少。
听张伦问起,李仲文微微颔首,“再等等……我有要事跟两位相商。”
此时张伦呲牙就笑了一声,“姜将军又去巡查军营了?”
这话就听着比较刺耳,李仲文不由斜了张伦一眼。
张伦笑着拱了拱手,“俺可不是在说姜将军坏话,姜将军爱兵如子,不愧名将之后,俺向来是佩服的。”
“可巡营现在有什么用,一个冬天,吃的倒还成,总归没让将士饿了肚囊,可穿的嘛……总管您看看,一个冬天谁都不敢出营房,开春儿要真有战事,大家他娘的骨头都是酥的,怎么去跟别人厮杀拼命?”
“前几日姜将军巡到咱们营房了,差点被士卒给围了,过后姜将军再没跟俺碰面儿过,总管,这事儿您得给说两句啊,姜将军身娇肉贵的,总去营房转悠本就不妥,还穿的那么暖和,俺见了都想抢上一抢呢,何况是手下那些粗鲁汉子?”
(月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