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
朱大典看到几下猛烈的爆炸,还有不少叛军被炸的飞了起来。他还直夸这种武器极好,非常实用!
然而还是有漏网之鱼的叛军朝码头上的陆战队员冲过来,朱大典又紧张的握紧拳头。
赵涛看到此时陆战队员已经来不及点火扔火砖,又改为用三管左轮射击,“啪啪啪”一阵点射,猛烈的射击又将冲上来叛军给打的崩溃逃跑。
“好!”朱大典一个劲的夸赞赵涛的手下厉害。
此时小舢板又返回到西岸码头,早就准备好的陆战队员再次快速登船。
这次因为对面已经有了防御,他们就不必再担心弓箭鸟铳的威胁,而是喊着号子全体划桨,划龙船的似的飞快的向对面疾驰!
眼看着渡口即将失手,陈友德的叛军这边也开始屏拼命,大股大股的叛军朝码头上涌过来。不过迎接他们的却是一阵密集的火砖!
硝烟中一个个的叛军被冲击波炸到半空,还有浓烟中看不见的已经被炸的尸骨无存。再加上三管左轮的不停点射,这波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反击被击退!
“成了!”朱大典看到已经有120人陆战队上岸,他心里大为放心。
小舢板又几个来回,陆战队员基本都登上胶莱河东边的码头,强渡胶莱河的战斗顺利结束!
随着祖大乐的骑兵在下游又找到几条隐藏起来的小船,渡河的速度再一次加快,等到赵涛重炮过河,前锋祖大乐的骑兵已经到了莱州城外围的莱山。
莱山乃方圆几十里的小山脉,但通往莱州府城的管道就从莱山山脚下走过,而叛军头目陈友德在此地再次集结大军阻截。
等到赵涛带领重炮部队抵达,祖大乐已经在附近安排好营地。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大家都陪同主帅朱大典去观察莱山的地形。
赵涛看到这是个由很多小山头组成的山脉,山势不高但数目葱茏,用望远镜看还能看到树林里有叛军在走动,还看到有旗帜。
对现代战争绝对外行的朱大典;还是希望依靠赵涛的重炮炸开叛军的防线。
赵涛赶紧解释自己的大炮只能打直线,叛军要是躲到山头背后他的大炮一点用场都没有。
重炮都没用,这可怎么办?
一时间朱大典头皮发麻!
朱大典的师爷还问大家,先绕过这座小山不行吗?
祖大乐:“我们行;各路步兵也行,但辎重和赵涛的重炮不行!”
朱大典心里暗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现在只剩下强攻一条路了!
“那位将军愿意首先出战?”朱大典还笑呵呵的提问。
仰攻,这又是个苦差事!
从山脚往山上进攻,山顶的人可以居高临下放箭,最简单的推下一堆滚木礌石就够受的,所以谁也没有主动应战。
朱大典的师爷又朝赵涛喊话。他说就快要到春耕了,“你难道就不想早点带着俘虏会家种地?”
“额。。。。。这个”赵涛觉得此话很有道理,“这样吧,我来提个小小的建议。”
赵涛的意思是既然大家都觉得仰攻不容易,那就除去祖大乐的骑兵和自己的炮兵,其他三部个派出一个千户营。
每个千户人又分成10个百人队,带上三天的干粮从山前山后各条分析钻到山里,有便宜就占没便宜就跑,然后汇合几个百人队合伙群殴。
“注意,此战的目的不求多杀叛军,而是要毁坏叛军的辎重炉灶,要让他们没饭吃没水喝,没有帐篷住,如此不消三天叛军就要往山外跑。野战,咱爷们还会怕吗?”
有道理!
这下所有总兵都觉得赵涛的计划灵活可行,而且还不用损耗太多的士兵,效果还很不错!
这下刘泽清,刘国柱;邓玘都愿意出一个千人队出战。
这三个千人队遵照赵涛的建议分成10个百人队,从莱山的隔条缝隙钻到山里。他们看到有小股叛军直接上去砍杀,看到有堆积的辎重粮食,一把火直接烧毁。
要是看到有锅碗瓢盆,当场就砸毁!
晚上叛军缺锅少碗饭都没法吃,更是没地方安安稳稳的睡觉。第一天还能支撑,第二天就承受不住了,到了第三天直接开始哗变,一群一群的往山外找官军投降。
一直躲在山里的陈友德看形势不对,只要带着亲信嫡系灰溜溜的往莱州城逃跑。
陈友德屡战屡败,不过他的实力并没折损太多,他的主力其实还是摆放在莱州城外,陈友德想不管怎么滴也要和官军打一场,多少要挽回点面子。
要是一场恶仗都不打就直接逃回登州,不说孔有德会笑话自己,就是自己的面上也不好看。
就连决战的地点陈友德都谋划好了!
莱山之敌溃败,官军此去莱州府城就成了坦途,这一路上除了有几个叛军的夜不收时不时的站在远处偷偷瞄一眼,其他一切正常。
莱州府的府城为掖县,这是个历史很悠久的地方,自明朝设立莱州府,下辖两州五县。
看到官军浩浩荡荡的走来,原本围困掖县的叛军忽然集结起来朝官军发起突然袭击。
一开始走在最前边的川军还有点被打懵了,溃散逃跑直往后退。
看到前边乱了,赵涛赶紧下令陆战队先排好战列线稳住阵脚,另外派人在前边喊话,要溃兵们往两边跑,别挡了火枪兵炮兵的视线。
很快赵涛就看到有一队叛军骑兵冲过来,等到测算好距离,他马上下令炮兵先开火。顷刻间大炮轰鸣,直接将叛军的冲锋队形打出十几条空荡荡的空挡。
随后陆战队300火枪手也轮番开火,枪声如雨子弹横飞,乱军看打不过了呼啸一声就逃走了。
想逃,新官上任的朱大典还不愿意呢!
他马上下令祖大乐祖宽的4000骑兵立即出击,多多的杀伤逃跑的叛军。
看到官军到达城墙外,莱州知府朱万年激动的站在城墙上大吼,“王师来救我们啦!”
“王师来了!”已经在城墙上苦守大半年的明军也是激动不已。
还有人激动的跪倒在地,对着大明的旗帜不住的磕头。“陛下呀,您总算想起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