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使臣想了什么朱瞻垶不知道,给倭国传回去了什么消息朱瞻垶也不感兴趣,因为他本来就不在乎。
现如今的大明解决了草原和安南,奴儿干都司的开发也进入了正轨,再加上新粮也已经到来,他真的可以说是无所畏惧了。
现在他需要做的就只有等,等大明进入一个人口爆发的阶段,到时候的大明就真的能够成为他心目中的那个大明,一个真正的同时代无敌的王朝。
不过朱瞻垶也不是对所有的事情都不感兴趣。
在乌蛮驿见过李褆之后,李褆就不知道在想什么,他没有第一时间把粮种带回朝鲜,也没有对朱瞻垶表现出任何的态度,只是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房间中,从不外出。
朱瞻垶知道,这是决定李褆态度的最终挣扎,只要他渡过了这段时期,不管是好还是坏,不管是对李褆还是朱瞻垶,终究都会有一个结果。
在朱瞻垶与乌蛮驿“威胁”了一番倭国使臣后,各国使臣都安分了不少,他们此时也终于认识到大明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大明了。
现在的他们就只能等待大明决定他们的命运,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去争取。
现在,若是用那些讨好大明的手段倒还好,可若是还想像以前一样利用名声等方面的因素裹挟大明,那等待着他们的结果必然不会是一个好的结果。
时间就这么静静地流淌,今年很多人都想要拉住时间让它暂时停下,但时间却从不会受任何人的制约,无情且平稳地向前走着,亘古不变。
腊月三十。
新年即将到来,按照管理,朱棣仍旧像以往一样在宫中设宴,大宴满朝文武以及诸国使臣。
不管是官员还是使臣,所有人都打足了精神。
对于官员来说,今年必定是戈不平凡的一年,新粮的出世、太孙的大婚都将会在这一年爆发出极为强烈的光芒,吸引所有人的眼球。
这是他们的机会,一个向上攀爬,甚至是成为万人之上的好机会。
而对于使臣来说,今天可能就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
他们到大明可是带着任务来的,虽然几乎所有的人都没能完成任务,但那也不过是能够降低他们所受到的惩罚罢了,却不能抹消。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还能够获得种子,那这次除夕夜宴就是最后的一次机会了,等到年后那就全然没有可能了。
过了年,大明就要开始忙碌起来了。
先是科举,再是朱瞻垶的大婚,两件事没有一件是小事,而且还都是那种需要准备很久的大事。
从大明建国以来科举就是大事儿,监考和批卷的人都是要经过重重筛选的,甚至就连考场外看门的、考场内打杂的都得经过严密的调查后才能被录用。
朱瞻垶的大礼就更不用说了。
在此之前都已经准备了近半年了,你说这事儿重不重要?
“太孙殿下到!”
一道声音压过了宴席上几乎所有的声音,让近乎所有人的声音不是消失就是下降了好几个度。
众人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南面的正门方向。
只见朱瞻垶一袭团龙袍,带着朱瞻基和朱瞻墉两个弟弟缓步走进了园内。
“臣等见过太孙殿下,殿下福寿安康!”
大明官员带头,使臣、太监宫女甚至是请来的杂耍艺人都停下了手上的动作,不约而同地对着朱瞻垶行礼。
“免礼。”朱瞻垶右手虚抬,带着弟弟们给老爷子和老爹行礼,然后再入席。
“爷爷,这节目该换一换了。”刚一坐下,朱瞻垶就开口吐槽。
“若是孙儿没记错的话好像每年都是这几个吧?也就郑和上次回来的时候有些新把戏,还都是那些使臣带来的。”
“你还关注这个?”老爷子只是笑了笑,并未开口,开口的是朱高煦。
“我还以为你一直都不在意这个呢,这都几年了也没见你说什么,怎么今年就有意见了?”
“那不一样。”朱瞻垶摇了摇头,端起了酒杯,那是老爷子特意让尚食局为他准备的黄酒。
从朱瞻垶表露出喜欢喝黄酒之后,宫中的尚食局就又多了一项任务。
“往些年我都没什么心思看这些节目,那时候事情多得很,我哪有闲心思看这个?但是今年不一样了。”
“这倒是……”朱高煦闻言也不得不认同地点了点头。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你这大半个月都干嘛了?听你爹说你整日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别怪二叔提醒你,你大婚在即,在这个时候搞出来个庶长子可不是好事儿,就算是要搞你也早点搞,挑这么个节点搞算什么?对未来的太孙妃不满?”
……
自从决定要去海外就藩之后,朱高煦就好像换了个人,整个人洒脱了不少,似乎是想趁着不多的时间尽可能享受在大明的生活。
这事儿朱瞻垶知道,但他不知道的是自家二叔怎么会变成这个样?
如此的……不着调?
“您说什么呢……”朱瞻垶满头的黑线。
“我那是在忙正事儿!正事儿啊!”
“正事儿?”朱高煦怀疑地看了看大侄子,然后投去了一个了然的目光。
懂,我懂……
朱瞻垶哑口无言,内心有一种掀桌子的冲动。
你懂个屁啊!
“跟您说不清楚,不过您等着看就行了,等科举殿试之日,我会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
朱瞻垶可不是在说假的。
他这段时间真的是没闲着,虽然也有躲着那些使臣骚扰的想法,但他也真的是在忙正事儿。
之前老爷子许诺他可以随意取用铁矿石了,蒸汽火车所需要的橡胶也早在郑和回来的时候就有了,朱瞻垶就打算正式开始引导了。
不求让大明彻底进入工业时代,引导一个好的开头也是可以的。
“对了……”朱高煦显然是没把大侄子的话当回事儿,不过他也理解。
小年轻火气大,怎么不能理解?
“话说你之前在乌蛮驿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儿驳了倭国使臣,虽然二叔也觉得很解气,但你就不怕有人在背后非议你吗?”
“这要是管不好,那对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哼,他们敢吗?”朱瞻垶很是不屑地冷哼一声。
“所谓规则,那都是强者指定的,这个世界上也从来都没有所谓的公平,就算是有,那也是强者用实力证明给弱者看的。”
……
朱棣、朱高炽、朱高煦,所有离得近的人都带着震惊的目光看着朱瞻垶。
这句话听起来很不讲道理,但其本身却又好像有几分道理。
为什么这些使臣会这么老实?无非是在解决了草原、安南、奴儿干都司的问题以及有了新粮之后,大明的实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若是这些因素少了任意一项,那些使臣就会对朱瞻垶当日的举动大放厥词,就算在明面上不敢,在背地里也是会说的。
但因为大明达到了进入新境界的因素,所以他们才会这么老实。
良久之后,朱高煦终于是反映了过来,可他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的摇了摇头。
他摇头不是觉得朱瞻垶说的不对,相反,这跟他一贯以来的风格都很相像,所以朱高煦是相当赞同大侄子的这番话的。
之所以摇头是因为他觉得有些失落。
一直以来,老大因为性格以及跟文臣亲近的缘故导致他一直都是大明的保守派,而自己则因为主要跟战事相关,想法又比较激进,所以他一直都是大明的主战派。
但没想到,今日这保守派和主战派似乎调换了身份。
“话说侄儿还没问二叔您呢,您准备的怎么样了?”朱瞻垶不愿意在这种事情上多费口舌,所以就转移了话题。
正所谓言多必失,虽然现在那些人慑于大明的威名不敢多说什么,但保不齐以后就不敢。
“准备?”谈到自己,朱高煦洒然一笑。
“没什么好准备的,东西多了带不了,那还不如不带,不然的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到时候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
“现在二叔唯一记挂的就是那几个不孝子了,到时候还得你多照应一下。”
“这是自然。”朱瞻垶直接应了下来,但也没有把话说满。
“侄儿保证,只要他们不动不该动的想法,那一世富贵还是能保证的,但有些事情侄儿不能放任,这个您应该清楚。”
“这个不用你说。”朱高煦摆了摆手,脸上挂着几分心疼,但也有几分坚决。
朱高煦从来就没奢求过大侄子会为了那几个不孝子而越线,君不见,当今皇太孙的亲舅舅不也被流放了吗?而且还是兀的河卫那种地方。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当地人也受不了那边的气候,更别说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大明外戚了。
表面上是流放,但实际上就是让张昶去死的,当一个没有了特权的外戚被流放到那种地方的时候,就算是不死也得减寿大半,再加上愤世嫉俗等情绪,那大约就活不了几年了。
“二叔其实无需过于忧心。”朱瞻垶虽然并没有到为人父母那个阶段,但他也多少能够了解自家二叔的心情。
“那些对我们而言所谓的负担,其实应该将我们推向更高处,而不是把我们拉进低谷。”
“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