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刘和带着百余人,陪同马日磾前往洛阳城中心。
只见往日繁华的街道,早已经变得荒草萋萋,手臂粗细的树木,穿透坚硬的青石板,倔强的挺拔着自己的身姿。程猛则是手持环首刀,将面前半人高的荒草斩断,为众人开出路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啊。”
看到这一幕,刘和不由得感慨到,跟在马日磾身后的,努力使自己不那么起眼的蔡琰则是眼前一亮。
“想当年,老夫是从这里入长安城的,距离老夫被举孝廉,一转眼已经过去四十年了。”
马日磾颇有感慨的说到,同时给同行的众人讲起了昔日的大将军梁冀专权的事情,和董卓比起来,这位梁大将军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和静静地听着,这支小小的队伍,缓缓向洛阳城中行进而去。
挥汗如雨的程猛抬起头来,看着巨大的废墟,就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已经到了。
那是汉帝国皇宫内城的城门,曾经的富丽堂皇,如今却变成了断壁残垣。
两年前,董卓接受谋士李儒的建议,将这座帝国名都,化为了一片焦土。
也许那位曾经大兴宫殿的灵帝致死也没想到,自己耗尽民力物力财力修建的上林宫殿群,在几年后就化为了飞灰。
拄着拐杖的马日磾看着昔日辉煌的宫殿,老泪纵横。他颤颤巍巍的来到颓圮的宫门前,轻轻拂去台阶上的灰尘,随后坐了下来。
“公子,我看到那边有兔子,我带几个兄弟们去打几只,咱们中午吃。”
程猛侧身向刘和说到,刘和则是点点头,示意他早去早回。
刘和也学着马日磾的样子,上前扫了扫台阶上的灰,也坐了下来。
其他人也各自找了地方,坐了下来。
汉帝国的环境真的很好,湛蓝的天空中没有一片云彩,一片都没有。
“你可知,为师这一次出使关东,所谓何事吗?”
马日磾率先开口了,向刘和问到。
刘和摇摇头,示意自己不知道。但其实对于其中的大概,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毕竟太仆赵岐和老马一前一后,分别往河北和河南,所谓的,不过是想找到真正能匡扶汉室的力量。
“汝南袁术,大汉的四世三公之后,你觉得他能成为匡扶大汉的中流砥柱么?”
刘和摇摇头,表示他并不认可袁术,毕竟再过个几年,袁术就会做出一个让天下人群起而攻之的荒唐事。
荒唐的让刘和这个后读史者都会感到奇怪的事情。
“这样吗,那你很不看好袁公路了啊。”
马日磾点点头,仿佛又是在在对自己说。
“年初的时候,朝廷任命金尚,为兖州牧,可你知道现在的兖州牧是谁吗?”
“曹操,曹孟德。”
刘和不假思索的说到,朝廷给了曹操一个镇东将军,这个兖州牧是他自己加上的。
“不错,早些年我见曹孟德,以为他是有志向匡扶汉室的,可现在看来,也不过尔尔。”
马日磾叹了口气,有些失望的说到。和他同一批的那些人不是早已辞世,就是闭门不出。
他们比谁都要清楚,这汉帝国,要变天了。
“许劭说过,曹操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刘和想到了许劭对于曹操的评价,随口说到。
“这话,说的不错,曹孟德此人前途无量。”
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不一会程猛就带着战利品回来了,可这队伍里居然多了一个蓬头垢面的男人,或者说,孩子?
“你们这是,怎么回事?”
刘和起身,向程猛问到,程猛则是耸耸肩。
“公子,这小子说是你的故人,我就把他带过来了。”
刘和点点头,说实话他对于这位纨绔之前的圈子一点感觉都没有,都是些偷鸡摸狗,不学无术的家伙们。
“敢问阁下是...”
刘和用试探性的语气问到,那人则是抬起头,兔子一般窜到了刘和面前。
“听说你们要去南阳,是吗?”
这孩子一开口,刘和就知道之前没见过他,眉头反而皱的更深了。
“我,是我,西园校尉冯方的小儿子,冯雍,咱们之前在诗会上见过。”
说起这个,刘和瞬间有了映像,看着这张脸,好像确实有这么一个人来着?
那诗会是刘和作为纨绔参与过的为数不多的正式贵族子弟之间交往的宴会,自然是记忆十分深刻的,只不过他去的理由好像是,看美女?
“大概是认识的。”
刘和如是说到,毕竟也只是眼熟罢了。
“欸,马大人,您不是马大人吗,您怎么在这里?”
那自称是冯雍的年轻人打断了正在沉思的老马。十分惊喜的说到。
“不错,正是老夫,你怎么会在此?”
马日磾有些惊奇,他和冯方自然是认识的。两家还有一些交往,因此马日磾认得他自然不稀奇。
“老大人啊,说来话长。这件事情,哎,小子外出求学,可等到回到洛阳以后,就变成这样了。”
冯雍一脸要哭出来的表情,说到。
“你想要去南阳?不知那里可有你的亲戚?”
“老大人可真是料事如神啊,据说我的一位姐姐在南阳,我只能去投靠她了。”
冯雍先小小拍了马日磾的马屁,随后解释到。
刘和也想起来,好像之前去那什么所谓的诗会,他也是听说这小子有个漂亮的姐姐,想去看看来着?
“那就跟着我们吧,我们自然是要去南阳的。”
马日磾点点头,应答了下来。可一旁的刘和好像想起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其实啊,那个冯公子啊,咱们是不是有一笔旧账要算一算啊?”
刘和终于想起来了,就是这混账,指挥着家奴把自己从诗会上扔出来的?
“这个,刘公子,刘大哥,刘大爷啊,咱们是君子嘛,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昔日之事,友何必呢?”
看着一脸坏笑的刘和,冯雍陪笑到,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