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明知这支神秘中国部队目前在冷口关,但是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悄悄运动到30公里外的喜峰口?
坂本政右卫门现在可不想在师团主力未到达前,又收到一份噩耗,那他也许还等不到率领第6师团赶到长城就被解职回家了。
所以他给第13联队发出了急电,命令他们在喜峰口前原地防御,不要轻易进攻,以免遭到中国军队的偷袭。
但是,他忘记了自己麾下的部队是何等的狂妄和自大,更是忘记了日军自九一八事变擅自行动尝到了甜头后,现在的中低级军官已经有些习惯了自行其是,并不把军令放在眼里。
第13联队的联队长铃木井亮大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且作为与第2师团并称为“帝国双壁”的最强师团的一员,他已经为第6师团前辈们创造的一个个荣誉和不败战绩所陶醉。
而且,这种荣誉和传承自他进入第6师团服役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深深铭刻在他和他的同僚的骨子里,他们也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现在,先遣大队和混成14旅团的覆灭,并没有让他和他的手下们感到恐惧和害怕,反而激发了他们无穷的斗志和战意。
在他们看来,这两个被歼灭的友军部队,都是由有着“倒霉师团”之称的第7师团的部队组成,是他们指挥官的无能和农夫士兵的胆小怯懦才葬送了部队,而不是在他眼中一直看不起的中国军队有如何强悍。
所以,在第13联队到达喜峰口的当天,也就是3月8日,铃木井亮大佐连自己的营地防御阵地还未完修缮的情况下,就下令对喜峰口的中国守军发起了攻击。
而战斗的过程也跟他的臆想完相符,只是一个下午的进攻,喜峰口外围数个高地上驻守的中国守军就被日军凶猛的攻势所击破并出现大范围的溃退。
到了3月9日的清晨,经过一夜的驮马和人力运送,第13联队的山炮中队和3个大队的炮兵分队共4门75毫米四一山炮和6门70毫米九二步兵炮,部部署到了直线距离喜峰口关口不到1公里,而且高度几乎与关口持平的黑嘴山上。
喜峰口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古称卢龙塞,路通南北,自古就是中原抵御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南侵的重要关口。
喜峰口的地理跟冷口关不同,冷口关最高处就是关口所处的凤凰山,还有东面的白羊峪和西面的樱桃园和白梨山,只要守住这四处高地,冷口关就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但是喜峰口周边高地和峪口较多,各处高地的地形虽然险要,但分布却是有前有后,因为要分兵防御而又不方便相互支援,所以也增加了不少防御的难度。
可以这样说,喜峰口的防御主要是围绕外围的几个高地和峪口的争夺,如果外围高地尽失,那么关口也不可能防御住同时来自几个方向的进攻。
而在这些高地中,最重要的就是位于喜峰口东北方的黑嘴山,还有一个就是位于西北方的罗文峪。
这两个高地地形险要,黑嘴山是关口前方的最近的一个制高点,相当于喜峰口的前大门,而罗文峪则是护住喜峰口的侧背,算是喜峰口的侧门。
前大门被破就相当于喜峰口关口就直接暴露在日军的火炮危险之下,而侧门被破,守军就有腹背受敌的威胁。
按理说,黑嘴山这种直接关系到喜峰口安危的高地,原驻守的东北军应该派出有力部队进行严防死守。而且从地势来说,黑嘴山山势陡峭,虽然目前已经进入春天,但是天气依然寒冷,山体陡滑,日军进攻部队无法展开兵力,只要守军上下抱着死战不退的决心,在短时间内还是很难被攻克的。
但是,驻守喜峰口的东北军第四军团却是从热河仓皇撤退回来的残部,不但是重火力和火炮大部都丢弃,而且一个多月来连吃败仗,士气低落、军心不稳,甚至已经是惊弓之鸟,根本没有与敌决死一战的勇气。
所以13联队的十门火炮对着山头一轰,驻守黑嘴山的守军就一哄而散,甚至由于山势陡峭,逃命的时候摔死的人比被日军火炮炸死的人还多。
就这样,日军只是发起了一次进攻,喜峰口最关键的屏障就告失手,更是助涨了13联队这些骄兵悍将的凶焰。
而到了3月9号的清晨,日军就把火炮架上了黑嘴山顶,喜峰口关口阵地已经完暴露在日军火炮的直射火力之下,失手是早晚的事情了。
到了这时,铃木井亮大佐即使相信冷口关的中国守军也许比较强悍,但也强得有限,根本不可能是有着“黑色的皮肤、鲜红的血”之称的第6师团的对手,所以他根本不屑于什么中国军队的埋伏和偷袭,直接就命令部队向关口发起了进攻。
这时的东北军终于在绝境之中难得激发了血性,军团长万福林亲自带领带领警卫营亲临前线督战,并枪毙了从黑嘴山带头逃跑的军官,率领军与日军激战大半天不退。
但是由于日军火炮实在犀利,战至黄昏之时,关口大部分被日军攻克,而东北军的守军伤亡过半并面临弹尽粮绝的绝境。
此时的铃木大佐已经感受到中国守军的抵抗即将崩溃,胜利就在眼前。甚至他已经为上报指挥部攻克喜峰口的捷报打好了腹稿。
但是,一支穿着特灰色军装的部队越过了那些仓皇后退的守军,突然就出现在战斗的最前沿。
让铃木大佐吃惊的是,这支人数达上千人的中国军队根本没有进行什么火力支援和火炮压制,而是冒着枪林弹雨直接就冲杀上来。
这道铁灰色的人海浪潮好像根本不在乎什么子弹炮弹,前排的士兵割麦子般不断倒下,后面的浪潮却是越过战友的躯体依然在奋勇扑来。
在铃木大佐的望远镜中,清晰地看到他们的步枪都背在背上,人人手中都拎着一柄明晃晃的宽背大刀,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就杀进了进攻日军的黄色人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