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后觉得最近祁钰突然与过去不一样了,以前他当然也是十分维护黄宜安的,但是远没有现在这般强横,但凡涉及到黄宜安母子的利益,祁钰绝不留半点回旋的余地,将她们娘俩护得严严实实的。
李太后怀疑黄宜安给她灌了什么汤,因此着留在坤宁宫的人手仔细打探。
然而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坤宁宫一切如旧。
李太后找不到了原因,只好归咎为皇太子的诞生让祁钰突然有了为人父的责任,再提选妃之事时,少不得仔细斟酌。
“你看,首辅势大,你要扩充自己的势力与之相当,选妃无疑是条捷径。皇后娘家低微,给不了你助力的”李太后推心置腹。
“母后所虑甚是。然而您看,这满朝文武真正忠心于孩儿且实力强大的又有几人?英国公倒是算一个,但是他唯一的女儿早已嫁做人妇。至于首辅麾下之人,即便是他们有心送女投靠,孩儿还不敢用呢!
“再说了,外戚强横,历来是祸患之由。您看那霍光,把持朝政,迫害皇后皇子,逼迫皇帝立他的女儿为后孩儿可不敢去赌。”
李太后话说得真诚客气,祁钰回得也委婉得体。
可是李太后明白,这委婉得体背后的坚持。
“未必非得是霍光,也可以众妃父兄拧成一股绳儿嘛!”李太后找到祁钰话里的漏洞。
祁钰微微一笑,倾身低声问道:“那母后觉得,李家和陈家能拧成一股绳儿吗?”
李太后顿时脸色一僵。
张圭也敏锐地察觉到了祁钰强硬地维护黄宜安母子这一点,不过与李太后的慈母情怀、循循善诱不同,他却觉得这是个拿捏祁钰的好机会。
人一旦有了软肋,就好对付了。
于是,上书请奏选妃的人越来越多,抨击黄宜安媚主祸国的奏折也如雪片般飞到御案上。
祁钰狠狠地惩治了几人,非但没有效果,群臣的反对却愈发激烈了。即便是那些忠心拥附祁钰的臣子,在张圭一派的刻意挑拨之下,也渐渐有了不满的趋势。
张圭稳坐钓鱼台,等着祁钰顶不住群臣的讽谏来开口求他。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最先服软求助的不是祁钰,而是黄宜安。
接到黄宜安的亲笔信,张圭既觉意外,又觉在情理之中——单凭一个祁钰可护不住她们母子,黄宜安可不得求助依附他这课大树嘛!
正好,自从冯永亭被流放之后,他在内宫就一直没有找到得力的接替人手,若是能够借此机会明着示好祁钰,暗地里收黄宜安为己用——这本就是当初他和冯永亭着手实施却很快失败的计划,那从此外廷内宫可都能尽在掌握了。
张圭自信他当初能连李太后这样精明强干的人都收归己用,像黄宜安这样出身微末、平平无闻的妇人就更不用说了。
多年大权独揽的风光让张圭的警惕之心也不复从前。
不过,本着小心无大差的原则,张圭还是决定先试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