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莎看完微微抿唇,感慨地望着徐喻明。
“不好?”徐喻明挑眉问。
“一想到自家郎君这般有才华,小女子与有荣焉。”
“我学的这些个字,若能博妻一笑,倒也是值得了。”
吴莎笑笑不说话,坐在书案边,当着他的面把他写的信抄了一遍,抄完等墨迹干后,她又去找了杨管家,让他把两封信都看了,再让他一一送出去。杨管家心下有数,赶忙把这事去办了。吴莎见事成了,也就脚步轻快地回去吃饭。
等到沈婷依和韩雯芳三个月禁足期满,已经是冬月中旬。吴莎等人也没觉得她们三个不在,府里变得冷清,本来三人就不常在她跟前晃。比起这三个人来,还是钱塘建求知书院的消息更得她关注。
夏守知不知是给徐喻明面子,还是早就有这打算,徐喻明的信过去后三天,他就让木书送了一份礼过来。不年不节的,他这礼送的有些莫名,不过府里要紧的几个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也就安心收下了。之后不久,夏县令勘地建书院的消息就传了出来,这书院不算官学,而是他的私人所建,本来想取名为“夏知”,后来不想这书院最后成了夏氏族学,就用了“求知”二字。
关于学校怎么建,徐喻明在信里也提了几句,后来木书来时,吴莎特意去前厅见了他,与他略说了几句话。木书倒是头一次知道这学校穷有穷的办法,富有富的办法,还有赚钱的办法和亏钱的办法,端看夏守知想要什么样的。
木书猜测这些话是徐喻明的意思,却不知这都是吴莎想出来的。她特意撇开旁人来说这些,就是不想别人把这事安在她头上。回了府,木书就把吴莎与他说的这些告诉了夏守知,夏守知沉吟片刻,忽地一笑。
“以往我总觉得自己也算有几分才华,想不到根本比不过旁人。”
木书听了,顿了片刻,也不安慰,而是淡淡说了一句“勤能补拙。”
夏守知气得拿书策敲了一记他的头,愤愤地把这个不会哄人的小厮赶了出去。补什么补,他的才华早就够用了,再补也是浪费。
等钱塘的书院建成,朝中仍无多的动静,吴莎就知道想要全国推行基础教育是不可能的。其实她也知道可行性不大,里面涉及的人力财力且不提,士族也不希望看到朝中增加寒族出身的大臣,就算有寒族出身的,也得先是他们的家臣,再是朝中的大臣。
从长远看,齐暄帝是希望朝中有越来越多的寒族子弟,但有了开放性的学堂,难道就一定能培养为他所用的寒族弟子吗?他们可能会是谁的门生,也可能得了谁的资助。
他有他的考量,夏守知却不会为了旁人的眼光就停下自己想做的事,他养着这么多的文士,总要给他们找点事做。官场不适合他们,就来教书育人研究学问,总好过日日来找他喝酒,他还想多花点时间陪陪他怀孕的夫人。
洪氏从黄龙寺回来后病了一场,她以为这是上天不愿让她有子的警示,所以病好后心情一直不好,直到八月中旬诊出了喜脉,她才高兴起来。高兴了没几天,她就开始孕吐,本就瘦弱的身子如今就跟皮包骨似的,夏守知一度还动过让她把胎落了的念头。可他知道洪氏的心性,怕提了这事,洪氏会生了死志,只能有空多去陪陪她,哄她几句。
都说女人怀孕的前三个月都是要吐得昏天黑地,后面会有改善,可头三个月过去了,洪氏还是吐得厉害,照顾她的范嬷嬷急得不得了,偏这天气又冷,也没有什么止吐的果子。夏守知也为这事着急,底下的人也都暗暗留心着。
这天木书早上去办事时,在街上遇着了郡王府负责采买的忠柱,他记得忠柱的媳妇怀过两个孩子,就上前打听有没有止吐的法子,忠柱的媳妇孕吐也不严重,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可是他记着这事回去就告诉了三妮,转头三妮就把这事告诉了吴莎。
“我原先屋里还有一坛酸梅,你装一罐出来,让杨管家送去给木书。”
酸梅算是郡王府独一份的东西,毕竟盐呀糖呀都贵,谁也不能浪费来酸不拉叽的青梅上。这种腌出来的酸梅又酸又咸,平时吴莎也不怎么吃,就是有时想弄点饮料喝时,会夹几颗出来泡水再加一勺蜂蜜,味道棒棒哒。
东西送出去后,吴莎也没再管,照两家如今的来往,顶多过些日子夏家送份年礼过来。上次他们送来的礼,送的极是知趣,有很多府里的人弄不到的好食材,里头还有几条海鱼。吴莎也不想别的,就希望海鱼能再来一筐,要是能有大龙虾就更好了。
也不知夏守知是怎么想的,吴莎没有盼来大龙虾,却等来了洪氏。也许洪氏亲自前来显得对郡王府亲近,可她真的更想要大龙虾。
得了郡王府的酸梅后,洪氏的孕吐可算止住了,又休养了半个月,她忍着挑剔吃了许多滋补的东西,总算是补回了她怀孕前的样子。可是她的酸梅快吃完了,她也害怕再回到一闻食物的味道就吐的日子,就想再去讨些酸梅来。这些事本是两家女人之间的事,他们男人不便来往,她稍微走动一些总是无碍的。这样想着,她在得了夏守知的允许后,便去了郡王府。
时至今日,夏守知已经觉得两家没必要再避嫌,但前头已经作出了样子,他也不好忽然跟郡王府热络起来,徐喻明本来又是个不见客的,他总不好去跟郡王妃来往,就算他不在意有些花名,也在意自己会不会被吴莎打死。现在有洪氏出面,自然是最好,至于他和徐喻明就继续避着呗。
一听说洪氏来了,吴莎没有引她往后院来,而是令人去前厅赶紧升火炉暖屋子。洪氏怀着孕,走路步步小心,从正门走到前厅也花了好些时间,等她走到了,下人连茶也准备好了。
“见过郡王妃。”
洪氏刚要行礼,就被吴莎劝住,说“表嫂别客气了,快坐,当心身子。”
“是。”洪氏见她一脸关切不像作假,便承她的情坐了下来。
这次陪她来的是范嬷嬷,上回秦氏去龙门镇时,范嬷嬷身子不好就没有跟去,也就没有见过吴莎。回来之后,她倒听洪氏提到吴莎几次,还想着难得钱塘有个可以走动的人家,若是能走走散散心也是好的。但一直以来,也没见郡王府送帖子过来,过年过节的两边也没有来往,县令前些日子不年不节地倒送过东西,但郡王府却没有回礼。范嬷嬷不懂朝廷的事,却知道两边连节礼就不走动,大概是不能来往的。
谁知等到洪氏孕吐严重没法子止的时候,郡王妃却派人送了东西过来,且这东西是真的好用,范嬷嬷心下感激,又觉得尴尬,总觉得两边就这样干巴巴地呆在钱塘互不来往,瞧着扎眼。
所以当洪氏见酸梅吃完了想要过去讨要时,范嬷嬷也没有拦着,她反而希望两边有来往。会这样想,她也是存着私心,自家夫人的身体如何,她是最清楚不过了,洪氏千求万求才怀上的这个孩子要生下来怕是会耗尽她的心力,到时候这孩子要怎么办?洪氏人如今离得不远,还能照看一二,可是以后的事谁说得好,还是得找个近点的靠山。
“表嫂近来胃口好些了吗?”
“幸好有了郡王妃前些日子送来的酸梅,总算能吃得下东西了。”说着,她还起身激动地施了一礼。
“快别这样,不过是自家弄的东西,表嫂不嫌我多事便好。我猜近来天寒,也没有爽口的东西,便想到了府里腌着的梅子,总算没有送错。”
“我旁的东西都吃不下,只有吃了酸梅胃口才好些。”
“酸儿辣女,这可是好预兆。对了,那梅子可还有,要不要再取一罐去?”
“那我就不跟郡王妃客气了。”
“没事,合你的胃口就行。”
洪氏因为体弱,并不常跟县里大户人家的女眷走动,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吴莎却是个能聊天的,跟她聊起了孕妇的注意事项,这一聊就是一个时辰,把洪氏和范嬷嬷都给聊服了。范嬷嬷有几次都想请郡王妃把她刚刚说的写下来,这一下子说太多她记不住呀。
说完话,她记起康康也该念完书了,就问了一句让三妮把他带过来。洪氏也记着聪明乖巧的康康,听说他已经在念书了,等他到了之后还问了好些话,还让他背了一遍书,又送了一块上好的玉佩给他。康康也不知能不能接,转头看向吴莎,见吴莎点头,他才道了谢接了过来。
“真是个乖孩子。”洪氏不由赞叹。
“再过几个月,你也有了。”
洪氏一笑,眼中是满满的期待。
等她带着一大罐酸梅走后,康康牵着吴莎的手往后院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