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才与狐论学?”
“不止一狐,还有一鼠……”
日落,县衙后园。
杨万山与刚回衙门的陆知县迎面攀谈,说起今日所见‘趣闻’。
夫人杨氏在亭内与丫鬟低头读诗,眉目甚是专注,仿佛听不见二人说话。
陆侯想看看夫人读什么,杨万山衣袖背手,笑颜慢步跟去道“姐姐正在读《山居秋暝》,乃世才兄重阳佳作!”
陆侯闻听,凑到夫人耳旁,观赏品读佳作,片刻心神也沉溺其中。
万山笑看夫妇,端茶道“此诗虽是重阳旧诗,但却是世才今日所写,而且是文光落笔,真学诗作。非等闲可比。”
“兄长可知广平府高氏狐?世才便是高家女婿。”
“而此诗,就是媒人。”
“哦?”
陆侯被他扯回神思。
听杨万山侃侃而谈,说‘当日诗会’和‘今日论学’。
陆知县听罢,赞叹‘刘彦造化奇高’,后问“世才可愿收那狐生于成业为徒?”
“此事未定。”
杨万山道“世才有考察之意。我看他颇为欣赏于成业,今晚他还要与狐鼠梦中论学。邀你我一同过来。”
“梦中论学?”
陆侯颇为心动,可他不懂出窍入梦之法。
杨万山说“我与世才讲好,只要内兄想来,他差人接引你我,包括我姐亦可同去。”
杨氏抬头接道“此乃与君子结交良机,夫君不可迟疑。”
陆侯喝茶说“我并无猜疑之心,唯独觉得麻烦世才……”
“内兄多虑了。”
万山吃着糕点出凉亭“世才兄乃以诚待人,视你我为可交之人,方有意请入梦中,你如此顾虑,岂是真心结交?”
杨氏笑颜看小弟,对夫君道“万山之言不无道理。”
“好,今日我家同去。”
陆侯爽快答应。
除了知县一家受邀,刘彦还请了于太公和匡娘。
于太公对他有解围之恩,刘彦打算今夜敬酒谢恩情,然后再谈于成业之事。
通过一下午摸底,他见于成业是可教之才,有心抬举一把,但只怕自身学问不足,教错了误人子弟。
思量再三,刘彦决定把成业留在身边,相处一段时间,指点狐生读书,而后与其解惑。
如此算作报答太公之恩。
至于,成业所带来的于氏祖学。
刘彦要当面问问于太公,此番献书真意是什么,是否如其子所言。
此刻,南城外东山崖山,高二姐领黄家两妹,正与于家太公传达贤弟之意。
于翁闻言喜出望外,感先生用心赤诚,长须迎风谢道“请夫人转告世才先生,老朽定当赴约。”
“犬子能在先生身旁听教,是他之造化。学不好只怪犬子无用,怪不得先生身上。”
高二微笑点头“那便好。我贤弟爱惜良才,唯恐不能教导令郎。方有此顾虑。”
“今夜来时,太公把令郎狐身带上,以后就让他与书玉子住在隔壁李家,一日三餐我贤弟会管。”
“多谢先生。先生养教犬子之恩,老朽自当记得。”
于翁连连答谢,高二笑说几句家事,众狐仙便在石崖分别。
送走于太公,二姐转对黄家二妹说“明日你们便回吧。”
“并非不让你们与世才结交,只是家里阴神鬼物一多,会引来一些窥视。以后相处机会多着。”
“回到家替我答谢姨母。”
“我本该亲自过去,却想起一些事,要去趟蜀中。”
“我家算计,世才比你们先知道。他甘愿助我家,谁料莫夫子绝情,一封书信就断绝我妹情义。”
“妹妹们与世才结交,定要赤诚善心,不可去算计,否则损害自身。”
“原来姐夫他早就知道了?”
听着二姐忠告,十三娘更敬重世才姐夫为人,牵手十四妹欠身领命。
她们走后三个时辰。
皓月当空。
月光照在崖石上,于翁挑灯张望南城门,匡娘背着一箩筐,筐内是小弟狐狸肉身,一身锦毛黑白相间,眉宇间透着文气。
临安南城刘府,几只蛐蛐在灶房鸣叫,小黄犬蜷缩在灶台口,闭着眼睛,下巴垫爪,在梦里捉老鼠。
阿九、沈玉娘、小月儿送完李家五口回来,路过巧看见这一幕。
玉娘夸说“此犬温良忠厚,做梦都在守家,不知它捉的小鼠,是不是书仙家。”
小月儿跑去蹲看黄犬梦境,问道“九儿姐姐,这小狗能成精吗?”
阿九一笑走近说“世间生灵皆可成精。此犬有些灵性,也许以后能开窍。”
说着走入灶房,对着小犬连叫三声‘小六’。
黄犬听叫魂,耳朵抖动,梦境收入脑窍,魂儿从肉身坐起来。
但后肢臀尾好似粘在身上,怎么挣扎也站不起来,急的旺旺叫。
阿九两手抱它魂儿脱壳,摸了摸脑袋送入小月儿怀中,转身飘去后院。
来到书房,床帐内公子诗梦熠熠。
黄家二女、高夫人正在梦中草庐小院,与公子席地喝茶叙话。
小黄犬一入公子诗梦,便欢跳脱了月儿怀抱,‘汪汪汪’的四处奔跑。
刘彦耳闻犬吠,有些异趣,知道这必是阿九所为。
“公子,李家五口已送去山谷。”
“我看谷内开始建城了,三千乡鬼各自画地分居,场面很是热闹。”
“乡亲们对公子感恩怀德……”
阿九笑说回禀。
刘彦听完,手指篱笆外打滚的小六问“抓此犬入梦,可是你的主意?”
阿九伴望点头,分看狐仙说“今夜公子在《山居秋暝》中宴客论学,草庐篱笆若多只黄犬,便能添三分生气,所以小奴擅自做主,叫它出来作陪。”
“你这主意倒是不错。”
高二夸赞说道“我观此犬有些灵性,也许以后可以开窍。时辰不早,阿九随我去一趟官府请客。”
“今夜这场款待,可恢复官家十日心力,世才此举乃无形之中为临安助力。”
“陆兄做事亲力亲为,我愿结交此人,今夜只在养情义……”
说着刘彦凝一点文光抹在小狗额头,吩咐阿九遵照家姐之言去办,不可失了礼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