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着眼睛让高爽的感知能力削弱了不少,出来的时候还吃了抗晕的药物,此时晕船的症状好了很多。
随着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演奏上,难受的感觉就更淡了几分。
他现在演奏的曲目没有什么名称,基本上是在《夜曲》系列的基础上随意发挥。
毕竟夜曲这个系列的钢琴曲他最熟悉。
按照一般意义上来讲,他这样基于某个曲调随意发挥的演奏方式已经属于爵士乐的范畴了。
实际上《海上钢琴师》本身细化起来就是爵士乐核心的类型电影。
所谓的类型电影是依托于某种行业或者艺术门类为创作核心衍生出来的电影类目。
地球的历史上有几部影响深远的艺术风格的类型电影。
1988年的《天堂影院》讲述的故事是以电影和电影史为背景。
1990年的《天伦之旅》是以歌剧为背景。
而1999年的《海上钢琴师》的故事就是以音乐,确切地说是以钢琴和爵士乐为背景了。
爵士乐最大的特点就是即兴和随性!
想要无拘无束的随着心情演奏,对于演奏者的天赋和技巧要求极高。
高爽此刻就像电影中1900第一次演奏钢琴时的那样。
渐渐的,他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身体的不适,弹奏的越来越投入。
胸前无人可见的极限徽章竟然闪起了微弱的光芒。
只是这光芒亮起的时间极短,一瞬间便又迅速湮灭了。
晚上的船里格外安静,高爽这边整出的动静很快便吸引到了不少人的注意。
首先出现在宴会厅的人让人比较意外,竟然是教吴浩小号的周老师。
她的状态明显很好,并没有晕船的反应,此刻轻轻依靠在门框上,并没有发出什么声音。
紧随其后出现的人却是畏惧周老师如蛇蝎的吴浩。
在看到门口的周老师时,他的脚步下意识的停顿了片刻,不过还是很快凑了过来,占据了门口最显眼的位置。
周老师抬眼看了他一眼,便将目光重新投向了演奏的高爽。
船上越来越多的人被琴声吸引汇聚过来。
大家的反应都出奇的相似,静静的在敞开的门口驻足观看,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
高爽一直闭着眼睛,精神高度集中之下,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毫无所觉!
他的手指快速跃动,脑海中却闪动着电影里的画面。
一个衣衫破旧、满脸污垢的孩子正端坐在钢琴前,那稚嫩的小手轻轻抚摸着琴键,于是,那架大钢琴唱出了一支柔和动人的曲调。
这一刻高爽觉得自己跟小男孩融为一体!
脑海中的画面继续,当船长告诉男孩擅自弹琴触犯规则的时候,1900鄙夷不屑地脱口说道“去他的什么规则。”
“futheregut”
语言虽然显得粗鄙,却一语道破了爵士的本质!
去特么的规则!
高爽心念所致,手腕翻飞,弹奏的速度更加快了几分!
钢琴的音乐逐渐向着欢快热烈的氛围靠拢,完全脱离了夜曲基调的框架,彻底的放飞起来。
脑海中的画面也飞速的切换到电影中的另一个片段。
电影中,有一位意大利客人希望听到塔兰台拉舞曲。
然而这个舞曲并不是1900所熟悉的种类……
于是他请那位客人做了一个简单的示范节奏。
塔兰台拉是一种起源于意大利民间的舞曲,本身带着浓厚的萨满风格。
据十五世纪后的传说,被一种毒蜘蛛“塔兰图拉”咬伤的人,须剧烈跳舞才能得救,塔兰台拉即源于此。
还有一种说法是此舞源于意大利南部塔兰托城而得名。
其特点为3/8拍或6/8拍,情绪活跃,舞蹈时用铃鼓、响板伴奏,音乐带有恒动曲特点,与库朗、基格相似。
十九世纪中叶后,肖邦、李斯特等作曲家都有用道塔兰台拉创作器乐独奏曲。
柴可夫斯基所作《意大利随想曲》的最后段落,也具有塔兰台拉的体裁特点。
1900只是简单的听了一段示范后就瞬间把握住了精髓,继而就演奏出了一曲热烈奔放的塔兰台拉。
电影中这种神乎其技的爵士乐演奏能力虽然有点夸张的成分,但是高爽此刻正在完美的复现。
他没有完全模仿脑海中1900的演奏,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重新解构塔兰台拉,然后用最爵士的方式重现。
高爽在演奏的过程中,愈发的得心应手,也愈发的感到敬畏!
这种敬畏即是对音乐的敬畏,也是对创造了《海上钢琴师》全部原声音乐的意大利作曲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的敬畏!
《海上钢琴师》在地球上获得第57界金球奖最佳音乐奖,但是并没有在奥斯卡音乐奖项上斩获分毫。
莫里康内在电影中的配乐,是他在全世界电影作曲家面前树立的一个新的高峰!
在有些方面,他甚至超越了自己的极限。
美国人并不了解这部影片的音乐所达到的高度、深度和难度。
如果分析一下音乐与音响元素的关系就会发现,《海上钢琴师》的录音以及与画面合成的难度是非常之大的,远超一般的音乐电影。
在艺术和技术两方面如此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一部影片,地球上众望所归的奥斯卡却视若无睹,充耳不闻,这种操作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高爽私以为,这可能就是奥斯卡越来越堕落的原因吧。
画面切回现实,船上围观的剧组人群似乎也体会到了这种激烈的情感迸发,人群从最初的静谧逐渐变的躁动。
站在最前面的吴浩甚至有点想随着乐曲舞蹈的冲动。
不过他还算有点自知之明,硬生生忍住了,没在这种时候蹦出来献丑。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的手臂在自然挥动的时候轻轻的碰到了身旁的温暖。
已经沸腾起来的激情无处宣泄,却隐隐的壮起了他的怂胆。
目不转睛的盯着高爽的时候,飞快的拉住了周老师的柔荑!
一瞬间心脏几乎蹦到嗓子眼的吴浩,浑身僵硬,背上的冷汗都冒了出来。
不过他的手却是保持着抓握的动作,不曾动弹分毫!
死就死吧!
吴浩像念经一样用低不可闻的声音暗自呢喃。
不过,这种忐忑并没有持续多久,便飞快的变成了狂喜!
周老师对吴浩的放肆仿佛一无所觉,就这么任由吴浩牵着手,没有反抗也没有其他的动作。
只是嘴角挂起了一抹淡然的笑容。
“我去拿摄像机!”
站在吴浩身边的赵大泉小声的对周围人说了一声。
围在他身边的人自觉的让开了一些位置,留给赵大泉出入。
赵大泉飞奔着冲向了存放器材的房间。
高爽仿佛彻底的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中,周围的响动丝毫没有影响到他。
这一曲他弹奏的奔放自然,化身为浪,化身为风,甚至化身为弗吉尼亚号本身!
欢快的节奏中敲下最后一个音符,宴会厅重新归于寂静。
但是这寂静只持续了片刻,门口位置便响起了轰然的掌声!
高爽惊诧的睁开眼睛,向掌声的方向看去。
“来了多久了?”
高爽微笑着对众人拱拱手问道。
拉着周老师手的吴浩是所有人里最尴尬的。
毕竟他站在最中央的位置,没有鼓掌,手底下还做着不可见人的事情。
在高爽问话的时候他心虚的抢答道“有一阵子了,高导刚开始弹奏的时候我们就过来了。”
高爽倒是没有注意到吴浩的小动作。
他感觉自己的状态前所未有的好!
头也不晕了,脚也不软了,就连胃里翻江倒海的难受劲儿也全不见了踪影。
高爽的视线越过吴浩,看向后面的人群。
虽然光线不好,却能隐约看到乌泱泱的人头,粗略估算一下大概有半个船的人都集中在了这里。
趁着兴致正高,他笑着挥挥手对众人招呼道“都进来吧!明天正式开拍就靠大家了!咱先整个舞会活跃一下气氛!”
“好!!!”
欢呼声中有人关切的问道“高导晕船好些了吗?”
高爽闻言笑着弹了个欢快的琶音“已经没问题了!”
演员里外国人多一些,早就被勾起兴趣的演员们纷纷涌进了宴会厅。
陆九更是一把拉开了宴会厅的电闸,顿时暖色的灯光将全场照亮!
高爽惊奇的发现,过来的不少演员居然都穿着戏服。
可能是晚上无事可做将服装大姐给的戏服拿出来试穿,过来的时候便没有换掉。
二十一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服饰交叉混合,竟然带来了一种别样的和谐。
高爽在灯光亮起后便自觉的担任起了氛围组的角色,明快的乐曲再次从他的手中传出。
他没有特意去挑选曲目,而是用爵士乐的方式演绎着看到的每一个人,通过不同的乐曲风格展现着截然不同的人物特性!
当他的目光移动向一名扮演艳丽妇人的特约演员时,音乐当中明显的吉普赛风格表现了她的雍容华贵,同时也似乎说明了她来自何方。
当他看向抱着摄像机满场游走的赵大泉时,风格再次转变,随着富于弹性和张力的探戈节奏的切入,众人又看见了一个为了欣喜发现激动不已的形象。
演员们欢闹着加入了舞会的氛围,有不少人都成双成对的步入了宴会厅的舞池,在高爽身边翩然起舞。
其中一对舞蹈跳的生涩的男女让高爽眼睛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吴浩手脚笨拙的搂着周老师的后腰,四目相对居然看起来颇有情意。
音乐在温馨和诡异间徘徊,撕裂感的诡异调式让不少人都下意识的打了个激灵。
高爽赶忙将目光移开,钢琴的曲风才缓和下来。
热烈的气氛中,他隐约觉得,自己在这一刻通过爵士乐抓住了1900的精髓!
他甚至感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1900就是爵士的化身!!!
在充满着欧洲人、美国人、亚洲人和黑人的移民环境中,被黑人养大。
在最底层成长,受到拉格泰姆音乐的启蒙和布鲁斯的影响,自学成才的1900喜欢即兴演奏钢琴。
越来越多的思考汇聚起来,让高爽的心里更加明悟了起来!
试想,如果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象征,都是隐喻,那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1900”可能根本就不是人!
他其实就是爵士乐拟人化的形象!!!
这个故事根本就不是一个虚拟艺术家的传奇人生,这个电影讲的就是爵士乐从底层诞生,辉煌时人见人爱,最后没落的全部历史!
电影中有一句旁白这样形容1900“他没有国籍,没有生日,也没有家。”
正如爵士乐,它没有国籍,没有生日,也没有家,是妓院里面诞生的伟大音乐!
爵士乐与时代电影的结局大家都知道,1900选择与巨轮一起爆炸,粉身碎骨。
大部分人把这理解成了一个天才的自我毁灭。
但是在此刻的高爽看来,并非如此。
稍加推算就能知道,这艘船爆炸的时间大约正是地球上美国爵士乐衰落的年代,二十世纪中叶。
而这艘漂泊在海上的蒸汽巨轮,其实就是象征着二十世纪初那个移民狂潮下的大航海时代。
1900,这个象征着爵士乐的存在,就算在那个爵士乐衰落的时代,也没有选择“下船”,即使陆地上有爱情、有金钱、有着更广阔的天地。
他选择与象征着大航海时代的巨轮一起毁灭,这实际意味着不是新时代抛弃了爵士乐,而是爵士乐主动放弃了新时代。
爵士乐不愿改变,即使是终将没落,归于尘埃,它也要坚持自己的追求。
1900打算下船的场景就是一次抉择是否要改变自己,迈向更为广阔的新时代?
答案是“不”!
在这部电影中,通过1900的视角表述了爵士乐的前世今生!
在社会的最底层,黑人自学了属于白人的乐器,但是却用来演奏他们自己的音乐。
这种奇妙的融合,吸引来了处于社会上层的白人,所以无论是贫民窟的黑人还是高档会所中的白人,都痴迷地爱上了爵士乐。
时代变化太快,没过多少年,大众的喜好就变了,爵士乐变得越来越小众。
但是即使会消亡,爵士乐也依然坚持自己的追求。
所以,“爵士乐”随着那个“时代”一起死了。
电影的最后,1900的挚友,那位小号手麦克斯,拿着落伍的康恩小号,重新得到了那张1900的破碎唱片,消失在了工业时代的烟雾中。
很多人觉得凄凉,但是高爽却在其中体会到了一种希望。
因为爵士乐的虽然死去了,可爵士乐的灵魂却活了下来!
在那破碎的唱片上,在那离奇的故事中,在那支破烂的小号里。
虽然小众,虽然无名,可爱他的人会永远爱着他。
继承了爵士乐灵魂的人,也依旧愿意为此继续演奏三千个和弦!!!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