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晨打开博客,看了眼院线公布的数据,不由露出一丝笑容。
1《重生之门》,综合票房7121万拍片占比百分之二十,场均人次72,上座率23
2《我不是药神》,综合票房6203万拍片占比百分之十八,场均人次72,上座率92
3《百彩绘》,综合票房5034万拍片占比百分之十七,场均人次72,上座率55
……
首日数据刚刚公布,张启年在家里已经彻底坐不住。
他怎么都想不通,怎么他就回家过个年,《我不是药神》的首日排片占比怎么就被拉到了百分之十八。
让他更加不理解的是,为什么《重生之门》的上座率只有可伶的百分之二十三!
他想不通,他这部电影集众多流行因素于一体,观众不是最爱看这些吗?
怎么到他这,大家就不买账了呢?
张启年打开影评网,更是差点吐出一口血来。
观众的话简直太扎心,这是把《重生之门》和他,喷了个狗血淋头。
现在的观众,都这么挑剔了吗?
其实,不是观众不挑剔,是张启年这部电影,摆明就是冲着圈钱来的。
观众确实喜欢看大片,英雄主义的电影,但观众也不是傻子。
你随便捣鼓一个剧本出来,想拿来圈票房,这可能吗?显然是不行的。
而当他打开《我不是药神》的影评,那铺天盖地的好评时,让他的心里产生严重的不平衡!
“不行,我倒要看看叶晨,拍出来的到底是个什么电影,值得被这么多人推崇。”
说完,他直接给助理打了个电话,花大价钱,搞了张《我不是药神》的电影票。
他将浑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朝着电影院走去。
进入里面后,张启年这才将脸上的掩饰拿下。
他偷偷往旁边看去,想看看有没有认识的人,这个时候旁边热也转过身来,两人看了个正着。
“张导,好巧啊!你也来看电影啊!”
“是啊!石涛老师,我也来看电影!”
两人尴尬的笑了笑,而后将头齐齐转向另一边。
尴尬,简直太尴尬了!
谁能想到,我们两人偷偷摸摸的看电影,这都能碰到一起。
这是明显的“资敌”行为。
当然,打了声招呼之后,两人谁也没有开口。
只要我装作不认识,那就没人知道我看了叶晨的电影。
这有问题吗?
这很合理!
电影正式放映,两人渐渐沉浸在药神的世界中。
直到所有人都走完了,张启年这才感慨了一声,“这确实是一部好电影。”
石涛也点了点头,咬着牙道“确实!”
他恨呐!当初要不是他拒绝了叶晨,现在这部电影的主角就是他了。
单单从上座率以及影评来看,他完全可以预料,这部电影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或许是十亿票房,或者更高。
下午,他打开博客,几乎全是对沈琳的赞美之词。
什么“未来的影帝”,“凤凰浴血、涅槃重生!”,“演技焕然天成”,“你可以从沈琳身上,知道什么才是一位好演员。”
如果他没有拒绝,现在沈琳身上的荣誉全都要落下他头上。
他恨呐!
正是带着这股强烈的不甘,他才会跑来看这部《我不是药神》!
谁知道,还碰上了张启年。
离开电影院之后,两人分开走去。
张启年犹豫很久,还是在博客上,编辑一篇文案。
点击、发送!
“《重生之门》这部电影,是我转型后的第一部作品,谈不上优秀,但在我看来还算不错。
当时在剧组的时候,我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就是为了能拍好这部电影。
可我怎么都没有想到,收获的竟然是这样的评价。
现在观众的市场,让我越来越迷惑,我很不解!
我可以负责人的告诉大家,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单纯按照商业片的标准,至少是水准之上的作品。
我希望大家对电影行业应该多一点包容,尤其像我这种敢于创新的导演。
而且,以《重生之门》首日票房来看,他是成功的,也希望粉丝能一如既往的支持他。
我也知道……”
张启年这篇博客,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
总的来说,就是甩锅。
先是说他为了这部电影,已经很努力,然后严明《重生之门》是首日票房冠军,其中隐晦的提出,是观众不懂电影,跟他没有关系。
只可惜,对于张启年的这片博客,并没有网友买账。
“张导这是说我们不懂电影?对对对,你懂电影,你拍出来的《重生之门》是个什么玩意,心里没点数吗?”
“笑死,就你这部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凑到一起,也配说是创新,配叫好电影?”
“在我看来,一部好的电影,至少奥讲好一个故事,恕我直言,看完《重生之门》,我真不知道你讲什么,我好像看了,又好像没看!”
“楼上的意思我明白,他的意思是在说,看半天看了个寂寞。”
“能不能学学人家叶晨啊,《我不是药神》不知道比《重生之门》好多少倍,你怎么敢说出这样的话?”
“《重生之门》也配和《我不是药神》比,别侮辱药神这部电影好嘛!”
……
张启年看到网友的评论,气到原地捶胸顿足不能自已。
索性后来,直接把评论区都给关了。
眼不见,心不烦!
与此同时,叶晨也注意到张启年发布的这条博客。
叶晨想了想,直接在博客上写到。
“我觉得某人说的话很好,电影最终还是要看质量,好的电影宗师能让观众满意,电影本身质量不行,玩一些花招也不堪大用!”
格局打开!
叶晨从来不是一个大度的人,之前张启年阴阳怪气的时候,就该想到有这么一天。
反正这话,也不是他说的。
他只是把张启年说过的话,原封不动的还给他而已。
不过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