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和见林妍依旧不说话,心中的火气就再也忍不住了。
她也不管不顾林妍的阻拦,李清和直接说出了李清文的身份“姨娘,我大哥可是秀才,每月朝廷补贴都有上百文,之前还是书院的夫子。哪个铺子这么大面子,敢请书生秀才来打杂。”
林冉一听顿时犹如五雷轰顶,她连忙转头质问着李清和说“丫头,你说什么?你不是在开玩笑吧,李清文是秀才?我怎么没有听你们说过呢?”
李清和见李冉一副如遭雷劈的表情,顿时心里就舒服了。
她骄傲的点了点头回应着说“这种事情谁敢胡诌?要是被人听到了,说出去被官府给抓住了可是要长板子的。我哥当然是如假包换的秀才,而且他可是12岁那时就已经考上秀才了的,后面还在文山书院里做了启蒙的夫子。只是现在为了专心备考,所以这才辞了工作,在家里安心读书的。”
反观林冉的吃惊,林盛则是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他连忙走到了林妍的面前,抓住了林妍的手追问着说“阿姐,这件事是真的吗,外甥真的考中了秀才吗?”
林妍也点了点头。
其实原本她并不想暴露李青文的身份,毕竟一旦知道李清文是秀才,想必将来和林冉与林盛可就要纠缠不清了。
毕竟秀才在这个时代的地位,可是光宗耀祖的存在,想必这林家要是知道了他们有个这样的外甥,那可不得好好的巴结巴结,好与外人炫耀。
可林妍只觉得这一份亲戚让她觉得有些累赘,所以才一直有意瞒着并没有说出口。
只是没想到今日却被李清和因为置气而直接说了出来,不过既然已经被林冉和林盛知道了,那么她也没必要再有意隐瞒了。
林妍点点头后,如实回答说“就是个秀才而已,和他爹一样,都是混口饭吃的。”
林盛脸上却露出了喜色。
他们林家在金陵当地虽然也是个富户,靠着祖上积攒的家业日子过的还不错,不说大富大贵,温饱还是能解决的。
但家里几代都是泥腿子,祖上几辈子都没出现过文人,到了他这一代才想着把孩子送去读书。
虽然说是送孩子们去读书了,可是他却没想过能考出个名堂来,只是想着好歹说出去自家孩子上过学堂,也能让别人高看两眼。
现在他林盛的外甥竟然是个秀才,如果爹娘要是知道,一定开心坏了。
林盛转头又追问林妍“那外甥是何时考上的秀才?”
林妍还没来得及开口回应,一旁的李清和又抢着回答说“是他12岁的那年,而且哥可是我们当地有名的少年秀才,那镇子里面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可有名气了。”
这话一出,林盛又惊又喜。
考上秀才就已经极为不易,有些人到30岁左右才勉强能中个秀才,可是没想到李清文竟然能在12岁就已经考中了秀才,这说出去那别人可不得羡慕死他们林家。
然而听了李清和的话,林冉的脸色却是有些难看,眼神也有些不自然了。
要知道她的孩子年龄也不小,都快要结婚了,可是学业上也没有任何的成就。原本她是想拿着孩子们的学业出来说事,顺便让林妍羡慕,好获得虚荣心上的满足
却不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没曾想林妍居然隐瞒了李清文是秀才的事实。
想到这里,林冉再次看起了地上的那一块肥皂,又看了看这四周这么大的院子,心想着难怪这一家能够住在甜水巷这个地方,原来是依仗着李清文的秀才身份。
一想到这里,再想到自家的那些大瓦房,顿时林冉的心中就生出了些酸涩之意。
“哼,得意个什么劲?要不是当初你侥幸嫁给了李生,成了秀才的媳妇。能有今日的成就吗?这只能说是你林妍走了狗屎运,可说不得别的什么。”林冉心中酸涩的想着,不过林盛在一旁,她自然是不敢将这种话说出口的。
看着林冉脸上几次浮现出的嫉妒,林妍便知道她的这个二妹又开始乱想了。
叹息了一口气,林妍自然不打算继续留着两个人。
眼看着说话这一会儿,晌午就已经快到了。
为了支开这两个人,林妍便将手中的茶碗放下站起身来,对着他们两人说“我看着时间也不早了,今日就由大姐坐庄请客,请你们一起去酒馆里面吃顿饭。”
林盛是个粗心的汉子,所以根本就没反应过来林妍想要赶人的事。
他则是连忙摆手说“不用不用,张玉的厨艺就好得很,我们在家中吃吧!”
林盛的想法也很单纯,毕竟去外面的馆子中随意吃上一顿他们这一大家子就得花不少的银子。尤其林盛知道他的这个二姐绝对不是个省心的人,说不定看林妍家中生活条件不错,这二姐会在馆子里面点价格非常昂贵的菜,那个时候不是给他大姐徒增烦恼吗?
所以林盛想着干脆就在这自己家里吃,花不了多少钱也能解决了这顿饭,起码也替他大姐省一些。
毕竟即使李清文是个秀才,这一大家子要住在这甜水巷里每日的花费也肯定是不小的,自然是能省则省。
不过林盛的这种想法林妍自然是没有的。
一听林盛说还想在家中吃,林妍立马给林盛使了个颜色,同时对他摇了摇头表示不希望林冉在她家中吃饭。
林盛一件林妍的表情,这才反应过来,林妍为何非得要带着他们出去吃。
顿时,林盛的心中就涌现出了几分悲哀。
他没想到大姐和二姐之间的关系竟然处的这般水火不容,不过也都怪二姐说话刻薄,否则以大姐的性格,绝对不能做出这样的事。
想到这里,林盛便又责怪地看了一眼林冉,没再继续多说什么。
林妍开口道“我们还是出去吃吧!要知道我们家里面备菜准备的不多,你们这两日送了我们家这么多好东西,理应我做庄去外面吃顿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