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军司令部的电文,看看吧。”
手里夹着烟的马拉申科回过头来看了身后正递给自己电报的彼得罗夫政委一眼,说起来马拉申科已经有几天没收到过方面军司令部拍过来的电文了。
自从被划拨到崔可夫麾下之后一直是在和集团军司令部直接联系,以至于让马拉申科甚至都快忘了自己的真正身份是方面军司令部直属预备队,这份突如其来的方面军司令部电报着实令马拉申科感到有些稍稍意外。
从彼得罗夫政委手中接过了电报的马拉申科先扫了一眼末尾署名,视线扫过之处一如既往地写着老朱同志的名字,将视线重新移回了上端的马拉申科这才开始认真审视起电报的具体内容。
电文中一开始提到的东西无外乎是方面军司令部已经获悉了火车站方向上的激烈战况,准备尽可能调遣更多的支援兵力敢过来云云,要求马拉申科一定要死死钉在火车站里把这地方守住。
也许是老朱同志知道马拉申科的处境艰难、战损很大需要补充兵力和坦克,在后续电文中还特意提了一下很快就会有支援运抵马拉申科的手里。
令马拉申科感到有些不爽的是,这支很快就会赶来的支援和以前一样,还是一堆收拢起来的溃兵和原部队编制几乎被德军全部消灭的残兵,坦克的状况用脑袋想想就会知道绝不会太好,基本可以概括为打包送来的破烂集合。
心里一开始还有怨言的马拉申科仔细想了想之后倒也随之释然了。
马拉申科不清楚目前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具体情况到底如何了,但是用脑子想想就能猜到绝不会太好。在重要设备都被拆卸打包运走,剩下的老旧设备还被炸了防止落入敌人手中的情况下,那些头顶着德国佬炸弹和炮击的工人怎么造坦克?
没有新坦克用就只能拿旧坦克凑数,从伏尔加河上可运不了坦克过来。光是兵员补给和物资运输都已经很是困难,德军的飞机在白天几乎封锁着整个伏尔加河的航运航道,在河流上被摧毁的苏军大小运输船不计其数,被打死落水者的鲜血几乎将整个河面都染红了半截。
夜里偷偷运过来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最紧缺的粮食、物资、医疗用品、还有更多的新兵,这种情况下想把坦克运过来这种事儿几乎是想都不要想。在列宁格勒的拉多加湖上已经吃过一次亏的德军,对于水路运输的打击封锁早已是今非昔比。
联想到自己能有坦克用就已经不错,叹了口气后将电文重新递还给了彼得罗夫政委的马拉申科随即站起身来,伸手弹飞了指尖的烟头之后随之向着彼得罗夫政委开口说到。
“把该叫的人都叫来吧,我们开个会,谈谈明天的战斗部署。哦,给方面军司令部的回电按照标准形式来就行,交给你了,政委同志。”
因为身体原因很少亲赴一线战场指挥战斗的彼得罗夫政委更多的时候总是待在团部里,这与马拉申科总是待在自己的坦克里时刻出现在一线战斗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找政委同志去团部就好,找团长同志请往前线炮火最密集的地方,他和副团长同志在一起。”
尽管只是一句流传在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当中的玩笑话,但这也能从侧面说明出马拉申科同彼得罗夫之间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就比如回电报这种事儿向来都是彼得罗夫政委进行的,马拉申科到现在甚至都不知道草拟电文该怎么操作。
十分钟开始的作战会议比以往显的要讨论激烈一些。
日常和马拉申科肩并肩一道出没于正面战场的拉夫里年科认为,应当在明早天还没完全亮之前就对德军发起突袭,用最快的速度将德军全部驱赶出火车站重新夺回对火车站的全部控制权。
同样的,拉夫里年科的提议得到了马拉申科麾下两个坦克营长和一个代理坦克营长的认同。
如此一来,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除了马拉申科以外的所有军事主官就都成为主战派,但与此对应的是彼得罗夫政委同契尔琴科夫师长并不这么认为。
“我们的兵力不足以完成这种程度的高强度战斗!今天的反攻伤亡很是不小,我们花了很大的代价才把黄昏时敌人的疯狂反扑给击退!我们的战士非常疲惫,那些法希斯走狗的数量和武器装备全都优于我们,他们还能够得到飞机的支援,这些都是我们不具备的。”
“我们应该坚守住现在的实际控制区,这样反倒能集中一些兵力,避免之前防守战线过长、防守区域面积太大导致的兵力分散情况,失败是可以被避免的!”
说话的人是契尔琴科夫师长麾下的一位主力团团长,傍晚时分向德军反攻中冲的最猛的就是这个团,紧随其后和德军白刃战厮杀在一起逼迫德军放弃了反扑念头的也是这个团,但是也正是这位团长的发言引起了坐在桌子另一边的拉夫里年科不满。
“这位同志,请注意你自己的用词!什么是防守区域面积太大导致兵力分散?火车站是苏联人民的火车站、是以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名字命名的城市火车站,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属于祖国母亲!不让我们的战士去防守每一寸土地,难道要把火车站的一部分白送给德国人?”
拉夫里年科说这番话是有意而为之,因为这位团长方才的话等同于批判了马拉申科之前的防御作战部署,暗示被德国人攻进火车站内的真正原因,是马拉申科想把火车站全部守住而结果却导致兵力分散、适得其反。
拉夫里年科非常厌恶有人对马拉申科加以批判,见不得别人说自己这位老同学一点不好。即便对方是中校团长而自己仅仅只是个少校团副,有着近卫头衔顶着的拉夫里年科还是敢于站出来说两句“公道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