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刘平也赶回到集合地点,拱手对刘东说道“启禀将军,末将已将书信当面交给了吕宁,他并未怀疑,连夜点齐兵将就向襄阳出发了,赣州只留有一千人守卫。”
刘东摇头叹息道“唉,可惜了,此时若取赣州那是手到擒来,可惜我们的目的地是临安。也罢,就先将赣州暂时寄存在元狗处,过段时间我们再来取也不迟。不过经过我们这一闹,江南这趟水可算是让我们彻底的搅混了。”
说罢,带领剩下的将士,打马向北行去。
前行约五里左右,前方忽然一片火把横亘在道路中央,火把下不知有多少人马挡在前方。刘东大吃一惊,赶忙勒住马僵,叫停了队伍,黑夜中看不真切,实在不知对方是敌是友,只得先按兵不动,看清情况再说。
这时对面一声粗犷的声音响起“对面的元狗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识相的放下武器跪在地上等着爷爷们来收尔等的狗头,如若不然,等你爷爷我攻过来,定将你们剁碎了喂狗。”
刘东听到对面说话,感觉声音挺熟悉,大声的说道“对面可是李虎,李将军?”
李虎听到刘东出声,兴奋地喊道“你是刘将军?”
刘东不再迟疑,驾的一声打马向前,来到对面军阵前,在摇曳的火光中,一个身材高大、满脸落腮胡子的大汉端坐马上,不是李虎是谁。刘东正要开口打招呼,对方举着一把大刀,劈头向刘东砍了。
见对方来势汹汹,刘东只得驱马向旁闪避,边躲边大声喝道“虎子,你看清楚了,我是你东哥。”
“砍的就是你这个汉奸刘东!”李虎说完,一刀向刘东横劈而来。
刘东见这一刀无法躲避,只得举起长剑,架开这来势凶猛的一刀,忽然大吼一声“李虎,你这个蛮牛给我住手!”
这一声吼将李虎给镇住了,同时张希太听到这边有兵器相交的声音,立即带着将士们赶了过来,众人见此情景纷纷拔出兵器就要冲上来,而李虎身后的士兵也都举起兵刃,双方顿时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刘东回头制止住了张希太等人,再次大声对李虎说道“李虎,你看清楚了,我是刘东。”
“我知道你是刘东,真没想到曾经忠肝益胆的刘东,这么快就投降元狗了,看你这身军服,想必在元狗当中职位不低啊!当初我真是瞎了狗眼,认你这么个玩意做兄弟,我呸!”李虎望着刘东愤怒地说道。
刘东这才想起,自己正穿着元军的衣服,难怪李虎一见面就要砍自己,忙解释道“虎子,你听我解释,我之所以穿元军的军服,是为了行军方便,这次我和皇上从崖山出发,正是要去突袭临安。”
“你糊弄鬼去吧,就凭你这区区几百人就想去突袭临安?而且你说跟皇上一起,那皇上呢?”
“我们行至此处,发现元将阿术正带兵要去攻打崖山,所以我就带兵混进元军营中一把火烧了他们的粮草。”
“刚才东边的大火是你们放的?”
“正是!”
李虎听完刘东的回答,忽然翻身下马,跪倒在刘东身前,羞愧的说道“大哥,刚才小弟错怪了你,请你勿怪!”
刘东一把抱起李虎,哈哈一笑道“都自家兄弟,还说什么怪不怪的,想必刚才西边袭营的定是老弟你喽?”
“说来惭愧,我们两万人从西面攻击,结果硬是没攻进去,若不是你在东边放的那一把火,我们估计都很难全身而退了!”
刘东看向李虎身后那数不清的火把,微笑着说道“你小子不错嘛,拉起这么多人马,接下来有何打算?”
李虎指着身后的部队,说道“这些都是我生死与共的兄弟,大家都誓死要与元军抗争到底,之前我们一直在北方活动,这次听说天降真龙,皇上在崖山以一人之力大败元军,于是我们兄弟就商量了一下,决定南下投靠皇上,现在既然在这里碰上了,我们自然要与你一起去见皇上了。”
“好,那事不宜迟,我这就带你去面见皇上。”刘东兴奋的说道。
听刘东说马上就能见到传说中的皇帝,李虎也是一脸兴奋,开心的问道“皇上在哪?”
“我跟皇上约好在前方五十里处等候,你先带着骑兵跟我先上路,让步兵在后面慢慢的跟上,不过注意要隐藏行踪,元军有可能会派兵追来。”
李虎随即去军中交代了几句,带着两千骑兵,跟着刘东往北赶去。
一直到后半夜,刘东才赶到与赵昺约定好的碰头地点,可四下一片安静,一个人也没见到,李虎疑惑地看向刘东,正要出言询问。
前方不远处的草丛中,忽然传来一个声音“谁?”
刘东赶忙答道“刘东”
对方又道“驱除胡虏!”
刘东回答“恢复中华!”
“是刘将军回来了。”从前方草丛中走出两个士兵,来到刘东面前。
“皇上呢?”刘东问道。
“皇上就在前面不远,我带您过去。”士兵说着径直向左边的树林走去。
刘东、李虎等人跟着他一直走了一里路,来到林中一条小溪边。
这时赵昺等人也已经被惊醒,见刘东回来,还带着额外的两千骑兵,满脸微笑着说道“看来刘大将军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还给朕带来了额外的惊喜啊!”
李虎等人正要下跪拜见赵昺,赵昺一把拦住李虎,亲切的说道“朕说过,在军中不用行跪礼,这位将军不必多礼。”
刘东忙上前为赵昺介绍李虎,赵昺听完刘东的介绍,亲热的拉着李虎的手说道“我大宋能有李将军这样的仁人义士,何愁不能复国!”
李虎也趁机端详着赵昺,见小皇帝虽然年幼,但一双小手却孔武有力,说话谈吐也俨然一副大人模样,此前听到小皇帝的传闻还将信将疑,此刻心里已不再怀疑,见赵昺在夸自己,忙谦恭的说道“皇上过奖了,我等身为大宋子民,当此国难之时,理应为国尽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