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管怎么说,刀币和布币市场上的价格并不会高的太离谱,而王宝宝账本上的那些估价,最起码比实际价格高出了一两倍之多。
没办法,毕竟商人重利,这倒也能理解,没有哪个傻子会将这些古钱币按照市场价出售的。
“我还是那句话,钱不是问题,不过你这价钱明显有点虚高了,别忘了,我是行家,不是买古钱币当摆设的普通土豪。”
张天元提醒王宝宝道。
他觉得王宝宝肯定会降价的,因为他有一种感觉,对方很希望他买这些古钱币,但又不肯表现出那种殷切的情绪来,这很有意思。
里面绝对有文章。
至于说对方唱的是什么戏,准备玩什么样的文章,他不知道,但可以慢慢等水落石出。
他并不是特别着急。
毕竟这么多的古钱币,能一下子全买走的人还真不多,而愿意买的人就更少了。
“这个当然没问题,就是不知道张老板要买多少,如果买得多,我自然可以给便宜多点。”
王宝宝并没有任何反常的举动,他的表现很正常。
“全买吧。”
“全买!”
王宝宝顿时吃了一惊道:“那可是将近五千万啊。”
“王老板,你不会是担心我没钱吧?”张天元笑道。
“不会不会,怎么会呢,这样吧,两位到隔壁喝杯茶,我要仔细算算,看看能便宜多少。而且这么多东西,我也得多请几个人清点一下,没问题吧?”
王宝宝摇了摇头,原本的颓然之色荡然无存了。
不过也是,一下子得到几千万,就算是离婚了又如何,大不了再找一个就是了。
“也罢,这么多古钱币,记不住数目也正常,正好我跟小雪也饿了,不知道王老板的小吃店还有吃的吗?”
张天元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
“有!”
王宝宝点头道:“本来这会儿正是小吃店最热闹的时候呢,可惜今天我是没心情弄了,所以材料都还留着,两位要吃点什么?”
“一人一碗炸酱面就好了。”张天元对于吃东西倒不是非常讲究。
炸酱面的味道未必就比山珍海味差。
山珍海味吃多了,换换口味也是极好的。
“那行。”
王宝宝先打了个电话,估计是叫人过来。
然后就亲自下厨给张天元跟秦飞雪各自弄了一碗炸酱面,还有一人一碗菠菜鸡蛋汤。
“王老板去忙吧,不用管我们了,等你清点好了,价钱算好了之后估计我们这饭也吃完了。”
“行,那两位慢用!”
王宝宝离开之后,秦飞雪有点紧张兮兮地小声说道:“天元哥,情况好像不太对劲啊,我刚刚在网上查过了,有一则新闻比较有意思,说是有人在这个县城发现了一些古钱币,然后买回去才发现是赝品,白白糟蹋了几十万。”
“放心吧小雪,有我在,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假东西不可能变成真的,真东西也不可能变成假的。”
张天元何尝没有觉察到这里头可能有些问题,但是就如他之前所想的,那些古钱币毫无疑问是真的,纵然是鱼饵,他也要吃下来。
只要不被对方钓走也就是了。
“吃面!”
见秦飞雪还要说什么,张天元摆了摆手,然后就大口吃起了炸酱面。
不得不说,这王宝宝的手艺还真是非常赞的,炸酱面做得味道很好,吃的人是口齿留香。
秦飞雪看张天元如此镇定,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干脆也吃起了面。
一碗面吃完,就听到隔壁“叮叮当当”有什么声音在响。
张天元起身走过去一看,里面有二十几个人正在忙碌着清点古钱币的数量。
清点之后的古钱币直接就装箱了,他过来的时候,已经装了几个箱子,大概几千枚古钱币。
“你们这么做不厚道吧?”
秦飞雪也跟了过来,看到后忍不住说道:“你们装箱之后,我们就没办法复检了,谁知道东西是好是坏?”
“小雪,我相信王老板的为人,就这样吧。”
张天元拦住了秦飞雪。
他可不是真得相信王宝宝,而是因为他用鉴字诀看过了,那些箱子里头的确装得是古钱币,而且都是真的,跟之前看到的一模一样。
所有的古钱币,表面的铜锈都非常自然,没有丝毫碱咬的痕迹。
即便是没有铜锈的古钱币,通过鉴字诀看的时候也能发现,上面的铜锈应该是被处理过了。
毕竟这些古钱币并非同一个人收集的,所以每个人收集古钱币的习惯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喜欢不除锈。
而有的人则喜欢除锈。
除锈的好处很多,主要是能够仿制古钱币进一步氧化变烂。
当然不除锈也有不除锈的好。
有些铜锈就是天然的保护层,看起来还古色古香,能够给铜钱增添出足够的历史底蕴。
“你们继续清点,我先把玩把玩。”
张天元笑了笑,走到一个箱子跟前,打开之后看了看,箱子里的古钱币已经被分类了。
比如说这个箱子里头,它就没有布币、方孔兄、民国的银币,而是单纯的刀币。
只不过更细致的类别划分就没那么清楚了。
这里头主要就是齐刀、燕刀和赵刀三种,三种刀币的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只要是熟悉的人,一眼看上去就很明了了。
齐国刀币通高约17厘米,重约40~55克,是各国刀币中形体最大的。
也有极少数形体较小。
刀柄略带弯曲,刀身正面有“齐法化”、“齐之法化”、“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齐俆邦长法化”之类的钱文。
值得一提的是,齐刀含铜量是最高的,也是战国刀币之中最精美的一种,存世价值高的也基本都是齐刀。
赵刀的特征是刀身薄而直,又称“直刀”,文字多是“甘丹”、“白人”、“成白”、“白人化”、“甘丹化”等字。
燕国刀币上多铸有一“明”字,故这种刀俗称明刀,较齐刀轻小,通高约13~14厘米。
早期的形体较大,刀背略弯,刀身上宽下窄,通高约14厘米,重13克左右,“明”字作“仈”、“仌”,背文多为一字;
中期的形体比早期的略小,“明”字作“乽”;
晚期的刀身上下等宽,刀背较直,柄向内屈曲明显,刀重减轻到10克左右,“明”字写成“债”,有人误释为“匽”或“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