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 > 这个吞金兽不好养 > 第两百七十二章 辩论

第两百七十二章 辩论(1 / 1)

集合式的第二重元宇宙,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这些元宇宙仍然是根植于各个大企业或大平台,如果这些企业或平台,不能提供更加完整的产品或服务,就仍然会让用户难以真正栖身于元宇宙中,特别是像roblox或fae这样初阶的集合式元宇宙,都只是将自己的多个产品或服务整合到一个平台上。

即使后期各个大的企业或平台之间,通过通讯协议或api实现了互联互通,那么也不过就是大一些的集合式元宇宙而已。

无论是封闭的元宇宙、亦或是集合的元宇宙,都是以企业、平台、产品或服务为中心,而非以元宇宙的主体——使用者为中心。

也就是说,使用者是被动进入到社群性强制的元宇宙中,而不能主动选择自己感觉恰当的元宇宙。

另外,在封闭式或集合式元宇宙中,由于其控制权完全掌握在大企业或大平台手中,就像中心化或半中心化的私有链、联盟链一样,其实并不特别需要引入区块链、特别是ft进行数字资产的确权,因为大企业或大平台完全掌控所有使用者的数据,任何侵权或伪造、甚至是裁决都完全可以由元宇宙的管理者直接处理。

只有在彻底去中心化的元宇宙、以使用者为主体的异构化元宇宙中,或许才能最终实现对元宇宙的理想。

异构,原本是指由不同的元素或部分组成,不均匀的意思。引入到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体系中,引申出像“异构计算”或“异构网络”等术语。

无论是异构计算,还是异构网络,&bsp&bsp均表示在一个整体系统中,存在不同类型的节点主体。这里的不同类型,&bsp&bsp可以是不同的型号、标准,&bsp&bsp也可以是不同的通讯协议、操作系统。

这样的复杂环境,&bsp&bsp更接近于现实宇宙中主体的多样性。如果能够在异构环境下,形成元宇宙,&bsp&bsp那么这样的元宇宙将是去中心化的,也会是唯一的,即所有人共有共用的单体元宇宙。任何企业都在这一元宇宙下提供产品或服务,&bsp&bsp而所有人也都置身于这一元宇宙下,无须再为了任何理由而不断在不同元宇宙下切换。

这样的元宇宙,接近“公有链”,没有人能够有足够的算力,&bsp&bsp能够劫持整个元宇宙,因此也就没有任何人能够控制元宇宙。

此时,区块链、特别是ft的数字资产确权功能,&bsp&bsp才会最大化体现。

既然,&bsp&bsp异构化的元宇宙不植根于任何大企业或大平台,就要求异构化的元宇宙,必须是建立在一整套相互连接的协议之上,&bsp&bsp如同是ter的tpip,&bsp&bsp任何支持这一协议的主体都可以无障碍联入元宇宙。

任何节点,&bsp&bsp包括机构和个人,都会在自己的节点上搭建各类服务器系统,如同是显示网页的http、传输文件的ftp等等,&bsp&bsp未来的元宇宙下,或许会需要用于定义avatar的协议、用于定义ft的协议、用于定义vrar的协议等等。

或许异构化的元宇宙,仍然不是元宇宙的最终形式,&bsp&bsp但却是建立平行数字宇宙的必经之路。

但是话说回来,互联网大会也是已经过去了几天时间,&bsp&bsp这几天的大佬那是层出不穷,本来是发表长远未来的事情,硬生生的变成了辩论会一样,搞得无数人都没有想到还能见到如此惊人的大佬辩论会。

当然了,&bsp&bsp如果真的若论人类历史上最最精彩的辩论,&bsp&bsp非爱因斯坦和玻尔的世纪论战莫属。

年,&bsp&bsp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bsp&bsp这次的主题是“电子和光子”,除了索末菲和约尔当等少数科学家,世界上最有名的科学家悉数到场,留下了那张号称凝聚了人类一半智慧的“物理学全明星梦之队”世纪照片。

年的索尔维会议合照,可是有皮卡尔德,亨利厄特,埃伦费斯特,赫尔岑,德康德,薛定谔,费尔夏费尔德,泡利,海森堡,否勒,布里渊;中排左起德拜,克努森,布拉格,克莱默,狄拉克,康普顿,德布罗意,波恩,玻尔;前排左起朗缪尔,普朗克,居里夫人,洛伦兹,爱因斯坦,朗之万,&bsp&bsp古伊,威。

前四天波澜不惊,&bsp&bsp爱因斯坦一直没说话,&bsp&bsp即使第三天玻尔、玻恩、海森堡齐怼薛定谔,&bsp&bsp好似“三英战吕布”,爱因斯坦依然稳如泰山。

到了第五天下午,&bsp&bsp大神们开始上台做总结陈词,洛伦兹点名玻尔发言,玻尔重申了他的哥本哈根诠释在测量电子的位置之前,讨论电子在哪里没有意义。

也就是说,这个物理世界并没有什么“客观现实性”,物理学家去讨论“本质”是无聊之举。

看看吧,因为量子力学的出现,在原本稳定而实在的时空里荡起了一阵阵微妙的涟漪,世界变得模糊而不确定起来。

作为经典物理基础的因果律摇摇欲坠,科学家们还能如此笃定吗?

一直在台下坚如磐石的爱因斯坦终于坐不住了“什么?哥本哈根学派简直是一群神棍!物理学家就是要去深究万物之理,不去讨论世界的本质,那还研究什么?”

他大步走上讲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电子穿过小孔,屏幕上得到衍射图像。

按照哥本哈根解释电子穿过小孔后,冲向屏幕的是一团概率波,屏幕任何一点都可能成为它的落脚点,观察后发现电子落在a点,这就是“波函数坍缩”!问题来了,屏幕上其他点竟然要同时对电子的观测做出反应,这似乎暗示了一种超距作用,也就违背了相对论里的“光速不变原理”!

哥本哈根解释测量后,概率波函数坍缩成具体位置。

爱因斯坦处处瞬间坍缩?超光速了!

玻尔听了直摇头,两位主角走上前台,这场世纪论战由此展开。

从会场上到餐桌旁、房间里,两人随时展开pk。

笃信因果律的爱因斯坦认为“上帝不会掷骰子!”

而玻尔的哲学是“你不要指挥上帝怎么做。物理学的任务,不是要找出自然是什么,而是对于自然,我们能说什么。”

谁能想到,志在必得的爱因斯坦竟然一败再败,在众多相信实证的物理学家眼里,玻尔的哥本哈根诠释才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科学态度,而当年物理学界最反叛最具革命性的爱因斯坦这次竟然站到了新生的量子力学的对立面上,成为了守旧的代名词。

艾伦菲斯特甚至气愤的说“爱因斯坦,我为你感到脸红!你把自己放到了那些徒劳推翻相对论的人一样的位置上了!”

谷秬<spa>  爱因斯坦上帝不玩骰子。

玻尔别指挥上帝怎么做。

在这之后的几年里,爱因斯坦卷土重来,用“光箱实验”和“epr佯谬”轮番向玻尔施压,均被玻尔一一化解。

当然爱因斯坦并不认为自己在“epr佯谬”上输了,这个梗一直到之后的五十年后才真正得到解决,这是后话。

眼看爱因斯坦即将败走麦城,薛定谔挺身而出,他写信给爱因斯坦,信中构想了这么一个思想实验——

一只猫被关在一个密闭的盒子里,猫的生死取决于一个放射性原子的状态,在一定时间内,这个原子有的几率衰变,衰变反应会被盖革计数器观测到,并通过继电器释放一个锤子击碎一小瓶氢氰酸,这只猫就会死亡。

按照哥本哈根解释,量子系统在被观察之前一直处于叠加状态,那么这只猫在打开盒子之前,是处于一种“既死又活”的状态。如此超越凡人日常经验的思想实验,被后人称为“薛定谔的猫”,位列物理学四大神兽!

这就是“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之所以影响深远,在于薛大神用他那超人的智慧将微观的量子效应放大到了我们的日常世界。

如果哥本哈根学派继续嘴硬,他们就不得不硬着头皮无可奈何的说到“确实如此,没打开盒子之前,那只猫确实是‘既死又活’的!”

爱因斯坦收到薛定谔的信后大喜过望,他立马给薛大神回了信“如果只有一个人是诚实的,那个人就是你,因为你知道无法回避现实。其他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在玩什么冒险游戏,他们必须明白,现实是要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

在这之后,爱因斯坦更是如此嘲讽哥本哈根学派“难道这意味着,我不看月亮的时候,月亮就不存在?”

爱因斯坦我真的说过这句话。

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们似乎遇到了最大的危机,薛定谔用一只猫把他们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而同时对量子力学的研究也不仅仅局限于微观世界的物理意义,更是上升到了宏观世界的日常现象,甚至被推上了哲学高度。

华国大哲人王阳明说过与爱因斯坦类似的话“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而贝克莱大主教也说过“存在即是被感知”。过去,科学家们只把这当成哲学上的唯心梦呓,科学研究的应该是“可实证”的现实世界。而如今,按照哥本哈根的解释,我们的宇宙该是如何,竟然取决于我们的观测,难道我们竟然处于一个“唯心”的世界?

王阳明我也真的说过这话。

“薛定谔的猫”这个梗当然逃脱不了科幻作家的视野,在这其中思想最为奔放的当属刘慈欣的《球形闪电》,在大刘的笔下,球形闪电竟然是比我们世界更高一层“宏世界”里的宏电子,它之所以飘忽不定可以穿墙而入,就因为它的量子效应。

而人、动物和其他物体被球形闪电击中,表面上变成一滩灰烬,实际上是变成了量子叠加态,弥散在空间中。偶尔他们还是会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但只要一观察,他们就立马消失了,这似乎就是“鬼魂”。

大刘的想象力真是把“薛定谔的猫”这个悖论发展到极致了!

可以穿透墙壁的球状闪电,真的是宏电子吗?

薛定谔一直想跟玻尔当面交流猫的问题,可惜的是,二战爆发了,薛定谔被迫辗转到爱尔兰,在这里他写下了《生命是什么?》,催生了分子生物学。

年,他在都柏林做了一次演讲,谈到了他的猫,他开玩笑地警告他的听众,他将要说的话可能“看起来很疯狂”。按照他的说法,“薛定谔方程”所描述的似乎是几个不同的历史,它们“是同时发生的”。

原来,是薛大神第一个提出了“多世界”的设想。

薛定谔在都柏林另一次演讲的照片,他正在讲解生命的实质!

薛定谔在都柏林的演讲后第二年,一个本科化学系毕业的小伙子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研究军事博弈学,很快他又对理论物理产生了兴趣,一边跟着魏格纳学习数学物理方法,一边完成了军事博弈学论文,取得了硕士学位。

到了博士期间,他发现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于是他抛弃了魏格纳,投身惠勒门下研究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他的同学如此评价他“他太聪明了!从化学工程到数学,再到物理,其实他整天都在看科幻。我想说,这就是天赋。”

这个天赋异禀的小伙子叫做休艾弗雷特,由于他的父亲和祖父也起了相同的名字休,所以我们也可以叫他“艾弗雷特三世”。

艾弗雷特在年将他博士期间的研究汇编成一篇长论文《没有概率的波动力学》,文中他提出一个革命性的观点,他认为“波函数坍塌”这个违背直觉的设定就应该被“奥卡姆剃刀”砍掉,还不如承认波函数的客观存在,之所以会遇到“薛定谔的猫”这种悖论,那是因为这时“分裂”成多个宇宙,在某些宇宙里面猫死了,某些宇宙里面猫还活着。

这两个宇宙“分裂”之后,彼此孤立,再也没有交集,可以认为它们彼此“平行”,因此艾弗雷特的“多宇宙”也被称为“平行宇宙”。

在其他一些地方,也有过“多重宇宙”的说法,它们都是一个意思。

最新小说: 荒野惊悚:我的身后多一个人! 天命傀相 GB当你把他抄哭了 刚入学,就成帝王机师了? 末世战宠,暴击就给万倍奖励! 让你造概念机,这B2轰炸机是什么鬼? 奶瘾 骨科徐行婴 我跟两个外国人在酒店 女婿有劲枪枪到底第三章 妈妈女儿齐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