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口子震惊的同时扭头看向宫殿门口,然后又同时转头齐刷刷看向坐在桌子边的凤玉骁!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这臭小子昨天到底给楚玉玠写了一封什么信,为什么楚玉玠会这么听他的话,让来就来了?
凤玉骁对上父皇母后的眼神,下意识缩了缩肩膀。
他嘟着小嘴,低声说,“你们别看我啊……我啥也没干……我就只是写信问楚校尉到底要做臣还是要做武将,我没有强迫他啊。”
他重新抬头看着父皇母后,“父皇,母后,你们就让他进来问问吧,也许他是来拒绝我的呢……”
他说完就跳下凳子跑到父皇母后面前。
白白嫩嫩的小手抓着两人的袖子轻轻摇啊摇,水汪汪的大眼睛眨啊眨。
他撒娇央求,“你们就答应了嘛,父皇,母后……骁儿这么听话这么懂事,很少求过你们什么事,骁儿求你们了,你们就让他进来问问嘛!”
凤长夜低头看着小家伙这样子,叹了一口气,“行吧,那就让他进来问问,可他要是不同意做你的老师,你不许再闹了。”
凤玉骁连连点头,“嗯嗯,我答应你,父皇!”
他眼珠子一转,又说,“但是如果楚校尉愿意做我的老师的话,父皇,你也不能从作梗哦?咱们是君子,要履行君子之约!”
凤长夜没好气的拍了一下他脑袋,“用的什么词,从作梗是来形容你父皇的吗?欠揍!”
凤玉骁摸着脑袋乖乖的望着他笑。
凤长夜没脾气了,跟祝无欢说了一声就带着凤玉骁去了前殿御书房。
祝无欢一个人又吃了半碗粥,觉得这么精彩的戏不能不看,于是也起身去了御书房,美滋滋的坐在屏风后面吃葡萄,等着看楚玉玠怎么选择。
不一会儿,楚玉玠就来到了太极殿。
他被小太监领着来到御书房,规规矩矩的磕头行礼。
凤长夜坐在龙案后面,从楚玉玠进来就一直审视的打量着楚玉玠,想看看这个人有没有断袖倾向。
不过可惜了,他只有读心术,没有透视眼,看不穿楚玉玠是不是个断袖。
凤玉骁坐在父皇腿上美滋滋的看着他的楚校尉,见楚校尉都磕头了,父皇还不让楚校尉平身,他伸手轻轻戳了戳父皇的胳膊,小声喊,“父皇……”
凤长夜低头瞪了一眼他,瞎着急!
“平身吧。”
“谢皇上。”
楚玉玠谢过恩之后,缓缓站起身来,他清清瘦瘦的往那里一站,尽显玉树临风,龙章凤姿。
凤长夜盯着那张好看的看了看,不得不承认,比起四年前,楚玉玠这张脸的确更好看了。
唉,他都有点自愧不如了。
不怪儿子喜欢人家这张脸。
他压制着心酸,淡淡的问道,“你既然入宫见骁儿,那应当知道骁儿想让你做他老师吧?告诉朕,你的选择是什么?”
楚玉玠抬起头,看了一眼坐在皇帝腿上的可爱小太子。
小太子正咧嘴对他笑得灿烂。
他的心情也一瞬间变得特别明媚。
这么可爱的小太子一心要他做老师,他如何拒绝得了呢?
他拱手回答,“回禀皇上,能做太子殿下的老师,是臣三生有幸,臣愿意领旨尽心竭力教导太子殿下,必不负皇上和殿下所托。”
凤玉骁一听他的回答,顿时乐了,“楚爱卿你的选择是对的!跟着本太子,绝对错不了!”
他话音刚落,就被父皇敲了小脑袋。
他立刻捂着自己的脑袋乖乖的闭上了嘴,不敢再说话了。
凤长夜无语的看了看他,然后抬头看着站在几丈外的楚玉玠,眼神复杂。
“楚玉玠,你可知道你放弃的是什么?”
他说,“等过了这个年你就可以随镇国公再次去海外,建功立业,再过两三年回来,你的官职就能往上窜几窜。可你若是选择做骁儿的老师,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介白身,想出人头地还得三年后自己去参加科举,到时候若是考不,你就等于放弃了一条平坦的通天大道陪着骁儿白白消耗了三年光阴——”
他微微眯着眼,“明智之人可不会干这么愚蠢的事。你告诉朕,你为何要选择陪骁儿胡闹?你是对你自己的能力太自信,觉得你三年后一定能高状元,还是将你一辈子的筹码都压在了骁儿身上,想等骁儿登基做皇帝以后直接封你这个老师为太傅,让你一步登天?”
楚玉玠立刻跪下磕头。
他额头贴着地面,冷静的回答,“回禀皇上,臣万万不敢算计太子殿下。臣若是能得幸做太子殿下的老师,必定会教导太子殿下做个贤明之君,万万不敢教他对老师徇私宠信,让无功无德的老师一步登天。”
他抬起头,直视凤长夜的眼睛,“皇上,臣是对自己很自信,三年之后的科举,三甲之必定有臣一席之位!”
说到这儿,他又话音一转。
“皇上,臣并非自夸自大,臣自幼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只是命运作弄,让臣一直没有好好读书的机会,浪费了臣的本事。四年前蒙皇后娘娘搭救后,臣便想一边养身体一边看书,等待考科举,出人头地。”
“不曾想,皇后娘娘诞下了太子殿下和公主殿下,皇上您大赦天下,又加开恩科,臣当时在岭南为皇后娘娘忙造船事宜,前前后后加起来只看了不到四个月的书,那种情况下臣草草参加科举考试怕是也只能止步于举人,臣便放弃了科举考试,索性随着镇国公一同去了海外。”
“后来臣得镇国公赏识,又与祝家四公子交好,学了拳脚功夫,于那三年时间里弃从武,做了一名武将。”
“此次回京,在没有遇见太子殿下之前,臣是想着这辈子就安安心心做个武将效忠朝廷的,可是臣遇见了太子殿下,得了殿下的书信,得殿下一番指点,犹如拨云见日,让臣醍醐灌顶。”
“臣思考了整整一夜,臣想通了,太子殿下说得是,臣在武将一途上,成就终究有限,倒不如弃武从,发挥臣过目不忘的专长,考科举,走仕途,这条路对臣而言,远比武将之路更宽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