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7月26日,夜。
高村克己端着一杯咖啡抿了一口,但他的眼光却始终没有离开桌前的杂志。
看着杂志上的“《z》,秋原悠人”这一行字,他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
他是一名书评人,主要针对推理小说发表意见。但和矢代利浩不同,他撰写的书评主要发布在杂志上。
他所供稿的杂志,名叫《推理文学》,至今创刊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一直将把推理文学发扬光大作为己任。
在这种使命下,高村克己和其他同事不断挖掘推理文学界的新人,并对业内的一些浮躁现象进行批判。
而且因为有政府和民间资金资助的缘故,他们并没有什么营收压力,观点相比其他书评,更是客观公正。
所以,高村克己对许多收钱就可以写好话的书评人往往看不上眼,比如矢代利浩就是其中的一员。
高村克己甚至怀疑,对方是不是收了漫谈社的钱,所以最近才一直力荐的秋原悠人。
这点可能性相当大,毕竟《新小说》虽然销量不高,但也是属于漫谈社的一员,不排除漫谈社起了野心,想要在文学期刊这一块进一步发展。
不过这些和他无关,他是一名真正的书评人,只对读者负责。
如果真的质量太差,也别怪他会写文章,直接把秋原悠人骂的狗血淋头。
他对秋原悠人并不是很了解,毕竟后者是个才出道的新人,连个新人赏都没获得过。也因为这个原因,他对这人却还是有点不喜。
毕竟既然都没获得过什么荣誉,就该低调一点,而不是整天花钱在媒体上作妖。一想到最近一些小报纸上把对方称作为“天才”,高村克己就有点好笑。
一个新人赏都没拿过的天才,什么时候文学界的“天才”变得这么廉价了?
他琢磨了一会儿,决定好好写一篇书评。好把这位秋原悠人从他的“天才梦”中骂醒,让他知道想要继续在文坛里面走,还是要好好写文章。
他放下了咖啡,坐直了身子,做好了批判的准备。
但他看到第一段字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住了……
这上面写着
“每天早上都有一张我女朋友尸体的照片放到我的收件箱里,今天在信箱里看到的照片跟昨天的照片相比,能看得出腐烂得更厉害了。”
“不过这种变化比较小,并不是特别明显。一眼能够看出来的差别很少,只有爬在她身上的蛆的位置在昨天的照片和今天的照片上有所不同。”
高村克己有点惊讶,甚至“咦”了一声,他没想到刚开始就看到这个出人意料的段落,他甚至怀疑自己对秋原悠人的判断是不是太片面了。
他承认,光这个开篇,他就已经被深深的吸引住了。
为什么主角会每天收到女友的照片?是谁杀死了女友?凶手邮寄照片的目的是什么?
抱着这些疑惑,他继续看了下去。
作者似乎有意卖关子,开始将主角收到照片后又仔细观察每一个场景都描绘的清清楚楚——主角先对照片腐烂细节仔细观察,然后连续播放所有的照片,在到主角回忆和女友的甜蜜,以及要报复凶手。
高村克己点点头,认为文笔还算过得去。
但这个主角貌似有点变态,不但没有报警,甚至会仔细看尸体的照片,这里面的用意是什么?是为了抓住凶手然后然后用超过法律的手段报复他吗?
不过接下来,应该就是写主角如何查出杀害女友的凶手了吧?
话说回来,这种复仇的套路倒目前见得不多。
他琢磨了一会儿,猜测了几种主角会如何一步步用推理的手法去抓住凶手的过程。
思考完毕,他开始继续翻阅,翻看到女友是在和主角发生冲突那天才消失,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直到他看到凶手和加油站老板的对话,不由地震惊了。
刚刚还在想主角会怎么抓凶手,结果凶手是他自己,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凶手是精神分裂吗?还是说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幻想出来的?
这个作者的脑子是怎么想的?
到整个故事被他看完,高村克己楞了好几秒,然后才回过神来。
他发现自己因为过于紧张,把纸张都捏得皱了起来。
说实话,他没想到讲的是是这样一个故事线。
因为自责和不甘,作为杀人凶手的男子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欺骗,每日都在“找凶手和发现自己是凶手”的过程中循环。
然后在这样的痛苦中,每日陪伴他的只有女友尸体的照片。
高村克己低下头,琢磨起了其他方面。
作为变格派的推理小说,秋原悠人的这部《z》完全符合要求,内容阴森,荒诞不经,手法夸张。在开篇的时候,就用独特的手法来让读者惊奇和意外。
在主角的心理描写上,更是将主人公的变态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那种爱恋女友又不愿承认自己是凶手的复杂想法。
怎么说呢,是一篇好小说。
高村克己放下杂志,抿了一口咖啡,由于时间过长,咖啡已经彻彻底底冷了下来。
他没有在意,而是继续思考其他方面。
作为一名书评人,或者说文学批评家,他更注重作品的内核,或者说,作者写这部作品的立意是什么?
他有点怀疑,这名叫秋原悠人的作者,是不是想要描绘佛教隐喻的无间地狱。
按照佛教的说法,坠入该层地狱,将日日夜夜受苦受罪,更没有任何时间能够断绝。
这跟文章中这名男子何其相似。
因为杀害女友,他日日不安且处处躁郁,备受痛苦的念头煎熬,在自首与否的选择中,更是无法控制住自己的焦虑。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看来这名叫秋原的作者不容小觑啊。
他思考了半天,准备找一点缺点——但找来找去,都没看出什么问题。
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才吗?要知道他出道才1个月不到啊!
他沉思了一会儿,铺开稿纸,握起钢笔,写下了标题——《一个天才作家关于死亡的人性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