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慎王的利用是真,对他的悉心谋划也是真。
有那么一瞬间,青汣忍不住去想,倘若当年越国公府没有遭难,倘若温彦没有背负这血海仇恨,以他之才,或许另有一番成就。
只可惜,这世上从来没有如果。
“他身上到底是流着温家的血。”到头来,也只剩下这么轻飘飘的一声叹息。
……
接到圣旨的那天,崔景心握着那道明黄色的卷轴在房间内枯坐了一整夜,既没有哭闹,也没有愤怒,平静得仿佛一个局外人。
翌日一早,她认认真真地梳洗了一番,上了妆,换上隆重的公主朝服,然后坐着马车进宫求见。
坦白说,崔景桓与她之间并没有什么兄妹情分可言,但这一次,他竟意外地答应了她的要求。
是以,当英国公府接到这道旨意之时,很有几分诧异和不解——
皇上竟然下旨要燕西楼亲自送和硕公主去往北翟和亲!
青汣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刚刚从城外送完曲箐回来。
她皱了皱眉,感到有些意外“这是皇上的意思?他知道你的腿好了?”
燕西楼摇头“是崔景心主动进宫求的。至于我的腿,他应当还不知道。”
“你怎么想?”不知是不是自己想多了,青汣总觉得崔景桓选择在这个时候让燕西楼去北翟送亲,其用意没那么简单……
燕西楼有一搭没一搭地拨弄着杯中起起浮浮的茶叶,语气莫测道“崔景心提的这个要求应该不在皇上的预料之中,但或许阴差阳错恰好与他接下来的计划不谋而合。”
“这么说,皇上是想支开你?”青汣眯了眯眸子,眼中晦暗不明。
闻言,燕西楼轻轻勾了勾唇,漫不经心地道了一句“君心难测。”
青汣一阵默然。
“什么时候动身?”她问。
“后日。”
“这么仓促?”青汣深深蹙眉,公主和亲可不是小事,各种礼节准备起来少说要有个十天半个月,皇上为何如此匆忙?
“定襄与金陵不同,十月初便已入冬,若是迟了,大雪封山,送嫁的队伍只怕连北翟的国门都进不去。”
顿了顿,他抬头看向青汣,眸中带有一抹让人看不懂的深色,道“若是此行顺利的话,我应该能在冬月前赶回来。”
冬月……青汣眸光颤了颤,几乎是一瞬间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定襄远在北境,他这一去,顺利的话,兴许还能在冬月前赶回,但若是途中遇上风雪耽搁了时日,那么此次一别,便是他们二人的最后一面……
窗外的天色越来越沉,不多时便下起了暴雨,噼里啪啦的雨点敲打在屋檐上,繁杂紧密的雨声听得青汣心中莫名有些烦闷。
但她很快便压下了内心泛起的种种波澜,语气客套地叮嘱了一句“此去北翟路途遥远,你自己多加小心。”
燕西楼自嘲般地扯了扯嘴角,眸色肉眼可见地黯了下去,明知她早已做出了决定,却总是忍不住抱有那么一丝幻想——或许,或许她愿意随他一起往定襄走这一遭呢?
然而现实再次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不爱就是不爱,纵然他拼尽全力手段用尽,也换不来她的一次回眸。
可即便是到了这一刻,他也还是放不下,也不愿放下。
原来,爱而不得,才是这世间最大的执念!
“放心,还没有人能动得了我!”脸上的笑容还是一如既往的肆意桀骜,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这笑容背后,掩盖了多少的狼狈心殇……
看着他脸上扬起的灿烂笑容,青汣第一次觉得有些刺目,心中更是涌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只见她胡乱地点点头“那便好。”
……
和亲队伍启程那日,青汣带着两个小家伙在门口送他。
“如果没有那个人,如果先遇到你的人是我,你会愿意留下来吗?”临行前,燕西楼犹豫再三,最后还是问出了那个在内心深处萦绕已久的问题。
青汣心中蓦然一震,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听到这个问题的那一刻,她的脑海中有那么一瞬间的空白。
她皱了皱眉,眸中写满了复杂“我……”
“你不必急着回答我,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等我从定襄回来,你再告诉我答案。”燕西楼不甚在意地笑了笑,顺势截住了她接下来的话。
如果说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一意孤行,那么他就是那个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愚人,哪怕明知会头破血流,也绝不后退一步。
他不会强迫她留下,但也不会就此放手。
说完,不待她开口便朝惊鸿惊鸣招了招手,示意他们上前来。
伸手捏了捏惊鸿和惊鸣的小脸,笑着叮嘱道“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一定要乖乖听话,别惹你们娘亲生气,另外,武艺和学业皆不可废,我回来可是要一一考校的!”
“哎呀知道了知道了,燕叔叔,你都说了几遍了,我现在都能背下来了!”惊鸣嘟囔道。
“就你机灵!”燕西楼刮了刮他可爱的小鼻头,接着又把目光看向旁边一副老成持重模样的惊鸿“还有你……”
“照顾好弟弟和娘亲,这些不用你说我也会做到的!”惊鸿打断了他,颇有些傲娇地微扬着下巴。
燕西楼挑了挑眉“等我回来,记得改口。”他知道两个小家伙心里的别扭,所以之前也一直没提过要他们改口,但如今过去这么长时间,两个小家伙也逐渐适应了在国子监的生活,这上族谱的事也该慢慢提上日程了。
“看你表现吧!”惊鸿撇撇嘴,虽没答应,却也没有再严词拒绝。
燕西楼满意地揉了揉他的小脑袋“行了,我走了,你们回去吧!”
长公主依依不舍地望着他,不放心地叮嘱道“西楼,这一路上千万多加小心,你的腿伤未愈,万不可再受伤了!”
说着,便让燕西玦把她昨晚连夜准备的包袱交给他,嘱咐道“这里面都是一些常用药,你带着以防不时之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