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然问“你俩到上天峰,去干什么?”
常有为道“我在洞府长期闭关修行,今天出来透透气,让印垌带着我去其它山峰转转,在上天峰之顶,遇到明君临。他见到我和印垌,既不施礼,也不尊称,甚是无礼;我们责问他,他也不理不睬,最后威胁我和印垌,目无尊长、狂妄之极;我虽然知道他触犯了宗门规矩,但不敢私自定罪惩罚他,所以向门主汇报……”
付然挥手打断常有为的话,道“明君临有不有罪,我非常清楚。你说的那种情况不存在,接着去散心吧。”
庇护明君临也太露骨了!常有为与印垌的脸色一下子苍白,虽然不理解、不甘心,但也不敢违抗门主的命令。
常有为与印垌向付然行礼告辞,印垌提着常有为回到修炼洞府。
常有为一掌拍在桌面上,石桌粉碎!印垌十分理解常有为生气发怒,一个固力境后期的内门弟子,对核心弟子极度不尊敬,孙门主竟然视若无睹!一个打压明君临的机会,就这么白白浪费掉了,修养再好,也会生气的!
印垌内心也暗暗惊悚,付门主如此庇护明君临,那是特别照顾明君临了,竟然将宗派规矩戒律都抛之脑后,那得是什么关系啊?显而易见,短时间内,常有为要将明君临打击倒,是不可能的事情!
上天峰的药田中,九个杂役弟子看到三个人相继离开,又开始除草。
年传休幸灾乐祸道“明君临虽然成为了内门弟子,但显然得罪了不少人,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立朖道“我看见印前辈阴冷着脸,另一个身份尊贵的人,也没有好脸色,在山顶上肯定闹出了矛盾。”
刘禄道“印前辈收集明君临的负面事迹,就是收拾明君临作准备的。明君临在我们面前拽得很,看吧,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明君临倒霉了。”
蒙笑内心也希望明君临走霉运,被宗门惩罚出弟子的行列,但他十分清楚,明君临有强大的靠山,而且也有一个内门弟子的大哥明伟周旋;明君临的父亲虽死,但为宗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余荫仍在,想要轻而易举地扳倒明君临,与白日作梦有什么两样?
印垌向他们九个人收集明君临的往事,虽然枚不胜举,但那都是明君临以前干的坏事,既是小事,也是明君临做为一个凡人干的出格事,但在修真界来说,那都不算事!
明君临在上天峰干过杂役工作,与他们相处过一段时间,蒙笑发现,明君临的眼界宽广,见识过人,办事稳重,二十多年过去,明君临早就不是为非作歹、嚣张跋扈的明君临了!
居雪毕竟是女孩子,该出的气也出了,她对明君临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明君临欺凌她的时候,就牢牢记住了他的相貌和姓名,一辈子都忘不了;在上天峰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又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印象更深。明君临的起点与她们一样高,但明君临的经历与他们不同,身份晋升之快、境界修为提升之速,他们永远都追不上!想要走明君临走过的路,既不知道,也不可能,更不允许!
“我想家了……”居雪轻轻念叨,两行清泪滚落。
他们九个人离开家院峰二十多年,家里有父母兄妹,修炼的亲人还健在,但没有修行的亲人,可能弯弓驼背,可能白发苍苍,可能变成了一堆黄土!
他们当初加入杂役弟子,既是躲避明君临的打击报复,也是为武道之路拼出一线光明。二十年来,曾经的希望之路,已经明白这是一条绝望之路;往前走不动,因为已经没有路,往后退不得,因为背后是一处没有台阶的无底深渊……
明君临盯着常有为站过的地方,久久不说话。
常有为的师尊秦水寒,与师兄弟争夺门主之位,综合实力并不是最强的;练体之术不如陈佳,剑道造诣不如付然,拿出神兵“霸王枪”,才打败了陈佳,镇住了付然,夺得门主之位!
秦水寒的修炼天赋、综合战力都不是最出众的,平时与他十分亲近的长老、执事,三成只占一成;当上门主之后,他也感觉坐不稳当。
飞仙门有三个成皇境中期修为的长老,明将与风边长,成为秦水寒首先打压的对象!明将被安排看守藏经阁,风边长被安排看守储宝库。
六大宗十八派,齐聚苍穹山,威压飞仙门,明将成了调和双方矛盾的第一个牺牲品,受重伤后死在明府的家中。
阳和精神恍惚的最后一个月里,断断续续地讲述了明将当初受伤的经过。明君临心中虽然仇恨秦水寒,但最大的仇人已经死了,他也就放下了这段恩怨。
秦水寒的弟子常有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计划打压他明君临了,既感到好笑,也感到气愤!好笑是常有为不知道他明君临的真正境界修为,把他列为竞争对手,打压的对象,这是常有为个人行为,不是秦水寒授权为之!气愤是因为,秦水寒打压他父亲明将,秦水寒的徒弟打压明将的儿子!明府就应该被欺辱打压吗?明府软弱好欺?秦水寒已死,他明君临已经成为飞仙门的第三号人物,还怕常有为打压吗?
飞仙门的尊严,被金刚宗践踏了,飞仙门的威名,也被金刚宗削弱了;全宗上下都在全心尽力对付金刚宗,而常有为却在谋划自己的未来!
宗门内外的争斗,早就让人不厌其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付然也经历过,岂会不明白?
“要不我离开苍穹山,找一个隐蔽的地方修行。”
付然道“你成了金刚宗的重点劫杀目标,不宜单独行动。要不就在山顶选一个修炼洞府吧。”
明君临摇了摇头,道“宗门规矩,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而破坏了。”
明君临虽然有入尊境修士的战力,为宗门立下的功劳也足够多了,但境界只达化魄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