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 > 逆天换明 > 第一百二十八章 谣言连载不断更

第一百二十八章 谣言连载不断更(1 / 1)

十天,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史书所载,却都将是新的日期,由此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也将逐渐地显现出来。

对于郭大靖的坚持,刘兴治表示了自己的担忧,“末将只担心所携带的干粮不够。”

郭大靖淡淡一笑,说道:“某已经安排妥当,干粮和作战物资绝对不会断绝,你们放心好了。”

刘兴治猜测和密营有关,但这方面的情况他不了解。可既然郭大靖信心十足,他也就放下心来。

刘兴祚除了派兄弟配合,还有数名亲兵也是辽东人。再加上刘奇士,都对辽东的山川地理非常熟悉。

有这些向导在,行动成功、安全撤退的把握又大了几分。当然,对于郭大靖来说,如果是在山林中与建虏纠缠,没人是他的对手。

至于袭击的时间是否能卡在建虏撤兵之前,郭大靖并不担心。按照古代的通讯速度,几天时间的误差基本上就算同步。

何况,向朝廷的奏报,也可以把时间改动一下。朝廷要看的是行动,看到的结果也是建虏退兵,这就够了,谁会象侦探似的从字里行间找破绽呢?

郭大靖在军官召集起来,重新布置了行动的细节。比如行进的顺序,注意的事项,紧急情况下的处置等等。

在登陆初期的行进中,应该是没有什么危险的,都是建虏放弃的沿海之地;而越是深入,就越是要小心翼翼。

等到潜过海州后,按照郭大靖的估计,辽阳附近的戒备,倒不一定严密。

郭大靖按照后世的名词,把辽东从沿海到内陆,分成了根据地、无人区、游击区、敌占区四类。

根据地不用说了,就是建虏望洋兴叹的岛屿;无人区则是沿海几十里的空白区,敌我双方在这里都没有多少兵力,也几乎没有战斗。

游击区就是接近建虏统治区的边缘地带,东江军经常派出小股部队袭扰,或是谍子哨探潜入煽惑这里的辽民叛反逃跑。

本来,在郭大靖的设想中,逐渐地把无人区变成根据地,游击区则向敌占区渗透挤压,以达到缩小敌占区的目的。

但经过了援朝作战,见识了建虏的作战方式和战力,以及对沿海地区的勘察,郭大靖意识到自己有些纸上谈兵了。

建虏的骑兵优势,使得快速袭攻,或是称为闪电暴击流,很难防范。修堡建寨虽然是一个办法,但财力物力并不具备。

说白了,沿海要建立根据地,缺乏纵深,难以对建虏的快速袭击作出及时的应对。

建虏表面上放弃沿海地区,其实和不占广宁、锦州是一样的思路。等着明军去占领,再抽冷子闪电暴击,把明军辛苦的经营砸个稀巴烂。

有了这样的担忧,郭大靖认为还是应该从辽南开始,在陆地上不断拓展。先是把旅顺建成要塞,再占领金州,然后是复州、盖州,稳步地向推进。

占多点,不如据一地,这是郭大靖最后得出的结论。

且辽南经营稳固,等于是插向建虏腹心的一把钢刀,这就不仅仅是牵制,而是对建虏的直接威胁了。

海岸已经近在眼前,郭大靖却不禁回首瞭望。不是回望广鹿岛,而是更加遥远的南方。藤野正能否顺利,才关系到他的大计划的成败。

时间,关键是时间。

郭大靖想要抓住机会,就不能有太大的误差。明年,后年,都有大机遇和大挑战,就看他能不能准备好了。

………………

帆樯已经消失于视线之外,毛文龙才率领众将返回军营。

命令已经下达,各岛驻军将克期赶到旅顺集结,在辽南展开牵制行动。

毛文龙还要在广鹿岛呆上一天,正想好好考察一下岛上的经营情况,对郭大靖的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价。

在刘兴祚的陪同下,毛文龙去了工坊,了解生产制造情况;又去了晒盐场、养殖场。回到军营,听取了刘兴祚的汇报。

其实,毛文龙对这些并不是太过在意。东江开镇这些年,各岛上都是已经成形的经营模式。好也好不到哪去,坏也影响不大。

即便如此,与其它岛屿相比,毛文龙还是看出了不少的改变,对短时间内取得的进展,感到满意。

“大靖和你干得不错。”毛文龙对刘兴祚的态度明显有所转变,捋着胡须微笑称赞,“恢复的速度,要快于其他部队。特别是这挑拔分化的策略,能持之以恒,更值得称道。”

造谣能搞成升级,还是连载型的,毛文龙对此最为赞赏,这也是他对刘兴祚大为改观的主要原因。

从援朝作战时开始,一直到现在,造谣能这般坚持,可见郭大靖和刘兴祚的认真和执着。

“谢大帅夸赞。”刘兴祚拱手致谢,说道:“老奴的子侄中,以皇太极最为精明狡滑。挑拔其他奴酋,挫败皇太极独掌大权的图谋,绝对有利于我军,有利于辽东战事。”

毛文龙点了点头,说道:“本帅已将此情报上奏朝廷,镇抚司和东厂若能行动起来,也省了咱们的力气。”

汗王和皇帝对于明廷来说,绝对是一道巨大的分野,会有天差地别的两种态度。

蒙古诸部也有汗,虎墩兔是林丹汗,还有俺答汗等等。建虏的汗王,对于明廷来说,也不过是相当于一个异族部落。

但要称帝,就意味着后金是一个国家,在政治地位上能与大明分庭抗礼,相当于平等的关系。

这对于自视天朝上国、重视尊卑正统的大明来说,是绝不可能接受的。历史上,大明与后金也有过几次议和,头一条就是要皇太极去尊号。

而建虏虽然占据了辽东,并数次击败明军。但大明从上到下,却始终没有正视这个凶恶的敌人,只把建虏视为叛贼,暂时的得势而已。

东虏、建虏这样的篾称,就清楚地表明了大明的态度。

所以,毛文龙预计朝廷会震惊,会震怒,镇抚司和东厂会有所行动,对于建虏的打击和压力也会加强。

东江镇的表现也向朝廷证明,能够对建虏造成杀伤。相比于辽西的堡垒龟缩,更加具有扶持的价值。

而这才是毛文龙的目的,为东江镇争取更多的粮饷和资源。此消彼长,关宁军和东江镇其实就是这种竞争的关系。

明廷对于关宁军的巨大投入,其实并不是只影响到东江军。还有蓟镇、保定、昌平,乃至九边的明军,都经常欠粮欠饷,导致士兵疲弊,军心散乱。

这一切的恶果,等到建虏绕道抄掠京畿时,便显露无遗。各路勤王之兵,都不堪一击。

少量精锐,比如满桂和孙祖寿等猛将所率的部队,也被崇祯逼着与建虏野战厮拼而全部耗尽。

等到建虏第二次、第三次肆虐京畿,已经再没有哪支明军敢去阻击抵挡,使建虏如入无人之地。

当然,现在还没有人能料到大明的局势会落到那步田地,除了郭大靖以外。

刘兴祚沉吟了一下,说道:“毛帅似可建议朝廷,不承认皇太极继位汗王的正当性,不与皇太极进行官方上的往来。至于认可哪个奴酋,也不过是离间计,可斟酌而定。”

毛文龙目光一闪,捋须的手停了下来,思虑半晌,脸上绽出了笑容,说道:“也不用找别人了,就多尔衮吧!”

说着,他拍了拍那本谣言连载,笑道:“这上面不是说得很逼真,又是遗诏,又是阴谋篡位。”

刘兴祚笑了起来,说道:“郭将军很会讲故事,末将听着也入迷。”

毛文龙哈哈笑着,说道:“那就让他多讲些,编成小册子,发到各岛,散到辽东,让更多人都来听,都来传。”

刘兴祚这招儿很毒辣,毛文龙极为赞赏。当然,他认为是郭大靖和刘兴祚这两个坏小子一起核计商量,才搞出来的。

本来明廷就瞧不起建虏,也没什么官方往来。袁大人要议和,完全是个人的私自行为。

所以,从官方的层次否定皇太极继位的正统,等于是给后金高层的矛盾又添了一把火。

就象后世,不承认某个国家选出来的领导人,认为是非法的,反倒承认该国的反对派,可是很常用的手段。

说白了,明廷就是要否定皇太极,认可多尔衮,或是其他有资格和实力争夺汗位的奴酋,将挑拔离间再提高一个层次。

不管是皇太极心生猜忌,弄死多尔衮;还是多尔衮生出异心,要搞掉皇太极。对于大明来说,都乐见其成。

多尔衮要惨了。刘兴祚知道这个计策就是要把多尔衮放到火上烤,之所以选中他,也是郭大靖的坚持。

刘兴祚当然不知道,郭大靖重视和忌惮的敌人有那么几个,皇太极和多尔衮能排到前两位。

当然,多尔衮还小,还没有成长起来。但这不重要,关键是郭大靖拿戏说比较顺手,不用太费脑筋,还能有很好的效果。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郭大靖可是深知谣言的杀伤力,编来造去更无顾忌。皇太极,多尔衮,你们告我呀,我就诽谤了怎么滴!

毛文龙心喜的原因可不只是挑拔离间建虏的高层,而是能通过向朝廷献策,凸显出自己的谋略。

别老拿自己当、莽夫,人家的脑瓜儿可好使了。

这样毒辣的计策,朝廷诸公,还有那位被皇太极耍得团团转的袁大人,谁能想出来?

对于以文制武的大明朝来说,文官对武将的鄙视是传统,是根深蒂固的陋习。

袁大人能压毛文龙一头,就是出身。人家是进士,领兵打仗虽然不行,可皇帝对文官掌军,放心哪!

毛文龙心里憋着口气,非要表现表现,让别人刮目相看。

这就是毛文龙的脾气禀性,不够圆滑,受不得委屈。也正因为如此,与文官集团的关系闹得很僵。

比如漂没,已经是大明官场默认的潜规则,各边镇的武将都是忍气吞声。

漂没说白了就是克扣,边镇明军的饷银、粮草都由文官派人押送,送到武将手里就要少掉一两成。

基本上就是送十到八,或者送十到六。文官的解释就是“漂没”,意思就是路上遇到意外,损失掉了。

傻子也知道所谓的“漂没”是被文官们层层克扣贪墨掉了,连盔甲、兵器也不放过,可见文官的贪婪。

东江镇也有相对固定的漂没额度,“每年津运十万,所至止满六七万,余俱报以“漂没”。”

别人吃哑巴亏,毛文龙偏不和光同尘,上疏、告状,把文官们给闹得烦透了。自然,该漂没还漂没,毛文龙也成了比较另类的存在。

再拿此次献策来说,刘兴祚和郭大靖的意思是当情报递上去,由朝廷处置。但毛文龙却想着要上奏疏,让皇帝和文官们看看他的谋略。

在很久以前,大概是嘉靖朝时,也有武将上疏献策。结果就是被上官训斥,降级责罚。

在文官的眼里,你一个丘八、武夫,拎着刀子打仗就得了,谋略策划是你干的活儿吗?你要是能干,还要我们这些读书人做什么?

可以想见,毛文龙上疏献策,该多招文官的忌恨。幸好,毛文龙还知道点分寸,没有批判关宁锦防线的弊端。

否则,上至阁老,下至官员,毛文龙是彻底地全得罪了。

刘兴祚并不知道毛文龙怎么想的,眼见得到毛帅赞赏,心里也挺高兴。在广鹿岛干得挺顺心,他还真怕被调回皮岛坐冷板凳。

“这是郭将军设计的铁蒺藜,末将觉得很有意思。”刘兴祚拿过图钉样式的铁蒺藜,给毛文龙做着介绍。

毛文龙兴致颇高,拿过来摆弄了几下,大概明白了用法,便随手往地上一扔。

铁蒺藜在地翻滚,挺争气,停下的时候钉尖冲上,圆形凸起的底座还在微微晃动。

呵呵,毛文龙笑了起来,说道:“不错。随便扔出十个,总该有七八个尖儿冲上,这样能很快布设,阻挡追兵很有用。”

刘兴祚陪着笑说道:“还可以藏在草丛树林中,或是在阵地前布设,迟滞敌人的冲击。”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