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马上喊来了谭维先,将自已的分析说给了谭维先听。
谭维先说“马龙的情况我熟悉。他原来是从太原站调上来的,调来的时间不久,在军统,很不显眼,也没有多少朋友。所以,认识他的人不多。而上海站的现在人员,大多都是长期在江南工作的人,他们不应该认识马龙。哦!不对!我想起来了,上海站有两个人认识马龙。”
局长问“哪两个人?”
“一个人是现在的行动队长,一个是报务员。马龙是从行动队长任上提任太原站站长的,所以,局内认识他的人,行动队长们是一个,因为他们曾在一起开会过。报务员则是从太原站调到上海站的,所以,他认识马龙。”
局长说“肯定是这两个人中间的一个出卖了马龙。一定要想办法将他挖出来。”
谭维先说“比较难,一下子出现了两个人,不知谁是真的内奸!”
局长笑着说“我有一计可用。”
两个商量后,便分头行动了。
半个小时后,军统局本部给上海站发了一封电报,指出,据蝶的情报,发现马龙被方秀儿秘捕了,现关押在上海的一处秘密之地。局长命令上海站的情报队长去一个地方与蝶接头,接受蝶的领导,展开营救马龙的工作。
同时,局长也给周云发去了一封电报。
接到了局长的电报后,周云便化了装,在晚上去了苏州河的一个废弃的小码头的不远处的一个土坑中伏了下来。
这一块地,十分开阔,但是不好藏人。所以,周云便选了这个地方。只要有人设埋伏,周云便能够发现。
到了约定的时间,周云看到了一个人很小心地走了过来。
在这人的身后,没有跟踪的人,更没有带人来。
这人来了后,便学鸟叫了三声。
周云站起身,也回了三声牛叫。
两人走到了一起。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来人说。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周云答道。
来人是上海站的情报队长,他一个立正“长官!我奉命听从你的指挥。”
周云问“你现在手上有多少人?”
“三十一个人。包括我在内。”
周云说“你现在马上去左前方一千米的一间草屋,将这个暗号与那里的人说一遍,对上了暗号后,他会交给你五十人。你就带着自已的三十一人加这五十人,去一个地方,将马龙救出来。”
情报队长说“长官,这应该是行动队长的工作。”
周云说“你哪来的那么多废话!我不知道吗?让你去,自然有我的安排。”
“是!”情报队长站正道“卑职保证完成任务。”
周云将那三栋房子的情况说了“你们很难靠近的那间屋子的,可以将人分成三拨,两拨人化装成日军,直接进那两间屋子内搜查抗日分子,进去后,直接杀人,一个不留!另一队人也是化装成日军,去那关押马龙同志的屋内,杀人再救人。明白吗?”
“明白!”
周云挥了挥手,情报队长马上离开,向左边走去。
那边等待的是军统的游击队,周云已经同游击队长打了招呼。所以,上海站的情报队长一到,便接上了头。
随后,游击队长带着五十人,随着情报队长离开了郊区。
周云一直跟在他们的身后,没有发现异常。
两队的人马在进入市区后,集中到了一起。情报队长将队伍分成了三份,所有的人都换上了日军军服。
三队人马乘坐三辆卡车,向着太阴街驶去。
由于是日军乘坐的车子,一路上没人阻扰。三台车子开到了那三栋房子的外面。随后,一台车子一栋房子,直接开到了房子的门外。
看着从车上跳下来的日军士兵,屋子内的人便出来了,排成了一排。
情报队长带的队最先到那栋关押了马龙的屋子。一下车后,情报处长说“我们是宪兵队的,有人举报这三间屋子内有抗日份子活动。所以,我们来搜查。”
说完,情报队长手一挥,三十多个人便将这出来的人都赶进了屋内,有专人看守,其他的人便搜了起来。
三分钟都不到,他们看到了绑在刑架上的人。
情报队长上前,说“两个黄鹂叫翠柳。”
绑在刑架上的人正是马龙,他马上回答“一行白鹭下油锅。”
暗号对上后,情报队长一挥手,马上过来了两个上海站的人,将马龙松绑,并给他上药。
而情报队长则是出来,对着看守的队员说“动手!”
那些看守的队员,本来是用枪对准着那些警察的。听到了命令后,他们便扣动了板机。
一阵枪响后,这屋内的十几个警察,全部被枪杀!
听到这边的枪响了,左右两栋的假日军也开枪了。对于那些没有战斗力的警察来说,这些人就是老虎,他们是羊。不到五分钟,战斗结束,战士们快速地打扫完战场后,便坐车离开了。
在他们走后的半个小时,日军宪兵听到枪声才赶来。
但他们来迟了!三栋房子中的三十多个警察,全部死了!
日军宪兵不在乎,死的都是中国人,与他们无关。
方秀儿也听到了枪响,感到是她的住处。便坐黄包车赶回来。
走进屋一看,她差一点吐了。地上都是血与尸体,那些死去的人都不甘地看着天。而那个抓来的马龙,已经不在了。很明显,对方袭击的目的有二,一是救马龙,二是杀方秀儿。
一个日军少佐过来问“你怎么没事?”
方秀儿不敢说自已去按摩了“我去见一个线人,才免遭灾难!”
日军少佐说“我已经通知了警察局长,他会安排人来处理后事的。不过你要小心。这些人看来是奔你来的。”
方秀儿吓住了,虽说她心毒,但是毕竟在军统中,她只是内勤,见血比较少。
方秀儿说“我同你一起去宪兵司令部。警察局不可信。否则,袭击者不可能知道我住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