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败在吕布的手下,马超并不甘心。可是他也清楚自己现在确实不是吕布的对手,要想报仇雪恨的话,恐怕还需要些时日,于是推开了想要搀扶他的部下,自己从地上站了起来。
吕布刚才的那招固然厉害的很,可是马超身上的铠甲也不是个摆设,关键的位置全部都是用镔铁锻造而成。要是换作是寻常的士卒,就算是枪尖直接刺在了铠甲上,也没有办法伤到马超分毫。再加上马超体魄惊人,刚刚那一下只是看上去很恐怖,实际上对马超并没有造成太多的问题。
与此同时,严绍同赵云的交流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就如之前说的一样,对于这次对决的结果,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喜的当然是那些压吕布赢的人,输的吗,似乎也不必过多介绍了。只需要看看究竟有哪些人是垂头丧气的也就可以了。
作为赌斗以来最重量级的两个选手,马超跟吕布的对决吸引了海量的钱财。许多人甚至将自己的全部身家都压上去了,如今赌输了,倾家荡产也就在所难免。
看台角落的位置上,望着正拽着缰绳,骑着赤兔马往这边来的吕布,张辽跟高顺连忙迎了上去。注意到二人的动作,其他的如宋宪跟侯成等吕布军的将领也连忙跟了上去。
注意到角落这边的动静,刚跟赵云聊完天的严绍看了过去,对走在最前面的高顺及张辽露出感兴趣的表情来。
这可是高顺跟张辽啊,前者是吕布军中的头号大将,地位绝非寻常将领可比,更难得的是为人不仅能力很强,而且忠义无比,基本上属于是那种不需要担心背叛的部下。
又有能力,又不会背叛自己,对自己忠心耿耿,有哪个做领导者的人会不喜欢这样的部下?
尤其是高顺的自制能力很强,滴酒不沾,就连喝酒误事的情况都不必担心。除了为人过于死板,有些不讨人喜欢之外,基本上就是个完美的下属了。
张辽的名声则要比高顺还要大上许多,对于三国时代,你或许可以不知道高顺是谁,却绝对不能不知道张辽是谁。
作为一个在吕布麾下活跃的年轻将领,这个时候的张辽还不是很起眼,可是严绍却很清楚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年轻武将,曾经做出过八百破十万的壮举。
说真的,要是可以的话,严绍还真想试着来一次挖墙脚。
这次来洛阳,将贾诩跟徐晃全都弄到手,这已经让严绍喜出望外了。可要是能得到张辽跟高顺...
真是想想就让人兴奋啊...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不说高顺本来就是吕布的死忠,基本不可能背叛吕布。张辽也绝对没有气节的人,在吕布还没有让他彻底失望之前,就算是有人诱惑,张辽也愿意继续在吕布的帐下而不是改换门庭。
再加上现在严绍同吕布又算是个盟友,这种挖墙脚的事情也就不能做了。
想到这里,严绍除了叹了口气之外,也没有别的选择。
并不清楚自己两个人其实已经被人给盯上了,高顺跟张辽正领着其他的一些将领朝着吕布走去。
看台距离演武场并不算很远,没用多久的功夫,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吕布那边。这时吕布也已经翻身下马,正用手抚摸着赤兔马的毛发,一脸的喜爱。
能够立于所有武将的顶点,吕布自身的武艺当然是最关键的,可是赤兔马给他的帮助也是不能忽视的。足够的马力,可以让吕布在策马疾驰的时候,拥有更强的冲击力。也可以让他在深陷不利的时候,可以轻松自如的逃脱。
濮阳之战,吕布能从曹营六将的围攻中脱身而出,同赤兔马有着很深的关系。再加上手中的方天画戟,还有身上的兽面吞头狮子连环铠...
也许其他人担心这吕布是否能胜,就连吕布帐下的几个大将也都带着这样的想法,有些谨慎而担忧的望着演武场中央的吕布。
可是高顺跟张辽,这两个吕布军中的头号大将,却几乎完全么有担心过吕布会有什么闪失。因为他们很清楚吕布的实力,也许在谋略方面吕布弱的很,可要是论起武艺来的话,这个世上恐怕很难能找到一个可以跟吕布较量的对手了。
“温侯!”
两人很快就来到了吕布的面前,对着吕布行礼。
“是你们来啦...”或许是刚刚赢得了一次对决,让吕布的心情很是不错,看着两人吕布笑道。“兵马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吧?”
“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严使君那边的意思是让我们同他们一块返回青州,如此在经过兖州时彼此也能有个照应。等到了青州,补充过粮草之后再自行离开...”
高顺抱拳禀报到。
这次的所谓对决,其实不过就是一个所有诸侯离开前的小插曲罢了。
自解决掉李傕跟郭汜,又决定了迁都事项之后,迁都许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拖延到现在无非就是两件事,一个就是诸侯们的休整问题,再一个就是准备工作。
前者很好理解,李傕跟郭汜是死了,可是在解决他们的过程中诸侯们的伤亡却真的是一点都不小。其中光是阵亡将士的数字就足以让绝大部分的诸侯肉疼,更不用提那些伤残的了。
而且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阵亡将士的遗体以及受伤将士们的移动问题。
这年月都讲究一个入土为安,还讲着一个落叶归根。人死在了外面,若是能够安葬在故土那就是最好的了,所以后世才会有什么湘西赶尸,不就是为了将客死异乡的遗体弄回故土去安葬?
自然,也因为这个而引来了许多无良的人,利用绝大部分的人都会尽量避开死人的一种心理,用尸体来运毒品,甚至干脆就是让活人来假扮尸体运毒。
毕竟谁没事会凑上去看死人啊,这么干安全系数自然是高的很。
若死的只是一两个,或者是几十个还好,可是这次严绍军中阵亡的将士却是三四位数的那种,如此庞大的遗体规模,足够让绝大部分的人头疼不已了。
若是将这么多的遗体带回青州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行。没错,现在严绍手里的兵马是不少,起码目前还能自由活动的还有三千多的样子,可是别忘了。这三千多兵马都是些青壮不假,可是他们要携带的东西也真的是一样不少。
铠甲兵器粮草,单是这三样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何况还有其他一系列的东西,这些东西都需要占用巨大的空间。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一些受伤的士卒,任何一场战争都不可能会没有人受伤或者是死亡。这次的战争也是如此,死亡的将士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而受伤的将士数量则要更巨大一些。
一些普通的轻伤还好,虽说行动不是特别方便,但至少还能自己走动,顶多拖慢一些队伍的速度而已,实际上并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可是那些重伤的人就不一样了,许多将士身受重伤。这些人很难自己进行移动或者说是活动。
需要有足够的人手来照顾,甚至是足够的人手去抬担架或者是驱赶牛车马车之类的。
这些都需要安排好才行,严绍在这件事情上更是忙了许久,最终才稍微做了一定的协调。比如说在受伤的伤员方面,先是将轻重伤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区分,比如说可以自己行走,只是需要定时间到军医那边去换伤药的,同样可以自己行动,但是需要军医在旁边照料的,以及伤势较为严重,只能是在马车或是担架上的。
会分配成这三个级别,主要还是军中大夫的数量不足。
至少严绍军中的军医数量,还无法满足整个军队对医疗资源的需求,那就只有划分一个重点了。
除此之外,就是战死者遗体的事情,这个也必须处理一下,毕竟这些人都是为了汉帝国,为何汉室,为了天子,也是为了严绍而战,就这么让他们死在荒野中,随便找一个地方埋了...
其实这算是这个时代军阀们最普遍的一个措施,收拾战场上的尸体,而后找个地方集中埋葬了。
当然,假如战场距离自己的大本营比较近,也可以带回去,可要是过远的话,那就只能如此了。
一个是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去将遗体带回,一个就是没这个必要。只要将死者埋了,在许多上位者看来已经是足够了,许多战死者在死之前,甚至还会被人从身上将铠甲之类的拔下来。
因为铠甲这东西的价值较高,若是跟着战死者一块被埋藏了,未免有些可惜。许多诸侯为了节约一下,都会命令麾下的兵马对战死者进行一些处理。将可以使用的武器跟铠甲收集起来,然后给下一批士兵使用。
这么看无疑是很不人道的,尤其是当那些还活着的士兵从自己已经死去的胞泽兄弟身上将这些铠甲扒下来时,很是打击士气。
可这却是血淋淋的现实,为了尽可能的节约物资,几乎所有的诸侯都会这么做。
而在讨论了许久之后,严绍也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把战死者从洛阳带回青州去。他们始终是追随者严绍离开青州的,如今他们战死了,那严绍就应该将他们带回故土去安葬。
只不过要是将遗体直接带回去,未免太难了些,所以最后决定用火化的方式,这样就可以节约大量的空间跟运力,而且也能近乎完整的将阵亡将士带回去——————除了他们身体里本来就有的水分外。
据考古记录,火葬始于至少2万6千年前的蒙戈湖(Mungo Lake)火葬。
在中国远古时代,受儒家思想“入土为安”的影响,火葬并不盛行,因《周礼》规定“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厚葬才是孝顺,而边疆少数民族则是火葬,如《墨子·节丧下》:“秦之西有仪渠之国,其亲戚死,聚薪柴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荀子·大略》又说:“氏羌之虏也,不忧其系缧也,而忧其不焚也。”
没办法,谁让中国讲究的就是个入土为安呢,尤其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火化几乎是很少会出现的一种情况。
直到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中国开始出现有火葬,佛教称荼毗,寺院的焚尸炉又称为化身窑。教徒并流行把尸体摆成打坐的姿势后火葬。《高僧传》记载了许多中外僧徒焚身之事,有的以自焚圆寂,有的死后焚化火葬。
不过就算是如此,到了眼下的节骨眼上,火葬也是比较罕见的。
火葬真正盛行,其实还是到了宋代的事情。
朱熹在《朱子文集》卷一十四《跋向伯元遗戒》说:“自佛法入中国,上自朝廷,下达闾巷,治丧礼者,一用其法。”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赵匡胤曾诏回;“近代以来,遵用夷法,率多火葬。”,三月,下令禁止火葬:“近代以来,率多火葬,甚愆典礼,自今宜禁之。”
不过可惜的是,尽管有这样的严令,火葬还是非常的盛行。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分割线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认真的讲,这个时代的火葬还是不太容易接受的。人们接受了许久的土葬概念,对于火葬自然会比较抵触。
问题在于若不火葬,就没有办法带回故土,这是一个很简单也很直接的道理。要么火葬,要么客死异乡,二选一的话,绝大部分的人还是会选择前一个的。
安排如此多的人进行火化,自然会浪费巨大的时间,这也是为何严绍会在洛阳停留的一个原因。无论是收集干柴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始终还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行的。
除此之外还有大批受伤的人也需要安置,他还需要大量的马车,万幸的是用来拉运粮草的马车跟牛车如今已经空了不少,算是给严绍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除此之外,汉室的迁移也需要一些时间,尤其是那些皇家的典籍或者是礼器之类的,麻烦无比。
尤其是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明明处理的事物并没有其他诸侯的多,为何皇家浪费的时间却比各路诸侯加起来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