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汤寡水中隐约可见面糊糊的踪迹,宁溪用筷子捞了好久,终于捞到一个小拇指头大的面疙瘩将碗接到嘴边,迅速的用筷子刨进嘴里,然后端着滚烫的名为面糊糊的清水吸溜吸溜的喝着。
这一碗水下去,觉得肚子更饿了,也不知今日有没有机会回去吃顿饱饭。
宁成已经两碗下肚,看着奶奶的碗空了,殷勤道“奶奶,我去给你再舀一碗吧。”
宁奶奶冷面含怒道“不要了,吃这么多,那点借来的粮食抗不到过年就糟践完了。”
她看着正在灶间忙活的母女俩道“会芬,今开始你把粮都放到我那屋里,你晚上回来做饭的时候再去拿。”
宁会芬心里觉得有些不自在,以往勉强能吃饱饭,他奶从来没管过这些,也不让把粮放到她的屋子里,嫌招老鼠,现在要管粮食她倒觉得没什么,可是溪溪中午是要回来吃饭的,他奶一向不太理溪溪,表面上一样,但是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愿意带溪溪的。
她有些为难,可是看着那张她怕了几十年的脸,拒绝的话还是说不出口,只得呐呐道“好,吃完饭我让满明和成成抬过去。”
宁花将灶台收拾干净,过来对宁奶奶亲昵道“奶,中午上工休息的时候我回来给你做饭。”
宁奶奶难得温和道“来回二里地,耽误功夫,宁溪也十岁了,你像这么大蒸馍都会了,让她回来做吧。”
宁花笑道“溪溪一直在念书,还没做过饭,等大一些再学吧。”
“我教她,你去上工吧,中午吃饭跑快些,能多喝几碗。”
看奶奶无意妥协,她只能应下,出门前把手绢包着的一个东西迅速的塞到宁溪的兜里,跟着父母一起走了。
宁溪在宁奶奶的注视下迅速把碗里扬起来将已经温温的面味清水倒进嘴里,跳下炕把碗洗净放好,挎上书包准备出门。
走之前跟宁奶奶打招呼道“奶,我走了,放学我就回来做饭,你如果饿了就先随便吃点东西垫一点。”
“吃啥?”
宁溪语塞,这几天都没吃过干粮,更没有蛋糕饼干面包等零食可言,自己这真是说顺嘴了,以为是现代呢,还没做饭,一大堆吃的排队等着垫肚子呢。
她只得小声道“我会早点回来的。”
然后她飞快的迈出门槛,跑出去了,轻轻关好大门,凭着记忆向村里的小学走去。
路上一直在琢磨着,这老吃稀得哪受得了啊,没看宁成饿的跟头饿狼似的,干活没精打采,只有吃饭时才两眼放光。
此时的她也差不多,一碗面水糊糊顶什么用啊,手插到兜里时摸到了姐姐塞给自己的手绢,拿出来才发现里面包着一个滚圆的鸡蛋。
家里的鸡蛋都是有数的,肯定是昨晚姐姐把自己的鸡蛋偷偷留下煮给自己吃了,顾不上想什么,蹲在路边把鸡蛋磕开,两口就吞下了肚,连从前不吃的蛋黄都毫不犹豫的咽下。
路上有三三两两的小学生路过,她也跟着去了学校,虽然有小宁溪的记忆,可是总是要回想才能知道一些事,并不能成为她的本能。
十几分钟后,她走到了小学门口,楼台小学四个字是刻在一块黑色的石板上的,字体方正古朴,感觉有一丝篆书的味道,笔划却是简体字。
悄悄打量一番后,经过用红砖砌成的门楼后,看着两排土面青瓦的教室,她不知该往哪边走,抬脚向左边走去,看着门牌上写着三年级,再往前走是二年级,那应是走错了,她又掉头向右边的教室走去。
一个欢快的声音吼道“溪溪,你怎么跑到低年级那边去了?”
宁溪抬头看到一个穿红色上衣,扎两个小粗辩,脸蛋红扑扑的小女生正喊她,走过去的过程中,她想起来了她名为吴红红,是小宁溪最好的朋友。
她笑着跑过去,看着单眼皮却眼睛睁的老大的吴红红正笑着看她,看她过来,很自然的拉起她的手,边走边道“你这几天没来,你不知道咱们换了一个数学老师,据说是城里来的,还戴个眼镜,比你都白。”
“男的,女的?你怎么知道他是从城里来的?”
吴红红把宁溪拉到自己座位旁边坐下道“男的,孙照照说她婶婶讲的。”
“城里的老师怎么会到咱们这来的?”
吴红红压低声音道“听说是犯了错误的,晚上就睡在大队养集体猪的地方,早上进来上课背上还挂着根麦草,他一直没有笑,也没有提问过我们,也没人告诉他身上有草的事。”
宁溪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这时候就有城里的知识分子被送到这么偏僻落后的小村子里来劳动改造了吗?不过以前听说过的都是什么去扫厕所,干重体力活之类的,到学校来教书应该还算好一些吧。
她心里有些沉沉的,本以为她要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合理的改变家里的温饱问题,没想到上学第一天就不得不面对除了吃饱饭,或许还有更可怕的事情会随时伸出触角。
今天上午是语文课,下午才是数学课,无缘得见这个年代的城里人,一早上就在反反复复的读课文和写生字的过程中结束了,第一节课还有些躁动,两节课后,大家都饿到脱力,只有气无力的跟着老师小声哼哼着课文。
三节课后就放学了,宁溪与吴红红结伴走了一路,到拐弯处分开,各回各家。
宁溪却没有直接进门,而是悄悄的躲在自家的麦草垛后面,进了现代的房子,因要回去做饭,她迅速的用一个纸袋子装了约一斤面粉,放进书包就出去了。
她想做点馍馍吃,家里只有玉米面,还是粗颗粒的,如果只用玉米面做,做出来的馍馍会黏糊糊,软趴趴的,一点不筋道,吃到嘴里也会比较粗糙,没味儿。
如果和点小麦粉就不一样了,酥软筋道,香味浓浓,没有菜都能吃两个。
轻轻推开门进去后,先到奶奶的屋子里,看见她正在拿着一个线疙瘩缠着,出声道“奶,我回来了,你想吃啥,我给咱去做。”
宁奶奶没有抬头,道“你去把夏天晒的干苜蓿泡一把,下点玉米面,吃吧。”
宁溪试探道“我去蒸点馍馍吧,早上一人吃上半个也好啊,一天干的都是重体力活,我觉得我妈越来越瘦了,你看”
“蒸点也成,不过等你姐回来蒸吧,你别做了,做坏了浪费东西。”
“奶,你给我说一下怎么做,我看我能不能学会?”
宁奶奶三言两语就交代了要怎么起面,怎么和面,蒸多久,至于什么程度,什么状态,一应细节全无。
宁溪又好言好语的道“奶,你给我点面,我先去把面起上,等我姐回来了蒸。”
“自己去瓦罐里舀吧,一平碗就行了,酵子在最底下。”
看来宁奶奶还是有好处的嘛,这么重要的事情就这样交代给自个这个做饭小白了。
宁溪知道传统的蒸馍馍办法是要先发面,可是这大冬天的,等面发好得明天了吧,她将一碗玉米面和半碗白面和在一起,心想如果是在现代用酵母做,两三个小时就能做出蓬松软和的大馒头了。
突然,滋啦一声,一袋安琪酵母粉掉在了她面前的案板上。
一个上午只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