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 > 锄清 > 第七十二章:一样水养百样人(2)

第七十二章:一样水养百样人(2)(1 / 1)

杨起隆脸色一暗……

张思诚却伸手锤了杨起隆一拳“你差点没给小爷掐死,狗日的那么大劲干嘛?”

……

邓州彭桥。

彭桥在邓州西垂,此地不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已经与秦岭余脉挨着了。

甚至,这彭桥境内,更有诸多山峰,不过此地的地形,倒是以纵横起伏的高岗为主。

彭桥紧邻排子河。

在此地的东北方,就是在历史上留下鼎鼎大名的丹阳旧址。

丹阳出精兵,指的就是这里。

这丹阳,到了清中时候,因为境内有春秋楚国叶公修建的九重堰水利设施,是以,遂改名九重。

南阳被称为天下三大最早浇灌地区,就是因为叶公在南阳周边,主持修建的一系列水利设施。

这些水利设施,大半却在乾隆年被拆除……

彭桥正在九重堰的下游。

此地原本无名,周边却是屡出名将,诸如张巡、王坚都出生在此地周边五里之内。

清初,明臣彭而述从龙清廷,追杀永历,得以位居高堂。

等到天下安定,他被排挤出了朝堂,遂回到故乡,居住于此。

彭姓逐渐开枝散叶,遂有了彭桥之名。

彭而述所生的五子,都在自家学堂之内读书,其中最为聪慧者,就是五子彭始抟。

“五弟,你告知了苏佐领张氏的事情,我们南阳,怕是要再起死伤了!”

老大彭始桐皱紧了眉头。

张家毕竟没有做了出格的地方,再说了,张氏掌握着茶马古道的转运,这家藏马匹,却也是自该的。

南阳是汉水水路的尽头,若想货物北上,必须要从白水登岸,转运黄河,才能继续直上京师的。

彭始抟合起书本“哼!大兄,不是做兄弟的说你,父亲的《乌观符》,你背诵一遍!”

彭家五子中,彭始抟虽然年纪最小,只不过23岁,却已经中了秀才。

彭家一众子弟,他当得第一,因此,在面对家主的诘问的时候,语气却不和善。

彭始桐想了想,自己学业不如人,不敢与五弟争辩,他只得开口道

“青稻高田死,征兵寡妇悲……时方忧旱魃,况复未休兵”。

彭始抟继续道“《癸巳灯下走笔》呢?”

这些诗词,都是父亲当年南征之时所作,无不是战场见证!

大兄什么都好,就是太心慈手软了!

须知杀一人是为罪,杀万人是为雄,杀得百万人是为雄中雄!

彭始桐开口道“白骨苍梧山,血涌潇湘流……”

这一首诗,是父亲当年随军到了湖南之时所作,他那时已经成年,自然记得清楚。

“相逢无父老,街头尽残骨比。黄昏吐青火,照耀潇湘西。官舍两丛桂,颓廓落日低。秋深犹未开,阴翳网蛛丝。出门见苍鼠,径尺分外肥”。

彭始抟冷哼一声,接着背出了这首父亲酒醉之作。

战争,那是什么?

那是千里无人烟,沃野皆白骨!

那是城邑长荒草,老鼠大如狗!

他蔑着眼睛“大兄,且不说我们若想成为世家,唯有踩着别人的尸骨上位,单说这一旦再起兵祸,家乡父老该是一个什么下场?”

彭始桐的眼睛,蓦地就瞪圆了。

“所以,五弟你这是故意告诉苏尔达的?”

他难以置信极了。

那个温和、听话的弟弟,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的一副样子?

他怎么敢为了功利,变得如此冷酷无情?

“我什么都没说!”

彭始抟冷笑“张家有马是真的吧!”

彭始桐无言以对。

张家各个庄园里面,都有十几匹到百十匹不等的良马,这是不争的事实……

“张家各地庄堡,纵然我不说,苏佐领能查出来吧?那东西,可就在官府名册中!”

彭始桐无言以对。

世家大族的田地,糊弄皇帝可以,想要糊弄胥吏,那是天方夜谭……

彭始抟冷哼一声“既然如此,大兄你何以责备我?你以什么理由呢?”

他站了起来,随手将手中的书摔在了地上

“难道,我为了家族发展壮大,苦思竭虑是错的?”

“难道,这白水两岸,还有了第二块地方,能让我们开建庄园?”

彭始桐沉默不语。

“不要忘了,你姓彭!”

彭始抟拂手而去……

星夜下,一轮昏花的月牙,时隐时现。

彭始桐站了很久,很久……唯有一声叹息……

……

东方已经散了鱼肚白,眼见又是一个大晴天。

南阳府衙。

苏尔达刚刚让人将被折磨了一天一夜,只剩下奄奄一息的李挺然、张思源两人丢入了大牢,就得到门子的通报,说是张府嫡子求见。

张思源只有一个儿子,苏尔达稍微翻了翻张家的名册,就知道来人是张士翎。

“让他进来吧!”

他坐在主位上,让下人拿了湿毛巾,使劲擦了擦脸,洗去了自己满脸的疲惫。

不多时,张士翎一脸急切的进来。

“学生张士翎见过苏将军!”

张士翎弯腰行礼。

他早已考取了秀才的功名,若不是不愿意继续科举,早就中举了。

而秀才,有着见官不跪的权力,这也是张士翎科考的本意。

“哦,是一个秀才啊!”苏尔达笑了笑。

他的嘴角带上了嘲讽,却是看向了一边的佟图赖。

佟图赖嘿嘿一笑,果然被他们说中了!

你看,这臭虫啊,就是臭虫!

自家亲爹都快被他们给玩死了,竟然还要来送礼了!

啧啧啧!

怪不得诺大一个明国,被他们鲸吞……

“苏将军,学生今日来,是为了赎回家父及翁舅,学生虽然尚未入仕,但是却也知道圣皇帝陛下仁慈,准许罪官以赎罪银赎回,还望苏将军行个方便。”

这赎罪银,却是清廷的一大特色。

清初的时候,仅限于旗人犯了错,是可以用银钱抵罪的,等到清中之后,则就扩展到全体官僚了。

只不过……

主持此事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清初的多尔衮、鳌拜,清中的和珅,都是主持赎罪银之人,三人的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甚至,被掘墓鞭尸都有……

苏尔达冷笑一声。

果然是地方大族啊,连他的主子爷是主持赎罪银之人,都能探知!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