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有点懵。
怎么就说谢谢了?
他提醒了什么东西让叶甄这么开心?
接着就听叶甄兴奋地说道“杨总,等我入职,会第一时间在人才引进制度中加入这样一个特殊条款,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不用心慌了,有制度可以依靠就可以避免陷入教条办事的桎梏中,更可以避免因为这么点蝇头小利而损失人才的悲剧和笑话。”
嗯?
是哦。
确实可以专门制定这么一个条款,适用于各行各业的高级人才,就算条件不算非常丰厚,但这种细节上的人性化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关键作用。
而且吧,这种人性化的制度,必然会吸引人性化的人才。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当更多的人有人性化的一群人聚集在一家公司里,那么这家公司必然会比其他公司更有人性化。
如此一来,他想要的那种可以把公司当家的企业文化也就有了人文基础。
所以,他朝叶甄竖起大拇指,“很好,很善于在细节中发现漏洞并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一点记下来,到岗之后立刻着手拟定,不过……”
叶甄顺势接下去“不过得做好监管工作,避免有人钻空子中饱私囊,嗯,可以搞个由若干管理组建成的小规模委员会,专门解决这个事情。”
“有点浪费吧。”
“唔,是有那么点浪费,要不这样,把以后的某些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杂症都纳入到这个委员会的管理范围内。”
“可以,但不要越线。”
“这是必然的,这个委员会只能处理一些不太好解决但又不是什么大事儿的日常事务,尤其是那些没有制度和案例可以依照、执行范围比较模糊、有一定特殊性和单一性的事务最需要这种委员会性质的管理组织参与。”
“委员会的组成也不必全用高级管理。”
“对对对,最好把公司上上下下各阶层的代表都纳入其中,这样考虑问题才会更全面。”
说到这里,俩人都愣住了。
这不就是国内正在使用的参政议政制度吗?
幸亏是这个年代。
要是搁早一百年他们两个怕不是当场觉醒从此走上拯救人民于水火的道路。
不过从这个角度看,似乎这种制度的诞生还真就是自然演化出来的,是必然的也是正确的选择。
嗯。
俩人默契地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深挖,而是继续交流这个企业委员会的各个细节,从设立到维护再到运行,反正管理工作就这样,不能怕麻烦,尤其是在刚起步的时候,必须要足够耐心足够细致,必须把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都考虑进去。
这也是杨磊选择叶甄当总经理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个女人明显比赵晓梅更适合做这些琐碎的工作。
事实也证明他的眼光确实没问题,俩人越聊越投机。
当聊到生育假这些和女性权益有关的问题时,叶甄更激动,“杨总,你绝对是国内所有企业家里面最在意女性权利的,没有之一,包括大部分的女性企业主都不会考虑这么细致。”
杨磊笑眯眯地摆摆手,“从本质上讲,我也不过是以此为噱头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女性加入,假如她们在公司里不能胜任工作,我开人的时候同样冷酷无情,有收益必然有付出,在私企中,要享受优质的权益就必须提供优质的付出,谁都不能例外,所以没必要把我当什么大慈大悲的菩萨。”
叶甄摇头“说是这么说,但实际上在几乎所有的劳动关系中,付出和收获从来是不对等的,劳动者的各项权益也很难得到保障,尤其在女性生育这块,我是有过亲身经历的人,不管杨总你自己怎么说,能考虑到这一点,就已经领先时代好多年,我敢保证,二十年后的国内大部分企业都做不到这一点。”
杨磊想了想,还真是。
当然,他和叶甄聊的也只是个构想,具体怎么做,还需要在公司里集体商量,因为这涉及的范围太广了。
不说其他,仅仅是放产假这一条就需要整个公司上上下下都参与进来,如果只有一两个员工放产假,那随便找几个人就能顶上,其他员工加个班就能解决问题,但十个呢?百个呢?
所以这事儿从提出到落实并执行到位,需要把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
何况杨磊要做的还不是表面工作,而是真心希望可以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目前法律规定的产假也就三个月多一点点,还不到一百天。
按说是够用了,但实际上也仅仅是够用,勉强可以把孩子生下来再坐个月子而已。
但在这之前和之后呢?
杨磊的意思是,在怀孕到一定月份之后就可以适当地减少工作时间,例如合规的“迟到早退”避免孕妇员工在早晚高峰期和普通人挤来挤去,还可以在公司内弄几个专门的房间方便孕妇处理卫生和生理问题,还可以聘请专门的妇产科医生常驻公司解决相关问题等等。
其实在法律层面,已经考虑得相当仔细了,连产假都分了不同阶段,分别是保胎假、产前假、产假、哺乳假,每个阶段拿到的工资福利都各不一样,如果每家公司都能严格执行就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儿了。
但在实际生活中,除了体制内和部分国企外,剩下的大小公司根本没把这玩意儿当回事儿,他们有的是办法逼员工不敢怀孕,或者逼员工离职。
当然,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因为女员工一旦怀孕,工作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再加上长达三四个月的带薪假,这是大部分私企无法承受的成本之重,要知道,除了那些盈利状况非常好的大企业,大部分中小规模私企还处于温饱线上,上涨的每一点成本都有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真不是法律不给力,而是条件真不允许,毕竟国内的经济才刚刚有了点复苏的苗头,就这还是强行催化起来的结果,真要严格按照法律执行,保守估计有百分之五十的私人中小企业会破产倒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