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房子,又去了趟镇里,交了银子,办了户籍,才一起回家。
先回林老太这边,几个儿媳都准备好一起去了,就带着东西,来到李家。
好在这家有木板床,也不用在多买了,窗户纸还有剩余,正好糊上,简单收拾一下,像样的家就整理出来了。
老二和李家兄弟把粮食拿过来,又抬了几个大缸,把灶间收拾好,就去抬水。
现在就差新屋开饭了,林老太一家准备今天在这吃。
饭后,吴氏过来林老太身边坐下。“这些日子谢谢你,还为我们出粮,出银子,我都不知道怎么谢你了。”
“不用谢,我儿子娶你女儿,也算半个儿子,你们对他好些,就行,我看了也高兴。”林老太看着吴氏,笑了笑。
“哼,还用你说,不过,我之前你可得忘了,不然我天天找你打架!”吴氏见不得这场面,装作厉害的模样,挥手就告诉她不好惹。
“呦,我还怕你?到时候别跑去找你相公儿子诉苦就行!”林老太抬起眼皮,有些不削道。
“哎,你这娘们,有些过分啊!”吴氏掐腰,看林氏这样,想干架!
“哈哈!”
“哈哈!”
众人都看过来,两个老太太正哈哈大笑。
一头头黑线在众人头上划过。
夜晚,林老太一家才从李家出来,准备回家休息。
这几天虽然在忙,可是都很开心,心里也有份期待。终于有家了。
现在村里没有几家人,一共就三家,林老太一家搬来的动静特别大,也不见有人出来看看。
这个村没有村长,现在属于府衙在管,如果有村长,就是村长管,有事村长给办。
这认命村长也有些不容易,需要村民同意,在同意书签字才可以交府衙办理。
第二天一早,林老太就起来,准备去村里逛逛。
这村统一都是土坯房,外边也围着不高的土墙,村正中有一颗应该得上白年的老柳树,旁边有几家是砖瓦房,应该是以前村长住的地方。
看了一会,林老太往回走,想着衙役说的话,这边不种红薯,只有土豆,玉米,黄米,黑豆,至于白面的,基本没有。
林老太就想着种一些红薯,这样也可以拿去卖,换银子!
空间里红薯很多,各种种子有很多,可是现在不能种植,马上进十一月份了。等过完年再说吧。
时光飞逝。
转眼三月份。
冬季果然一点雪也没有下,还是那么热。
林老太出来看这么大的太阳。这旱情也不知道要旱多久。
好在这地方有水,山上水源也不少。够一家人用的。
摸了摸头上的汗,冲老二喊:“老二,你今天和老三,老四接着去地里,咱们把地翻一翻,到时候种上红薯。”
“知道了娘。”老二兄弟三个穿衣服出门。
村里这几个月进了不少人,都是各处逃难过来的。
每个人都安家落户,可是没有人管,就很乱,又不少打架的出现,衙役来了好几次,都只是面上答应着。
最终官老爷让村民选出一名村长,如果在打架,就让村长上报。
半月推选出叫刘海的男子,大约四五十岁,也算是老一辈人了。面向还可以,看着挺有善。
林老太属于村里老人,每次村里开会都会让她去。
最后林老太提议把一间屋子改成祠堂,如果有犯错的,就关进去。
村长,村民都没有反对的。
新村长管理的还不错,每隔半月,就统计村里去后山打猎,得到的猎物大家分。
每次林老太都让三个儿子去,还有大朗,二郎,有助于锻炼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