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炷香。
吴掌柜才放心人参对林老太说:“林大娘,这是在哪弄的人参,品相这么好,至少也得一百多年了。”
林老太看着吴掌柜的说:“这是老妇人在山里采的,敢问吴掌柜的能给多少钱?”
吴掌柜的看林老太说:“人参可是用来保命的好东西,还能补身体。在平时,一百年的普通人参在100两到200两,极品则在300两左右,二百年的普通人参在400两到500两,极品在600两左右,而三百年的普通人参在800两到1000两,极品在1300到1400两。
林大娘这人参是一百二十年的还是极品,又在这灾荒刚过,人参正是稀缺之时,价格可以说是翻了2倍之多,所以林大娘这人参,我出700两,林大娘可否同意?”
“可以,就给六百两银票一百两的现银,分成五个十两和十个五两,剩下的二两就行。林老太淡定的回道!
吴掌柜听了高兴的回道:“好的,林大娘你稍等,我让伙计把钱拿过来。”
“行”喝了口茶水,淡定的说。
过了一会,吴掌柜的把六百两银票给了林老太,又把十两,五两的和小碎的银钱给了林老太。
“林大娘,如果以后有什么药材,可以随时拿到善仁堂来”吴掌柜的拱手说道。
“可以,我家还有金银花,吴掌柜的可收?”林老太想了想在后山采到的金银花说道。
吴掌柜的一听,乐了“收,金银花一般是五文,我卖林大娘八文怎么样!”
“可以,我不会炮制,但是可以采到新鲜的,过几天让大朗给你送过来。”林老太也高兴了。
吴掌柜的把林老太恭恭敬敬的送出门。
“回神了!”林老太拍了一把大朗头。
“奶!几百两银子!我们有钱了!!!”大朗兴奋的说。
“小点声!你不怕别人不知道是不。”林老太呵斥道。
大朗连忙捂嘴,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周围。
看到并没有人注意这边,才放下心。
连忙带着林老太走了。
“奶,这么多钱,咱可以盖房子,买粮食了!”大朗兴奋的说。
“是需要买粮食,不止买粮食,还需要买辆牛车。”林老太看到刚从身边过去的牛车说道。
“牛车!奶,真的吗?太好了,家里终于有牛车了。”大朗开心了。
“走吧,先去看牛车。”林老太率先走了。
大朗连忙跟上。
走到一家卖牲口的地方。
小贩看到有生意,连忙过来说:“两位是来看牛车吧。来这边请。”
俩人来到后面关牛的棚子前,听小贩在那介绍。
大娘您看这头,乌黑透亮的毛发,还是成年公牛。还有这头,全身都是透亮的棕色毛,看着蹄子特别有力。拉车绝对好。巴拉巴拉一大堆。
听的林老太懵了。走到一头全棕色,稍微瘦小的牛前说:“这头牛多少银子?”
小贩一看说:“大娘,这头牛,因为天气热,不怎么吃,饿成这样了。”
“嗯,这头多少银子?”林老太又问。
“这头牛原本卖十两银子,大娘要的话就九两送个板车怎么样。”小贩说道。
林老太想了想说:“八两带板车。”
“大娘这可不行,牛本就贵,现在这牛不爱吃草,才会这么瘦,不然我可舍不得九两银子卖。”小贩连忙说。
“八两我带走,不行,我就去别地看看。”说着就要走。
“哎,大娘,别急着走啊!八两就八两吧。大娘可别说这牛是八两买的啊。”小贩边收钱边说。
“放心吧,不会说,下次再来你这买。”林老太说
“好嘞,大娘就是痛快人,下次来我再给您优惠。”小贩也乐了。
“大朗你去赶牛车吧。”林老太和大郎说。
大朗赶着牛车走了。
两人来到最大的粮铺,买了大米五十斤。小米二十斤。还有白面五十斤,黄面二十斤。花了五两银子。
又去了成衣铺。进去看见一个伙计,柜台上有个打盹的账房。
林老太又环顾四周,布庄分两个区域,一部分是粗布,麻布,棉布,另一部分是丝绸,锦缎,纱布一类。总类不是很多,相比粗布和棉布总类和花色就少的可怜。
盛放布匹都是斜放至。
伙计看见林老太连忙热情的给林老太介绍,一点也没有因为林老太穿的破灰布怠慢她。
林老太满意的说:“粗布多少文,麻布多少钱,棉布多少文?”
伙计一听连忙回到:“粗布二十文一尺,麻布二十五文,棉布三十文一尺。”
林老太又问:“一匹多少?”
伙计一愣,反应过来说:“粗布一匹要一两二钱,麻布一匹一两七钱,棉布二两。”
林老太走过去看了看说:“来一匹深蓝色粗布,和一匹白色棉布,麻布来一匹蓝色,再来几尺粉色粗布。”
伙计一听,大生意眼睛都亮了:“哎,马上给您拿。”
“可有棉被?”林老太又问。
伙计一听摆手说:“客官,小店里没有棉花,只有粗布裁好的单被面。”
“客官这是您的布”伙计拿来林老太选好了布说。
林老太给了银子出了布庄,拿着布匹放牛车上。
“奶,您买这么多布啊!”大朗有些惊呀。
“是啊,不光是你和大丫,还有几个孙子也得换了,现在这衣服本就热,不换的话会生病。”林老太说着,把布料放车上。
大郎点头。没说什么。
“大朗,想吃包子吗?”林老太看大朗对包子铺咽口水,心里也发酸。
“不吃,奶,咱回吧。”大朗说。
林老太暗叹大朗的懂事,走到包子铺,买了十五个肉包子,三文一个,五个素包子。两文一个。又去买了大块肉,花了一百多文,还有大骨头,五文。
又买了几块糕点,糖果。这几块糕点就花了林老太半两银子。
大朗心疼的让林老太不买,最后还是没劝住林老太。
两人走在街上,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林老太心里叹气,在不下雨,恐怕这日子就不好混了。
两人做牛车回了甜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