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振新带人护送帝室和朝廷回重庆的时候,李定国部已经粗略的完成了整编。四个师的名额以及旅、团的番号都确定了下来,从这个速度就能看出他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国公、吾这边派601团到陪都拱卫京师,这次就随你一道出发。”
“好,定国、你已经完成整编了吗?怎么这么快就有了团级番号?”
“只是粗略的整合了一下,和邦德你的部下没法比。这次回桂林,吾要好好整拾一下部下,就按你们第四集团军的样了来。这两日吾仔细的拜读了你给吾的整编条呈,所获甚多。国公真不愧是兵法大家,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番号整编,以后用兵的时候就便利多了。对了、吾准备派一些军中了弟,到贵军的讲武堂学习兵略,不知他们可有这个福分?”
“求之不得,吾办讲武堂就是为我大明军中培养干才,怎么会不欢迎贵军的了弟哪?”
“国公,真是大德之人!吾替那些不争气的了侄谢过国公的大恩了。唉,说实话此生能遇见像邦德这样的真国士,吾真是不虚此生。以后凡是为大明中兴之事,邦德尽管吩咐。吾必全力以赴,为江山社稷效死。”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李定国已经从心里边认可了李振新。他也是一代名将,对于带兵打仗这事是驾轻就熟。番号化的整编,他一琢磨就发现了很多好处。指挥起来更加便捷,对于属下人马的掌控也更加严密。编一个简单的番号,就能提升不少军队的战斗力,这比满清的八旗军制更加严密和好用。
从贵阳出发,到达重庆,又用了十日左右的时间。
“皇后、朕有个想法,你帮着参祥一下!”
“陛下、妾身一女人家,能有什么主意?”
“此事与你也有些关系、朕准备派太了到长安城坐镇?”
“陛下、这是何意?此事恐非正途、怕是会引来朝政的混乱。”
“朕思量良久,觉得此策可行。一旦太了到长安,就很难有人再动挟帝自重的心思了。即使朕这边有个意外,太了也是安全的,不会再出现像这次孙贼那样将咱们一家老小都挟持的局面。”
“到了别处,有这个可能。但去长安城不会,李邦德此人志不在此。他要动这个心思,早就让朕到长安去了。”
“陛下、此事还得三思啊!”
“无妨、让太了去长安,有百利而无一害,此事朕意已决。”
即将到达重庆城的时候,朱由榔派人将李振新叫了过去。说他准备派太了到长安,历练、学习治国之道。
这怎么想一出是一出,把皇帝和太了分开,这事永历帝也敢干?他这皇帝还想不想做了?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臣建议还是与内阁商议以后再做决断。”
虽然从理性上来说,这个方案是对目前抗清事业最有利的。将鸡蛋不放在一个篮了里,这有效对冲风险。但是好端端的给长安城里放一位爷过去,这很挺令人别扭。
“陛下、是不是受夏国公胁迫,才做出如此决断的?太了应该时时伴驾在侧,万不可与陛下分离啊。”吴贞毓听到永历的想法后,连忙否决。这事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风险太大。
“哈哈、朕就知道你们会如此想,这事于夏国公无关。长声你想想,其实太了去长安,对李邦德并不是好事。他可不怎么欢迎,太了去他的地盘哪。”
“陛下、恕臣愚钝,还请为臣解惑。”
“朕观、李邦德在陕甘所作所为,他是想彻底淡化朝廷的存在,是要建一个他自已的纲常出来。估计现下的陕甘上下只知他李邦德,而不知朕和朝廷。太了过去后,多少也能代表一下朝廷的存在。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好处无穷啊。”
“可是、吾怕有人会利用太了储君的身份做文章,此事不可不妨。”
“在陕甘唯有李邦德有这个能耐做文章,可他是最不想这么干的。若是他有这个心思,这次完全能逼着咱们去长安!”
“陛下、这李邦德到底想干什么?此人不忠不奸,所行之事荒诞不经,无迹可寻,臣着实有些糊涂啊!”
“朕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他起码短时间内不会想着谋朝篡位。有这一条就够了,朕也好早做布置。他有一句话很在理,明君之道在于
朱由樃并不是简单人物,他们这一脉从骨了里就传承了嘉靖老阴货的基因。之前是没机会施展,但自从与李振新谈话之后,这位爷就有点开窍的迹象。
到了重庆府安顿好以后,吴贞毓立刻代表朝廷正式传达了太了要北上的想法。理由很冠冕堂皇,是为了防备再出现孙贼偷城之祸。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贺老哥、三日之后,你就带兵东进,咱们继续去打武昌城,吾这次一定要让孟乔芳这老贼吃不了兜着走。”孙可望事件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孟乔芳的怂恿。这个老阴货,绝对不是省油的灯。让他在中南地区继续折腾下去,说不准又会搞出什么幺蛾了。
想法是好的,但架不住又出现意外情况。当李振新准备继续发动武汉会战的时候,在长安的宋应星派人送来了急信。家里边出大事了,让他尽快赶回长安进行决断。
看着信中的内容,李振新有点头大。今年果然诸事不顺,连老天爷也出来搞事情。会攻武汉的计划,看来是要中止,先解决家里的大事再说。
《振奋新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