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公孙昭的计划
京城。
京城入城的城门处,百姓们排着队伍等待进城。
据说,每日的进城名额有限,最多只许五百人进城。而且,进城的每一个人都要经过非常非常严格的搜查。要搜你随身携带的东西,仔细到检查头发里是否藏了针;要扯你的脸看你是否易容。最后还要询问名字、来历、进城的原因。将一切登记在册后便能领道一张进城令。出城的话,也要凭借这一张令纸方能出城。
之所以会执行如此严格的城禁,百姓们都认为和即将到来的太子登基大典有关。正因为有这样的严格的城禁,进城的人每日都在减少。
公孙昭还不知道有这样的城禁,他骑着马直接就奔到了城下。
城门卫朝他嚷嚷,让他到后面排队去,但公孙昭出示了一张令牌,自称魏国使臣。
城门卫不敢马虎,报知上面。上面早就得到密令,只要听说是魏国来的人,一律带回衙门。
就在公孙昭以为自己会被请进去的时候,二十几名卫兵突然将他围住,要求他跟着前往衙门。
公孙昭想要据理力争,表明他们这么对待他国使臣是不对的。但对方根本不听。
被带到衙门的公孙昭直接被关进了大牢,之后任凭他如何叫唤,都没有人来理会他。
在牢里待了一个时辰之后,来了两名仪鸾司的侍卫,说是王爷要见他,就将他带走了。
公孙昭来京城,就是为了见一见这位御城王。
坐着马车走了一段路,公孙昭来到了晁府。晁府气势雄伟,一看就是富人宅邸,但宅邸附近不见一名守卫,不像是有人居住在此的样子。但是,根据刘业派人给他的消息,晁府里其实藏有不少武艺高强的守卫,而且那个刘炎就在里面。
府门开了,一个大胖子站在门口,脸上洋溢着春风一般的笑容。如果他猜得没错,这人便是刘业提到过的大总管。
“恭迎魏国使臣。”大总管说。
公孙昭走了进去,跟着大总管前往客堂。
客堂内,上官华裳正与刘炎打情骂俏。两人正玩的不亦说乎,大总管和公孙昭已经走进了堂内,二人也都没有发现。直到大总管发声提醒,二人才停了下来。
“这位便是魏国使臣?本王以为是谁呢,原来是公孙大人。”刘炎笑着说道。
从进入大堂到现在,公孙昭一直打量着刘炎,想看看他身上是否有公孙弈的影子。
但是,刘炎身上哪有公孙弈的影子。如果刘炎真的是公孙弈,他与公孙弈相处那么久都没有看出破绽来,足以说明刘炎将自己当成了公孙弈。由此反推,刘炎身上就会留下公孙弈的影子。
“公孙大人,魏国遣你为使者,是来参观我新皇登基仪式的吗?”
“王爷,您的腿怎么了?”公孙昭注意到了刘炎的轮椅,也只有轮椅是他目前发现的御城王和公孙弈的相似之处。
刘炎拍了拍这条腿,笑着说道:“实不相瞒,本王三年前就得了腿疾,不能行走。你之前见到的那个御城王,不过是本王的傀儡替身。”
公孙昭一听怔住了。
“觉得很不可思议对吧。”刘炎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妖女卫玲珑都能变脸成魏国公主,本王找个相貌相似之人也不是不可能。”
听他提到公主是假冒的,公孙昭不高兴了。“王爷,话可不能乱说。”
“公孙大人,时至如今,你还不相信你们的公主是假的吗?本王不会怀疑贵国派个假公主来我大梁有何目的,相信贵,,国也是被那妖女卫玲珑给欺骗了……”
“王爷,你说公主是假的,可有凭证?难不成就听信那些谣言而断定?”
刘炎笑道:“本王相信谣言不会是空穴来风。”
“那依王爷之意,要如何处置此事呢?”
“眼下本王还缺乏证据证明宣后就是卫玲珑,所以,不得贵国的认同,我们也不会加害宣后。但就目前而言,应当将宣后暂时软禁,待查明真相后再行处置。”
“公主三番五次遭遇行刺,难道不是贵国之过?”
刘炎道:“这本王就不清楚。”
聊了半天,公孙昭发现话题已从御城王身上转移到了卫玲珑身上,他立即找回话题,问道:“请问王爷可曾去过魏国?”
刘炎笑道:“本王曾想去的,但因腿脚不便不宜远行,就去不成了。”
公孙昭冷冷地盯着他说:“可是有人在魏国看见了王爷。”
“哦?莫不是看走眼了?”
“王爷,你究竟是魏人,还是梁人?”
“大胆!”大总管怒了,“公孙昭,你一来就问这问那的,到底想干什么?”
刘炎轻轻挥了挥手,让大总管不得无礼,又对公孙昭道:“公孙大人,本王不知道你想说什么。新皇登基在即,本王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公孙大人若是连话都说的不清不楚的话,本王可没有时间奉陪。等公孙大人想清楚了,再来见本王也不迟。来人,送公孙大人到使馆休息。”
大总管上前请公孙昭离去,临走前,公孙昭最后看了刘炎一眼,仍没有觉得他是公孙弈的可能。
“为什么不杀了他?”在公孙昭离开后,上官华裳问道。
“你以为公孙战为何会听我?因为他以为我是公孙弈,所做的一切都是魏帝的意思。若杀了公孙昭,公孙战就会怀疑我不是公孙弈,魏军就会倒戈一击。”刘炎说道。
“你的身份都快把我弄糊涂了。”上官华裳说,“一会儿是刘寒、一会儿是刘炎,一会儿又是公孙弈。你倒底是为了大梁,还是为了魏国?”
刘炎笑道:“我不为了谁,只为了我自己。”
……
公孙昭跟着人来到了使馆。因为这次登基大典非常仓促,所以使馆里除了他也没有别国的使臣。
到了使馆后,公孙昭没有选择接引给他安排的房间,而是自己挑了一间靠窗的房间。进房后他就让人退下,然后打开窗户。
从窗户望出去能看到大街,街道上行人还不少。其中一名坐在墙角的贩货郎引起了他的注意。而那名贩货郎似乎察觉到了来自别处的目光,抬头望去,正好和公孙昭视线对上。
这时,贩货郎点了点头,公孙昭似作出回应一般也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