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豪门 > 朕的后宫大有问题[清穿] > 135、第一百三十五章 康熙二十年

135、第一百三十五章 康熙二十年(1 / 1)

中央学堂起初新出来的时候,因着康熙画的大饼,不少宗室官宦世家的子弟纷纷入学。不学好的还试图收买师傅想要贿赂过关,结果全部被公开揭露贴在大门口。

那里头尤其是几户以往颇有贤名的文臣人家,门口都快被老百姓砸的烂番茄堆满,那臭气可以熏了半个月才散去!

这还不管,事后这些官员家中纷纷或是渎职贬斥或是贪污遭捕,不少官员可是在背地里称之为‘钓鱼执法’。

若是沦落到此,只怕死后都无言见到列祖列宗。

他当即打了个寒颤!

贾政不安的挪动着臀部,小心翼翼的开口:“如海,这也不至于吧?”

“……你说呢?”林如海只是淡淡的回问,“宝玉向来厌恶这些,凡是想要读书上进追求者,就给人家取个外号叫做‘禄蠹’,你说,若是进了国子监……”

话语未完,贾政的面孔已经煞白。

他想了想贾宝玉被送入国子监,然后当着诸人尤其是太子殿下,荣亲王殿下的面发表一下自己的言论后的下场,顿时张口结舌,说不出个一二三四五来。

“政兄,其他为弟也是不说了,只是琏哥儿可是府上出了名的不会读书,不过他也靠自己考上了中央学堂……我瞧着你也有贾兰这个孙儿了,倒不如让他试一试?”

贾兰可是贾政唯一的孙儿,在荣国府却是好像瞧不见什么动静一般,虽是嫡出,活得却和庶出的贾环没差。

林如海话语中的含义让贾政脸孔猛然涨的通红,被林如海几番拒绝后,他也没有脸皮继续巴结,面上强笑匆匆离去。

等贾政一离开,贾敏就掀起帘子从外头进来冷笑着:“宝玉,宝玉,这夸了十年了!到现在却是连个生员都考不上!”

林如海笑了笑:“宝玉我倒是问过几次功课,他聪慧的确是聪慧,不比珠哥儿当年差。只是这性子完全被教坏了,加上政兄以后分家单过,只怕是将来能够温饱就已不错。”

“说到这里,不是我说,”贾敏面上有些担忧,“我倒是觉得母亲的态度有些奇怪。”

“怎么回事?”

“前些日子,母亲又提起想给宝玉和黛玉牵姻缘,我拒绝了之后,母亲居然说……”贾敏面色带着一丝彷徨和恐惧,“她私底下和我说这荣国府日后定然是归宝玉的!”

“胡说八道!”林如海挑眉怒斥,“赦兄虽是不长进,不过琏儿到底还是个不错的,按着现在在中央学堂的程度日后定然能在朝堂有一席之地,况且他乃是赦兄的嫡子,怎么可能会让二房的宝玉继承!除非……”

“除非……”贾敏也嘀咕着。

“除非琏儿没了!”两人同时站起,异口同声的喊道。

夫妻两人面面相觑,半响林如海重重一掌拍在桌上,简直是冷笑连连:“老太太,老太太怎么会有这般的心思?难不成琏儿不是她的亲孙子?”

“别说这个了!事到如今,只怕母亲定然是打定了主意!这,这可如何是好?”贾敏急得团团转。

“别急,老太太肯定不会立即出手,我倒是有个主意——”林如海紧皱着眉头。

“什么主意?”

“台湾用人多,皇上一直担心人手不足,第一批前去台湾的中央学堂学生,都是平民子弟出身,我明日就去中央学堂和琏儿打声招呼,让他也申请。

一来身为功勋之后率先带头在皇上心里好留个印象,二来也可以躲开几年在岛上立下一番事业!”

“这一去得多少年?凤丫头哪里受得了?”

“受不了就一块儿去!琏儿家的也是个糊涂蛋,总听着你二嫂子的话,指不准给琏儿遭祸!”林如海越想越是肯定的重重点头,“我看就这么办!”

过了两日,前往中央学堂巡视的林如海就私底下找到了贾琏,将贾敏得知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

贾琏其实心里早知道二房对自己不怀好意,对于林如海的劝说,他心中满是感激和愧疚。

前一世的林如海也像是这样一般的劝说自己不要再为荣国府做事,而是去考取中央学堂或者国子监的学生名额,而他……因为老太太的反对而选择继续在家中帮忙庶务,鞠躬尽瘁。

却是直到死才知道在贾母眼里,他的价值就等同于一名管事。甚至在京城里不少人家面前视他为知己好友,背地里却骂他为酒囊饭袋,更是京城里大户人家嘴里最好的反面代表!

贾琏想要笑一笑,可是前一世的记忆却一阵一阵的涌上心头,面上怎么也撑不住笑容,嘴角向下似笑非笑似哭非哭:“……姑父,侄儿知道您的好意。”

“琏哥儿。”林如海心吊得老高,生怕贾琏接受无能,声音放低显得格外轻柔温和,“许是你姑姑和我弄错了,只是皇上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你若是能加入进去必定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成家立业,你现在有妻有女,也要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打算一番!”

“侄儿知道姑父的好意!”贾琏微微一笑,“姑父无需担心,其实侄儿今日已经上报师傅将自己的名字放入下一批支援的名单之中。”

“哦?”林如海挑眉,眼底闪过一丝惊喜,仔细打量了一番贾琏,笑得合不拢嘴连声喊道,“好,好样的!”

贾琏这个打算并未和家中说,就连王熙凤他也没有提起。贾琏知道,若是不把王熙凤带离这里,只怕她在家中无人制衡,又被王夫人怂恿克扣挪用银钱拿去放利。

更何况去了台湾还有一个大机遇在等着他!

贾琏送别了林如海,回到教室中面对同学们或是好奇或是敌意的目光只是微微一笑。

想当初第一批前往台湾的时候他就想去了,只是第一批的人选里只有平民子弟,如果身为官宦家族的他加入其中只会太过引人注意!

不过第二批就不一样了,现在还无人知晓皇上的打算……可是他知道!贾琏信心在握,这一回在台湾,他必然要表现得令人刮目相看才是!

……

康亲王的捷报一张接着一张送往京城。

台湾岛的收复进行非常顺利,郑经在岛上贪淫好色,欺霸良民的行为早就让人看不惯了,只是架不住岛上的军队都是郑成功当年留下的人马,对郑氏一族忠心耿耿,普通百姓手无寸铁根本毫无反抗之力。

等到康亲王军队直入,一开始不少民众的确是被吓得魂不附体,只想得起老年人们嘴里反复提起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疯狂事迹,生怕当年屠城之事再次发生。

不过康亲王早就得到康熙命令,深知如果在岛上如此做,只会将清军立在众人的对立面,台湾岛是孤立的岛屿并不是内陆,要是真出现潜伏的敌人,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因此他非但没有对百姓的避而不谈感到不满,在当地更是礼贤下士,重用土著和前朝遗民,更令官兵不入民户、分银不取、治安严谨。

一段时间以后,在康亲王军队的管理下,台湾岛的众多寨子里颇有达到路不拾遗的程度。这种安全感让普通的老百姓们以极快的速度敞开心扉,更不用提贴在一个个城池大门上的圣旨,上面提到台湾岛的汉民不用剃发,流传速度之广,速度之快,不出一月剩下的民寨或是城池也是高举白旗投降,毫无再战的打算。

郑经留下的水师也有不少举旗投降的,有幕僚提出应先关押后再处置,而康亲王却是毫无关押囚禁的打算。

他和幕僚们商量以后,将郑经水师原来的普通士兵打散分别安排到军队中潜移默化,其他的为官或者将领则被送到鄂尔多身边,负责水利工程的建设。

除去几个刺头,很快大部分平民出身的士兵就习惯了在清朝水师里的生活,有些甚至起了剃头的心思。康亲王对此很是满意,心里越发赞同康熙的主意,写奏折更是大吹特吹,彩虹屁拍得足足的!

康熙仔细瞅了瞅,都不好意思看下去了——这古人拍起马屁起来更让人寒毛直竖。他越看越式无语,最后直接塞给站在一边的梁九功吐糟:“康亲王这马屁技术,朕瞧着你都可以朝他学学了!”

梁九功瞥了一眼,就差点噗嗤笑出声。他强憋着笑容,肩膀一抽一抽的:“皇上,奴才学疏才浅,只怕是学不会康亲王的本事!”

康熙甩了个大白眼,倒是没接着说笑,只是沉思片刻。

老实说,他没有想到,在台湾岛上解除剃发令后,居然有汉人为了和清军一致而决定剃发……这显然打破了康熙的思路。要知道康熙想的更是将台湾作为一个测试地,等成功之后,逐渐内陆也可以消除剃发令的存在。

毕竟光着脑门子……真的特别丑。

等等……只怕这些个是软骨头,想要剃发来讨好上峰,想到这里康熙掂量片刻,回信吩咐康亲王若是有人自愿也可以,但无需表彰或是强迫。

紧接着,就是派人前往广州府随船只前往远洋,和送往台湾的第二批人才选拔了!

康熙陷入沉思,随船只前往远洋的人选康熙一开始就已经选定了人选,打算使纳兰性德前往。纳兰性德随着董含双上了不少课,甚至在外国语言上的能力远超诸人,现在可以说多国的流利语言,派遣他前往远洋寻找各种人才和书籍送回内陆显然是最佳人选。

反倒是前往台湾的人,康熙在李光地、张玉书、徐乾学三个名字上反复酌量思考。从两位王爷到鄂尔多,现在派去台湾岛的均是满人,第二批过去显然是一批汉人文臣,顺带驯化当地土著才是。

偏偏这三人才智能力都极为出挑,先前做事也很得康熙的满意,放在一起不免令康熙颇有些犹豫不决。

从政治倾向来看,李光地和索额图的关系更为亲密,而徐乾学则更亲近明珠,这样想来,反而是张玉书更为合适。他性情温和不喜与人冲突,修过明史才气出众,更重要的是他辅佐靳辅一同治理黄河素有成效,这一回去恰好能够协助鄂尔多修建水库。

敲定好带队的人选,其次就是这一轮前往的人员名单。康熙拉出第一批单子,仔细查阅着上面的名字,一眼就看到一个令他挑了挑眉的名字。

贾琏排在第一位。

果不其然,康熙往下看去,密密麻麻的名字中竟然在中央学堂学习的那些个宗室或是官宦子弟一个都没!

眼见着去台湾就是吃苦的公子哥们,自然不愿意成为那泥腿子,要知道中央学堂毕业康熙可是承诺可以成为府县的低级官员,这起码是入仕!

康熙冷笑一声,只宣林如海进宫吩咐他再去中央学堂,让学生提交职业意向表。

“既然他们这么想入仕,而不想要为国出力,那朕也不能为难他们。”

康熙面对林如海满头的问号只是笑眯眯的说道,“林爱卿只需要去印刷房做一些单子,让学生在里面打钩确定自己未来的去向,然后再因材施教。”

最新小说: 嫡女夺珠 失忆五年,我和死对头奉子成婚了? 分手后,被渣男小叔明撩暗宠 病秧子先别死,神医娘子来冲喜了! 喝醉后,女神让我忘了她 都市觉醒:我能不断进化异能 宠妾灭妻?主母二嫁高冷王爷 钱局 相亲当天,我被豪门大佬闪婚了 诱哄:心机前夫他蓄谋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