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丫头,皇上这一试,这衣服怎么大了,不就想起来宜主子有多久没见到皇上一眼了?”舒嬷嬷无语的摇摇头,又转头对着宜妃笑道,“主子,这主意好,既不惹人注意又能让皇上知道。”
“希望如此就好。”宜妃嘴角勉强勾起一缕笑容,心里担忧的很。
往年她就听宫里人聊天说起,这当宠的宫妃那送去皇上那里,小太监们自然会放在顶上让皇帝一眼就可以看的到的地方。
若是你不受宠,就算收了钱,人家也只要垫在宠妃的后头,保准皇上看不到。而万一皇上提及再取出来也是说不出个不是的地方。
当年自己送进去的衣裳,皇上转头就会来翊坤宫说上不少话,而现在……宜妃叹了叹气。
“五阿哥呢?”
“主子,您忘了?这上书房已经重新改建好,五阿哥这几日都已经去读书了!”舒嬷嬷愣了愣。
“是……是吗?”
宜妃眼底一片茫然,这段时间怨天尤人、自艾自怜,居然连五阿哥去上书房的日子都记不得了!
想到自己当时还信誓旦旦和额娘说对待五阿哥定然和亲子一般,而到了现在倒像是一巴掌甩在自己脸上!宜妃自己都觉得有些丢脸,从耳根子红到了脸颊上!
她将这事先放到一边,不放心的拉着灵巧的双手细细叮嘱着:“灵巧,你把这衣服送去东暖阁,记住!一定要交到魏珠魏公公的手上,知道了吗?”
“是,奴婢明白,这事包在奴婢身上!”灵巧蹲下福了一福,抱着托盘就急匆匆的离开。
“今日得好好准备一番,给五阿哥庆祝庆祝!”宜妃望着灵巧离开的身影,眼底带着点淡淡的温柔,“舒嬷嬷,你和后院的马佳贵人说一声,晚上让她也过来赴宴。”
“是。”舒嬷嬷应声。
宜主子有了亲生的阿哥,翊坤宫的宫人们对于马佳贵人想和五阿哥亲近的念头自然没了以往的抵触,顶多在后头啧啧两声就也掠了过去。
而在上书房里读书的胤福,心情就没这么好了。
他憋着气,双手托住下巴发着呆,在上面授课的师傅早就盯紧了自己也没有发现。
同时也是今年入学的胤祕脑门子上的冷汗都一滴一滴的往下落,在下面用手戳了胤福好几下。
“五阿哥!”今日的侍讲学士终于忍不住了,将一根粉笔直接丢到五阿哥的脑袋上冷喝道,“若是不想听课,臣只能请您出去了!”
胤福脸孔微微一红,在师傅严厉的目光中唯有垂头丧气的埋头苦读,不敢多说一句话,生怕他不认真读书的事儿被传入皇阿玛的耳中。
等午休下课,胤祕才掩不住面上的担忧,拉着他避开人群走到小花园中,认认真真的询问:“五哥,到底出了什么事?”
“……没事”胤福摇了摇头。
“五哥!”胤祕满脸严肃,迟疑片刻才缓缓开口,“是不是宜妃娘娘对你不如以前好了?”
“你在说什么胡话?”胤福吓了一跳,连连摆手,“才不是!你别瞎想!只是自从八弟在地动时出生,宫里人就说东说西说八弟晦气,额娘每天都以泪洗面……我这心里听着不舒服,昨儿个我还在御花园里听,听他们说……”
“他们说什么来着?”
“他们说马佳贵人是扫把星!到哪里也扫了哪里的运势!以前钟粹宫,现在翊坤宫,大家都说额娘都是被那马佳贵人害的失了宠!”
胤福眼圈一红,声音忍不住哽咽了:“你说她没来额娘宫里的时候一切不都挺好的!为什么她一来翊坤宫就这么倒霉?承乾宫……若是额娘宫里也变成那样怎么办?”
胤祕一下子沉默了,相对于胤福的天真懵懂,明明岁数一样的胤祕却显得老成许多。一年半以来宫里潜移默化的差别待遇让他早熟不少。
“……对不起,六弟!”胤福许久没有听到胤祕的声音,抬头偷偷看了看他难看的表情,顿时懊悔的道歉着。
“不,没事。”胤祕神色黯然,他也知道胤福并不是故意提到这个话题。
只是……一提到承乾宫,他心里就慌得很。佟贵妃的病情起起伏伏,有传闻称大约是过不了这个冬日了。
“你们两个,躲在这里做什么?”胤禔伸长了脖子瞧着两个年幼的弟弟偷偷摸摸黏在一块窃窃私语,“你们连午膳都还没吃,小心等会饿着!”
“三哥,我才没那么笨呢!”胤福嘟了嘟嘴,娇气的抱怨,哒哒哒的迈着小步跑到胤禔身边,一把挽住胤禔的胳膊,“六弟担心我,所以和我谈心呢!”
“谈心……?”胤禔哑然失笑,“你倒是不害羞!你可是哥哥啊!”
胤福被宜妃养的无忧无虑,性子纯澈,比起自从搬出翊坤宫后越发偏执阴郁的胤祕,自然更讨爽朗大方的胤禔喜爱。
面对胤禔审视的目光,胤祕勉强挂起一丝笑容沉默的点了点头。对于胤福他心里未免没有一丝嫉妒之情,明明同样是抱养,两人之间的境遇却是天差地别。
胤福到底知不知道,被他埋怨是扫把星的马佳贵人是他的生母……?
胤祕如深潭般的眸子,漾起几抹淡淡的嘲讽,片刻后才带起一丝笑容望着胤禔:“三哥找我们有什么事吗?”
“啊……这天气越发差了,跑马场里结了冰还没去干净,今日的骑射课就免了。皇阿玛说瞧着晚上要下雪,让我们几个都去皇额娘那里用晚膳!”胤禔深深注视胤祕一眼,半响才笑着开口。
他自顾自的牵起胤福的手转身往回走,“你也早些和永和宫里打声招呼,免得舒母妃担心。”
胤祕面上笑容一僵,沉默的垂下头。
“可是额娘刚还说叫我早些回翊坤宫……”胤福小声嘀咕着。
“怎么了?”胤禔停住脚步。
“不……没事。”望着胤禔关怀的目光,胤福咬咬牙,下意识摆出小儿撒娇的姿态,“那三哥等下下课和弟弟一起走好不好?”
“当然可以!”胤禔乐了,用力揉了揉胤福的小脑瓜子回头喊着,“胤祕,还愣着做什么快点过来?”
很快的,一个消息就打破了宜妃的希望。皇上跟前伺候的魏珠回话,皇上今日留宿景仁宫,还请了阿哥和格格们一同在景仁宫聚餐!
……
当晚,夜里。
外面是阴云密布,寒风簌簌的吹起地面的落叶,守在景仁宫外的宫人们都打着寒颤,将手缩在衣袖里,竖起耳朵听着屋子里的动静。
殿内正一派灯火通明,四个火盆放在屋子的四角熊熊燃烧,阵阵热气让整个殿内可谓是温暖如春。
帝后穿着单薄的衣衫,坐在铺着厚厚毛垫的地面上围着暖炉,一边聊天,一边看着四周的几名阿哥、格格们嬉笑。
胤礽和胤禔都是抱着一摞课本愁眉苦脸,边上的胤祜兴致盎然,正手持着其中一本课本,眉飞色舞的向两名弟弟述说着课程。
胤祜现在就读的可不是上书房,而是京城里的国子监!
在派遣人员前往台湾之时,康熙就已经对人才过少的现景耿耿于怀。等到灾后,国子监改革的问题被第一时间摆在朝堂之上,随着朝臣不断的争吵以及宗室暗中的压力,康熙已经烦恼许久了。
国子监身为从古至今朝廷的最高学府,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自然不能轻忽。即使是中央学堂,想要一时半会就阻击国子监的地位,显然是极为困难的。
问题出自现在在其中读书的大部分是八旗子弟和权贵官宦的子弟,游手好闲的不在少数,为了让这些人全力以赴,更为了引入新型课程,康熙想出了一个法子。
那就是把胤祜送入国子监读书。
当然,当康熙将皇子送入国子监读书的事情在朝会上宣旨的那一刻,整个朝堂都轰动了!
虽然朝臣议论纷纷,但架不住康熙金口玉言,圣旨已出,即便是李蔚、王熙等汉人也是一脸茫然失措,更不要提传到宫外以后各家各户是如何震惊的了!
要知道皇二子胤祜身为皇帝在世长子、更是皇太子的胞兄,更是已经名正言顺过继给荣亲王的子嗣。既极受康熙宠爱,又不怕卷入夺嫡之争,进入国子监读书的效果自然是极为轰动。
宗室大批没有资格入学上书房的子弟和权贵的次子庶子纷纷拿着家族的名额涌入京城国子监。
新改制的国子监超越中央学堂一跃成为最受欢迎的学校no.1。
同样的,为此也引起了一些骚乱。出身普通人家的学子想要进入国子监读书变成了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一时之间倒是闹得满城风雨。人数之多只逼得负责招生的林如海第二天就上书给康熙,一副不给他几名助手就要一头撞死在柱子上一般。
康熙自然也是乐得同意,他早有准备。在这一天,清朝的六部正式变成了七部,新设立‘学部’,林如海也从户部侍郎摇身成了学部尚书,终于晋升为朝廷中说得上号的实权人物。
紧接着,大理寺卿科尔坤调任学部左侍郎、升通政使张问政为学部右侍郎、升翰林院侍讲学士崔蔚林为学部郎中,升吏部主事塞楞额为学部员外郎……一系列人事调整下来,只让林如海喜不胜喜,恨不得立刻将人马聚拢在一块好好的讨论一番。
不过,林如海面色的喜色一顿,又呐呐的问道:“皇上,现在荫生数量实在太多,这国子监又不能如同中央学堂一样考试不通过直接开除处理。现在,不少原先已经准备就读的平民学子都宁可转而去私人私塾,或是转而求其次赶赴中央学堂报考了!”
再下去,只怕这国子监就要变成宗室权贵的后花园了……没有贡生只有荫生,那还要若大的国子监做什么?当摆设吗?
对于林如海的焦虑,康熙淡淡一笑:“朕早有准备,稍后就将圣旨贴在国子监和城门口,以后凡是国子监录取的监生,将由朝廷支付一半的学费以及免费住宿,衣物、学习用具由国子监统一提供,伙食每月定例三十张,可供在国子监食堂内使用。”
“皇上,由朝廷出这一份钱?”林如海一愣,面上顿时有些犹豫不定,“这积年累月,只怕开支不少。”
“林爱卿,教育是强国之基本。中央学堂的匠人有资助,其他平民学子退学的几率,从你交上来的奏折上看数量可不少。在京城生活开销成本过大,加上现在正是刚开始推行新政策,好多学子必然处于观望状态。
若是一开始收取全部的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家境贫困的学子大多会望而止步。更何况,荫生如此多的情况下,只怕以后在国子监内会燃起攀比之风,平民子弟受欺压的概率也会上升,倒不如统一着装学具以免出现这些问题。”
康熙侃侃而述,“况且这几年大清风调雨顺,税收银两更是节节攀升,承担这些费用还是足够了的。”
林如海一脸严肃,低垂着头显然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过,朕想也许现在还有人会认为朕做错了,等到十年,二十年,或者等胤礽……终归会有人发现,这个政策真真正正的价值,到时候再重新全额收费,并对最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学金的模式,那样大约更有成就感吧。”康熙轻笑一声。
“是!”林如海想象着康熙描绘的情景,眼中闪烁着那对未来的期待,脸上终是露出一丝笑容。
他双膝落地,双眼深深的,一眨不眨的望着康熙所在的方向。他的声音是如此颤抖,仿佛耗尽了毕生的力气:“臣也期盼见到这一日!”
不过这已是前一段时间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