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豪门 > 朕的后宫大有问题[清穿] > 107、第一百零七章 康熙十七年

107、第一百零七章 康熙十七年(1 / 1)

康熙倒是不知内情,听林如海如此说来顿时拧紧了眉头。

“若不是董姑娘才情出众,贾敏又深知她为人处事,得信就赶去荣国府替董姑娘解围,只怕事情……”林如海想想就是后怕的很,简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着,“……尤其是明珠大人,居然还嘲讽臣,说要给臣与董姑娘做媒人!”

他可是对贾敏这些年来真心实意,后院除了两名早年母亲送来的通房外连个妾室都没,哪里还有去外面迎一个回家的心思?若不是贾敏和黛玉信任自己,只怕林如海直接一根绳索将自己吊死得了!

听着林如海的话语,康熙一时只觉得哭笑不得。从自己这里知道林如海的存在之后,董含双就对林黛玉产生了兴趣。这不自从率先回京城以后,就天天找上门,也不怕自己的闺誉出些问题。

想到这里,康熙对林如海的同情就更上一层楼了,连忙安抚着说道:“朕知道了,朕啊这就使人去传话,正好皇太后舍不得,正有心想让董姑娘入宫陪她几天。等过了这些日子,后头若是林爱卿的爱女有心读书,倒是可以去京郊农庄住上一段时间听听课?”

“臣遵旨!”林如海松了口气,又记起后面董姑娘就要开始给学堂众生上课的事情,“皇上,臣觉得让董姑娘扮男装给学生上课实在是……即使戴着面纱,臣虽然从未见过董姑娘的真容,只是那身量,那声音,这,这打扮成男子不被人一眼看出来才奇怪呢!”

林如海索性一口气将憋在自己肚子里好久的问题说了个痛快!

“林爱卿莫慌,董姑娘要正式去中央学堂还需要两年的时间。”康熙摆摆手,朗笑着。

“两年?”林如海惊讶的挑挑眉,董姑娘可从未说起过这件事。

康熙慎重的点了点头:“朕的想法,朕之前也和你说了,想要一朝一夕,光靠一个中央学堂就想让平民百姓们都识字,脱离文盲是根本不现实的,更不可能光靠一个中央学堂就能找到我们需要的人才。所以朕早有心将县学府学之类也整合起来,让天下人都有书读才是正理。”

康熙的野心也不是区区一个中央学堂就可以满足的,他在行宫内和董含双也商量了不少,一致认为:与其放在年岁已经二十左右的年轻人身上,倒不如扩建各地的县学,乡学,府学。

将它们改建后相当于未来的小学,初中,高中,而中央学堂或者未来更多的直隶学堂可以作为后世大学的存在,长此以往才能够塑造出来一条真真正正的向朝廷输送人才的大路!

“可是皇上,地方上想要统一学府投入银两,科举的制度都需要大幅调整。”林如海小心翼翼的开口,“在京城里已经有不少准备明年会试的才子对中央学堂的存在深表不满,甚至视之为敌,只怕若是再大肆修改,会惹来天下学子们的不满!”

“不满?无论什么样的政策总有一部分人不满意,”康熙摇了摇头,“等这个目标实现,等天下人人都有书读,人人都可以做官。不管你是原来的读书人,或者是个商人、匠人、种田的百姓,哪怕是一个扫大街的、挑大粪的、甚至卖身为奴的,所有人都自然而然的会有念想,不会麻木的过一辈子,毫无盼头。”

沉默的听着康熙的描述,林如海迟疑半响才舔了舔干燥的嘴唇:“皇上,这想法的确很好,可是根本没有这么多可以作为讲学的师傅。更何况这世上吃不饱穿不暖的人还有这么多?只怕大部分百姓根本没有心思放在读书一事上。”

“朕明白,不过随着现在的科技水平的发展速度,改良水稻的产量,不止是改良水稻,还有更多玉蜀黍,番薯之类产物的出现,还有纺织机的进步,朕相信让天下黎民百姓吃饱穿暖的梦想很快就会逐一实现。”康熙眉毛扬了扬,脸上带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林如海点了点头——这个过程估计不止是一两年可以做到,不过从现在开始努力,总有一天可以见着。他心中隐隐也有些期盼……这样的世界会是如何的呢?

“朕觉得现在要做的就是更好的推广,中央学堂第一批的学子不止是只能合格而已,更重要的是需要优秀!才能引导平民百姓们也明白,不止是科举一条路才有成为官员的希望,也让那些有志向为黎民百姓做事的人才更愿意加入进去!”

康熙说话的声音沉稳有力:“等到中央学堂的学子让世人众所周知,那么接下去我们可以开始推广乡学和县学,统一考试后进入府学,府学毕业后,如果没有升学考虑的可以至府以下乡镇县从事普通官员的职务。

而在府学毕业后可以选择进入中央学堂,甚至后期更多的学堂中学习,进入六部等重要部分进行工作。”

剩下的,康熙想说的还有很多,不过看着林如海一脸思考的模样,康熙将这些话吞进了肚子。太早太远的思路有时候反而更会引起人的恐惧和抵触,实质上可以见到的,可以去操作的才是当前最值得去做的。

等林如海退下,康熙还没喝口水,裕亲王福全、内务府总管戴佳噶禄就一前一后的走进东暖阁。

“奴才给皇上请安!”

“皇兄何必多礼?”康熙心情不错,兴致很高的起身将福全一把拉起。相对对福全的好态度,对于噶禄他就显得冷漠多了。

内务府包衣姓氏极多,其中乌雅氏、戴氏、魏氏、金氏四户占据了如今大部分重要的职位,其他列如吴氏、陈氏等则远远不及前面四家的存在感强。

乌雅氏不用提,而戴氏,却是和已被挪出包衣籍改名戴佳氏的噶禄一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自从噶禄上台以来,短短几年之间就名列内务府四大家。

对于频频提拔亲眷的噶禄,康熙其实早有不满。但令他更为震惊的是,三名内务府总管内,噶禄居然还算属于忠于职守,从未僭越的了!

其他两人更是大肆收取贿赂,按照每年内务府人员上供的金钱银两来安排职务,大有把整个内务府变成他们的银钱库的打算。

“内务府总管海喇逊、吐巴两人专事苛刻,贪墨不仁。朕有意将两人的总管之职革除。”康熙笑得很是温和,说出来的话却是如同刀锋一般,一下一下的刮在两人脸上。

尤其是噶禄在下一刻就面色惨白,两股战战,垂下头死死的盯住地面。

噶禄只觉得皇上冷飕飕的目光从自己身后滑过,整个身体僵在原处,一滴一滴的冷汗从额头渗出,滴答滴答的落在地上。

“这件事的圣旨,朕会在颁金节后才发。此事一应交予福全你和噶禄一起进行,朕听说内务府有所谓的包衣四大家?朕希望你们能在这一个月内搜集完善所有证据,证据确凿后将其一网打尽。”

康熙慢吞吞的说话,双眼目光锐利直指噶禄,“噶禄,你听到了吗?”

噶禄下意识的屏息,喃喃低语:“奴才明白,奴才遵旨!”

他哪里还不懂,内务府的戴氏只怕是要被一网打尽!可他不敢说一个不字,只怕牵连了自个儿的家人。

福全暗叹一声:“奴才明白,皇上,将海喇逊、吐巴两人革职后,这内务府总管的职位?”

“暂由皇兄出任,等朕挑好了人选再行更换吧。”康熙冷静的点点头,让噶禄退下后才福全说道,“皇兄,噶禄手下也并不干净,不过比起其他两人已算是不错。朕担心三人全部撤职只怕内务府大乱,所以朕才将他留下,你这些天仔细注意着,若是他这一个月有通风报信的行为,那就一同处置了。”

“奴才明白!”

“唔,还有皇兄,皇祖母又说起你膝下的孩子……”康熙迟疑半响缓缓开口,“要不要朕派人到你府上好好查一查?”

福全今年二十四岁,明明和康熙同岁,康熙已有五名阿哥四名公主的情况下,偏偏福全家中一子一女都没,连生三个孩子都未养过三岁就没了!

“皇上放心。”明白康熙意思的福全苦笑一声,“奴才早就把家里妻妾都查了个遍,并没有人动手脚,许是奴才的孩子命数还没到……”

康熙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叹了叹:“皇祖母还在念叨你,你也没必要连皇祖母都躲着走,等会跟随朕去慈宁宫一趟吧!”

“……皇上,奴才福晋已没了一子一女,持家也是稳重妥善,后院人虽不多,但各个也是温和淑惠,相处极好的。奴才明白太皇太后的心意,可是奴才还想再等两年,若是两年后还没有子嗣,再请太皇太后赐人吧!”

福全低声乞求,福晋在家中黯然神伤的模样还在面前晃荡,他心疼,福晋何尝不是?若是进宫,只怕太皇太后定然是要让他领两人回去,让他如何面对福晋。

“行了……朕知道了。”康熙沉默了一瞬,重重的点了点头,“朕只能再帮你拖两年,剩下的就看你自个儿的了!”

“是,奴才谢皇上隆恩!”福全松了口气。

“不过,你也别先放心,朕还有一事要你帮忙。”康熙看着福全的脸色笑着开口说道。

“皇上有事吩咐奴才即可。”福全只觉得满头雾水,疑问的望着康熙。

“朕需要你在盛京找一户贫穷些的蒙古人或者满人人家,最好家中亲眷少些或者已除了宗籍的,家里人口知晓的人比较少的。”

福全听得一愣一愣。

“朕这里有一名姑娘需要洗一下身份,可以送进宫里侍奉皇额娘。”康熙慢吞吞的补充。

“皇上!这万万不可!”福全吓了一跳,连连摇头,“这入宫的嫔妃可都是必须按着选秀流程,哪里可以随意来的民女通过这种路子入宫!”

他拉长脸:“即使您威胁奴才,奴才也绝对不会这么做!”

“……你在说什么胡话?”康熙嘴角一抽,神tm要民女入宫,下一瞬间他哪里还不懂福全的意思,倒是以为他在行宫或是外面碰上了什么身份有碍不得入宫的民女,才想着用这种招数弄进宫。

“去去去!胡说八道些什么?这人和朕不是这种关系,你不信就进宫问问皇额娘去!”康熙没好气的斥了一句。

“是……奴才这就告退!”福全摸了摸鼻子,心里还有犹豫——他可不敢进宫问皇太后,这不是送上门给太皇太后一份大礼吗?

最新小说: 嫡女夺珠 失忆五年,我和死对头奉子成婚了? 分手后,被渣男小叔明撩暗宠 病秧子先别死,神医娘子来冲喜了! 喝醉后,女神让我忘了她 都市觉醒:我能不断进化异能 宠妾灭妻?主母二嫁高冷王爷 钱局 相亲当天,我被豪门大佬闪婚了 诱哄:心机前夫他蓄谋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