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吴府门口的东方煜还是没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过来。
为什么自己认识陈淑娘又见过吴姑娘就得过来做个见证人,朱尔旦这话里的逻辑就理不清啊!
尤其在陪着吃了个闭门羹之后,东方煜越发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里。
俞若反到安慰起他来:“你不是想知道吴姑娘和陈淑娘之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这就是你了解真相的途径。”
南宫珏瞥了朱尔旦一眼:“我倒要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他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塞进守门的吴家家丁手中:“烦请小哥帮忙向吴大人通报一声,就说我们是上次来向大人通风报信的那几人,想来看看吴姑娘是否安好。”
那家丁摩挲着手里的银子,塞进兜里,对南宫珏说道:“公子放心,话我一定带到……只是吴大人是否答应见你,小人人微言轻……”
“无妨,只要将话带到,这锭银子就是你的。”南宫珏说话还是那么简单粗暴。
得了南宫珏的允若,家丁喜笑颜开,美滋滋地去通报吴御史。
没一会,家丁回来了,说道:“大人说了,感谢几位当日奔波报信,只是这两日府中有些家务事要处理,不便招待各位,各位还是请回吧。”
拿人家手短,看在银子的份上,家丁又多透露了几句:“几位也都知道,我们家小姐失踪好几天了,昨日才找回来,现在正在和老爷夫人闹呢。”
吴家的内宅确实不得安宁,昨晚吴御史将失而复得的闺女带回来,女儿喊着不认识他们要回自己的家,竟是连亲生父母都不愿意认了,气得吴侍御把她关在祠堂里,本意是想让女儿在列祖列宗面前好好反省一下。
被关了一整晚的陈淑娘面容憔悴,没再哭天抢地,她喝了一口吴夫人递到嘴边的茶水说道:“我要见朱尔旦。”
吴夫人心疼女儿:“都这个时候了别说旁人了,先吃一口饭吧,身体要紧啊……”
陈淑娘偏过头,以绝食表示她的决心。
吴御史盛怒,对吴夫人说道:“她不吃就算了!她想为一个男人饿死不成!”
陈淑娘和吴御史夫妇俩的拉锯战正式开始了。
*
无功而返的俞若也没有闲着,他让沈连铮每日都去吴府打探消息回来告知他。
起初,沈连铮当然是不愿意的,“如此做法,与梁上君子何异!”
“要不是实在没有别的人选,你以为我想找你啊。”想起沈连铮那直白的跟踪技术,俞若就一阵窒息,开始想念他的老搭档燕赤霞。
最后俞若想了一个折中的方法,“那就这样,你每日去找吴家的那个家丁向他打听打听吴家的情况,这总可以了吧。”
那个吴家家丁收了南宫珏的银子,又是个嘴上不把门的,找他套取消息不失为一个方便快捷的方法。
陈淑娘到吴家的第一日,拒绝承认吴御史夫妇。
陈淑娘到吴家的第二日,以绝食向逼。
陈淑娘到吴家的第三日,饿了,开始进食,仍要求见朱尔旦。
陈淑娘到吴家的第死日,接受吴夫人的示好。
陈淑娘到吴家的第五日……
“你说什么?”
第五日,沈连铮带回来的消息超出了俞若的预料,让他不也能免俗地提高音量表示诧异,“你说陈淑娘她告诉吴御史自己失忆了?!”
多么熟悉的套路,玛丽苏杰克苏都不屑于用这种老梗,懒得写了。
看来陈淑娘和朱尔旦这次是准备阴差阳错冒名顶替啊。
俞若前脚刚收到消息,朱尔旦后脚就被请进了吴府。
现在的朱尔旦完全能够以他本事说动吴御史,甚至让吴御史对他改观。
俞若和沈连铮守在吴府附近,一个下午过去了,朱尔旦终于从吴府出来,他后面还跟着吴御史。
吴御史亲自将朱尔旦送到自家门口,还言笑晏晏地同朱尔旦说话。
俞若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这可怎么办?”
吴御史若与朱尔旦交恶,他本可以借着吴御史打压朱尔旦的这段时期,从心理上击溃他的防线。让他知道即便是换了一颗七窍玲珑心也无法改变他的命运,那些旁门左道没用的。
这下好了,朱尔旦眼看着就要摇身一变,成为吴御史的乘龙快婿,尝到了甜头的人哪会轻易反省自己悔过自新。
沈连铮还在一旁给俞若添堵,他实事求是地陈述道:“我可不知道怎么办,当初说‘听我的准没错’的人也不是我。”
这个人好烦!
俞若迈着沉重的步伐率先离开,沈连铮却没有跟上,突然朝着城外的方向走去。
*
朱尔旦从吴府离开后的第二日,便是乡试放榜的日子,西门文在人群里紧张地看着布告栏的名单。
名单从右往左,他一目十行地扫过一大半了,仍没有见到熟悉的名字。
后排的东方煜已经开始开导大家了:“没关系,大不了下次再来……”
西门文突然大喊道:“中了!中了!”
几人都惊喜地问:“谁中了?!”
“是……朱尔旦,朱兄!”
喜悦的心情褪去一半,大家突然冷静,俞若是因为早有预料,南宫珏则是还处于兄弟情突然破裂的别扭中,不大情愿地说道:“算是他给我们书院争气了。”没有辜负夫子们的教导。
人群散去,他们又仔细看了一遍榜单,德益书院拔得头筹的确实只有朱尔旦一人。
东方煜目光在周围搜寻了一圈,“乡试放榜,如此重要的日子,怎么不见朱兄?”
别找了,你们朱兄现在八成在吴府,怀里抱着美娇娘,等报录人去送信呢。
不止参与考试的考生,那些个客栈老板们对这次的成绩也关注得很。
俞若等到回到客栈,小二哥正喜气洋洋地更换客栈门口的招牌。
左边写的是“举人朱尔旦唯一投宿客栈”,右边写的是“恭喜朱公子金榜题名”。
客栈门口人流如织,有人羡艳地看着两块新招牌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高中,也有人已经收拾好了包袱落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