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梁两家约定好相看的时间是在上午十点。
于满塘接了自家姐姐,又请了本族近支的两个说话爽利、做事周全的侄儿媳妇,再加上大冲媳妇梁秋花,总共是四个人作陪。
他昨天就已经通知了人家,今天九点半不到,两个侄儿媳妇儿就早早地放下手头的活计,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地过来等着了。
可是,一直等到快晌午,眼看着日头都要往西歪了,也不见梁家来个人。
于满塘纳闷,问大冲家的是不是记错了日子,梁秋花赌咒发誓地说没记错。
为了证明自己没记错,她让大冲蹬上于明军的自行车,大中午地去了趟娘家问情况。
等两口子回来已经是晌午外了,梁秋花胖,折腾这一回,直累得气喘吁吁,一脑门子汗。
她还没进屋就叫辛苦,进了屋端起上午就沏好的一壶茶对着壶嘴就灌了半壶,灌完一抹嘴才说,人家梁秋云现在是姜家铺小学的代课老师,今天上午有课,下午才能腾出空来。
于满塘一听又意外又不好意思。意外的是,早就订好的事,梁家怎么就没把空儿提前腾出来呢,就是临时有事也该派个人过来说一声啊。不好意思的是,害几位作陪的白白等了一上午,下午还得继续耽误人家工夫。
梁秋花这么一说,两位作陪的媳妇互相看了一眼,其中那个叫刘桃的就笑着说:“看来是人家大闺女脸皮儿薄,这相个亲都两请三请的,这以后过门上轿的时候,可不得请十趟啊?”
刘桃说得喜笑,意思却表达得很清楚:才只是相个亲,梁家这架子摆过了。
梁秋花一听就不乐意了,“我堂妹现在是姜家铺村小的人民教师,干的是教书育人的活,可不忙吗?”
刘桃是个圆全人,人来帮忙陪客可不是来呛火吵架的,既然自己的意思已经表达过去,也就不跟梁秋花争,笑一下,就说先回家做中饭,等下午再来。
于满塘老大不落忍,给两个侄儿媳妇儿各抓了一大把水果糖,让给孩子们带着。
梁秋花也回家做中饭了,临走说家里没菜了,顺手就把于家窗台鸡窝里老母鸡刚下的还热乎着的两个大鸡蛋给摸走了。
大姑留下来,跟着于满塘一起做饭。
心里有事,大家都不觉着饿,大姑就说做个简单的菜叶疙瘩汤吧,方便又省事。
于满塘烧火,眼看着锅里水开,大姑舀了一碗细面站在锅台边搅着疙瘩,边搅边跟于满塘说:“上一次人姜家,闺女不也是老师?人家爹还是大队长呢。相看、认家、订婚都是和和气气,礼数周全的,也没见这么摆过谱。”
锅里水开,大姑把拌好的面疙瘩下进锅里,拿勺子搅着,又说,“相个亲就这样拿大,万一真成了,过了门不更难伺候?”
于满塘往灶里填把柴,叹着气说:“没办法啊,咱现在上不来好茬儿。”
大姑不由又生气,“都怪姜家那闺女,你说父母都是识礼懂事的,怎么就生出那么个丢人现眼的闺女呢?”
老姐弟俩边说话边做饭,眼看着午饭做中,大姑往灶火屋外探了探头,“军子呢?”
于满塘说:“去瓜田了吧。”
大姑说:“这一上午也没听见狗叫唤一声,瓜田应该没事。你去叫军子吃饭。”
大姑说着就拿了碗去盛疙瘩汤,于满塘拍拍身上的灶灰,起身就要去叫于明军吃饭,出了门才发现于明军在屋顶上呢。
于明军已经脱了那件被他爹逼着才穿上的白衬衫,此时只穿着一件跨栏背心,长腿盘起来,坐在屋顶上拿一把小刀削着一根木棍。
现在西瓜即将成熟,不仅要防人贼,还得防獾贼。
那些獾猪一到晚上就拖家带口地出来糟蹋西瓜,稍不注意,就会被糟蹋一大片。
于明军这几天晚上经常半夜起来驱赶,这些木头枪就是用来扎獾猪的。
即便这样,一到瓜熟季节,那些獾猪还都一个个吃得膘肥体壮的。
房顶上视野好,一抬头就能看见对面河滩瓜田里的动静。
于明军坐在那里,边干活边注意着瓜田,两不耽误。
有风从河滩上吹过来,携裹着河面上潮润的水汽。
于明军的耳朵边就突然又响起了那句,“所以,你还要不要我?”
潮润润的小声音儿撩着于明军的耳朵眼儿,他手一歪,差点削到手。
于明军烦躁地挠挠头,把木棍放下,抬头望着远处瓜田,就看见瓜田里好像有个人影倏地一闪。
可是,等他警觉地站起身再看,就只看见虎子站在那里,摇着尾巴,仰着脑袋在看天。
“从天而降……”于明军嘟囔着,摇了摇头,“仙女吗?”
爹叫吃饭了,于明军答应着,拍了拍身上的木屑,刚要下去,莫名其妙地又往瓜田方向看了一眼。
看来是看天不好玩,这会儿虎子改趴着了,不过还是安安静静的,乖得很。
天下太平。
于明军手撑住房檐,几米高的房顶,咚地一下就跳了下去。
……
到下午三点多,梁家的人总算是来了。
梁家来了一辆自行车,一辆马车。
梁秋云和她的爹娘,哥嫂,叔婶以及本家的一个嫂子。
梁家来的人多,老屋子狭小,院子宽绰,于满塘就连忙招呼着于明军和大冲把早就准备好的桌椅搬到了院子里。
时值麦夏,太阳还不是那么辣,尤其日影已经偏西,院子里的枣花甜滋滋的,围墙上栽着的那一圈用来防贼的仙人掌也翠绿,院里比屋里还好。
桌椅都搬出来,方桌上,花生、瓜子、茶水、水果糖也都摆好了。
于满塘办事周全细致,准备得很妥当,男女双方就分列方桌的两边坐着。
梁秋云的娘孙巧妮是个小个子,长得也黑瘦,自打进门,一张黑脸就一直板着。
她在于家两个媳妇的陪同下,把于家屋里屋外,灶火屋粮食囤都视察了一个遍,然后往中间椅子上一坐,腰板一挺,两手一握搭在身前,板着嗓子说:“屋这么小,俺闺女过门可不能跟老公公小叔子一起住。”
于大姑一听,连忙说:“有新房的,就在家北河沿儿上,去年秋天才盖好的,三大间裱砖房,亮亮堂堂,宽宽绰绰的。”
孙巧妮一听,黑黄的脸色稍稍一动。
梁家嫂子觑着婆婆的脸色,笑着说:“那就去看看吧,也好让我们放心。”
于是,浩浩荡荡一群人又奔了村北新房。
于满塘和于大姑陪着梁家父母走在前面,于明军在人群之后。
于明军穿着白衬衫军装裤,皮带外扎腰,高大帅气得让梁家来的几个女人的眼睛直望他身上瞟。
倒是那个梁秋云,一直冷冷冰冰的,跟她妈一样,板着一张脸,眼睛谁也不看,就只望着天,好像是被逼着来相亲的。
梁家嫂子见状,故意把小姑子往于明军身边一推。
梁秋云差点撞到于明军,于明军不由往后一退。
梁秋云脸一红,再瞟一眼于明军,心口就跳得厉害。
可是,临来前儿她妈说了,于家现在是赖茬儿,他们绝对不能上赶。
即便是要做亲家,她家的面子架子必须在一开始就摆足了,以后过了门才能当家做主说了算。
所以,梁秋云立刻就又板起了脸,眼睛望着天,踩着她那双一只鞋底高一只鞋底低的新布鞋气昂昂地往前走了。
于明军一直漠漠,脸色也是沉沉的,像是有心事。
于家嫂子刘桃看见刚才这一幕,不由就想起了上一次。
于明军跟姜家闺女相亲那回,她也去了。
姜家闺女苗条秀丽,乌油油的两条大辫子,水汪汪的眼睛像是会说话。
于明军高大挺拔,两个人站在一起,那才叫登对,那才叫郎才女貌呢。
再看今天这位,身条粗壮,皮肤还黑,大脸盘子倒是喜庆,只可惜眼睛又小了,尤其,还是个跛脚。
当然,庄户人家挑媳妇,要的是贤惠能干,可是,瞧着这姑娘总往天上翻的眼睛,能干也许是能干,贤惠,怕是得另说。
……
于家新房是去年才盖好的,房子的样子是于明军亲手设计的。
当时跟姜家一定下日子,于明军就加快了进度,赶着霜降前封了屋顶,油漆了门窗,装上了亮亮堂堂的玻璃窗。
屋里的家具也都打好了,一水的东北红松木,还是于明军往那边跑车时,亲自买了拉回来的。
这一座宅院,别说大于庄,就是整个苗花河乡估计都难找出第二份来。
梁家父母屋里屋外都看过,也不说好也不说赖。
一行人又出来往老宅走,于明军在最后面锁门。
等他转身要走,又看了一眼河滩瓜田。
瓜棚口,虎子摇着尾巴仰着头,脸对着瓜棚里面,那讨好的样子,像是他提着一串肥硕的田鼠站在它面前一样。
于明军觉着奇怪,迈步就要往那边走。
大姑看见,连忙叫住他,“军子,你干啥去?”
“我去瓜田看看,一会儿就回来。”
“待会儿再去,还没相完呢。”
“没相中,让人家走吧。”
于明军说着又要走,大姑急了,一把拉住。
“你这孩子,就是没相中也得把过场走完啊,婶子嫂子们还都陪客人呢,你撂挑子不干,以后再有事还怎么好麻烦人家?快跟我回去!”
大姑说着,硬拉着于明军就走。
于明军又往瓜棚看了一眼,不行,还是觉着不对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