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豪门 > 红楼老太太 > 八公府个个演技不凡

八公府个个演技不凡(1 / 1)

石梅肯定,八公府并非表面看起来那般不堪。

这些年轻人,最大的没有超过二十岁。

最小的是修国公府的嫡次子,只有十六岁。

这小子根骨最好,是个将军的苗子。

平时装得鹌鹑一般。

如今亮出爪子,都不是凡品。

八公府,个个演技不凡!

贾琏亲自招收他们进入侍卫处,不说有师徒情分,至少有些香火情。

石梅道:“这些个勋爵子弟,将来必定会有大出息,你不要断了联系,将来就是助力。”

那个宗室子弟,却是前宗令裕亲王府的侧枝。

这些老王爷看来还是有些门道。

裕亲王算得上是荣府的半个仇人。

石梅道:“这个人是裕亲王的侄孙,你要远着点,别上了他的套。”

贾琏颔首:“孙儿省得!

唉,废太子惹的祸,却要我们背锅。”

石梅拍拍贾琏:“这是你祖父的抉择。

父债子还,也没有什么好抱怨。”

石梅在发现这个世界,不光是她一花独放,顿生紧迫感。

遂跟贾琏这个武功悟性最高的孙子,讨论起荣府的武功秘籍。

石梅觉得,荣府的传家武功,需要改进。

荣国公贾代善的绝技有两种,一是武当拳。

武当拳重在训练筋骨皮。

其二是八步赶蝉。

八步赶蝉是是轻功。

虽是内家功夫的一种。

但是,它主要修炼的是腿部的穴位。

炼成之后的功效就是跑得快。

是一门逃命的功夫,或者说是追踪的功夫。

荣府的斥候,都要修炼这门功夫。

又轻飘又迅捷。

然,荣国府的功夫,修炼一辈子也不能打通任督二脉。

修炼不出雄厚的内劲内功。

贾琏说道:“祖母,牛家、候家、柳家、还有水温家,只怕都拥有先天境的武功秘籍?”

石梅道:“这也不难理解。

他们能够成为开国元勋,手里肯定都有三板斧。

不然,也活不到王朝建立。”

贾琏得意的很:“不过,我看了今日所有的参赛子弟,武功不及孙儿多矣。”

石梅道:“家族的武当拳,八步赶蝉不能丢,但是,要跟望气术结合起来训练,才能内外兼修,事半功倍。”

石梅猜测,贾琏的功夫,之所以进展神速。

其原因,应是武当拳形同修真练体。

望气术练气。

这便是内外兼修。

因此,他才功夫进益神速。

武当拳本来是厚重的功夫,却被贾琏耍的神出鬼没。

石梅提点道:“你把练气与炼体结合修炼的心得记载下来,作为荣府的家传秘籍。

你大哥与琮儿至今不能引起入体,等空闲下来,你好好跟他们讲解讲解。”

贾琏颔首,笑得得意之极:“祖母,如此一来,孙儿是不是算是这一门综合武功的开山鼻祖?”

石梅颔首:“是的,恭喜你,未来的迷踪拳老祖!“

贾琏拍手笑:“祖母高见。

这个名字起的好!

孙儿武当拳已经变幻了身法,气劲外放可伤人,可不是迷踪拳?”

石梅看他尾巴翘上天了,道:“武功的最高境界,飞花逐叶可伤人,你差的远呢。”

贾琏忙着躬身认错:“孙儿会勤学苦练。”

石梅道:“这个不忙,好好做几篇文章,跟你珠儿哥哥参详参详。

再去林家你姑父家里请教。

你姑父如今是国子监的祭酒,国子监珍藏最多的就是历朝历代的锦绣文章。”

之后,贾琏每日张家林家两边跑,忙的不亦乐乎,做着最后的冲刺。

冬月初十。

燕候府宴客,宴请荣宁二府去后湖坐冰船。

贾珠贾琏不得闲,元春一下的千金,包括叶筠。

贾琮一下的小子,包括叶筝,都去了燕候府。

孩子们很喜欢溜冰,一到后湖都飞了。

石梅看着水灵在冰上飞舞。就夸赞:“灵丫头出落的越发好了!”

燕母道:“水灵十六岁了,是大姑娘了。”

石梅还在思索这话的含义。

张氏这个本土闺秀已经明白了:“水灵越发温柔娴静了,我啊,恨不得立刻抢回去。

只是,我们琏儿不知道明年的会试如何呢?”

杨氏抢着说:“琏儿肯定是三鼎甲呢,这有什么说的呢?”

张氏看眼石梅,说道:“我倒是想呢。

只是,明年珠儿也要下场,这兄弟两个不可能都进入三鼎甲。

莫说珠儿读书比琏儿长进些。

就冲珠儿是哥哥,礼法国法,都该是珠儿优先排位。”

这话一出,石梅愣了下。

她从来没想过这事。

贾珠读书是比贾琏强些,也比贾琏更加用功。

但是,贾琏练气入体之后,那脑子已经相当于电脑了。

只怕先生教不到,不怕他学不会。

石梅也从未想过排名会有什么问题。

考试呗,谁成绩好,谁排前面。

再没想到,还要兄友弟恭一说。

这一来,还真是有点问题。

石梅一通百通。

贾琏当初不下场,或许就有张老爷子提点:不跟哥哥争先。

可惜,贾珠败北。

张氏看出来婆婆似乎很意外,心里却在纳闷,难道婆婆不知道这个规矩?

石梅看眼张氏:“三鼎甲,可望不可即。

珠儿也好,琏儿也好,只要中了庶吉士,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贾政只是明经进士。

贾珠贾琏可是正经科举。

只要考中进士,这就是质地飞跃。

这一说,张氏也释怀了。

那么些举子,贾琏未必就能考入前三。

担心什么兄友弟恭呢?

大宋小宋的事情,毕竟是绝无仅有的个案。

燕候的夫人却在想,女婿可是文武双举子。

文考不成状元,武考也不成吗?

文进士,武状元,也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这一想,笑得更加欢快了。

燕候的夫人就说:“灵儿的父亲请人在海疆折摸一批金丝楠木,已经放了两年了。

灵儿明年就十七了,这打家俱是个细致活,只怕得要一年功夫呢。“

石梅闻言,给杨氏使个眼色。

杨氏就笑道:“哎哟,可不是这话吗。

婶娘,不如这样,正月初八就是好日子,不如大家聚一聚,把婚期定了,说不定,琏儿沾了喜气,就一顺百顺呢。”

石梅笑道:“这倒是好,我也恨不得明儿就把灵丫头迎回去。

只是还有一宗,方才说了,珠儿比琏儿大一岁呢。

这得一宗一宗的办。”

张氏心里咯噔一下:是啊,贾珠还没说亲呢。

这人选倒是相看了不少,只怪贾珠人在江南,人家女方都说要相看一下,故而耽搁了。

燕候夫人就道:“那一回我们在镇国公府家里吃寿宴,仿佛听荣侯夫人说,在跟镇国将军府接洽,怎么,没成?”

张氏道:“倒不是,只是孩子在江南,他平日不喜欢出门子,大家都不认得呢,人家要看一看本人。”

贾珠已经二十,还没说亲。

虽然家里知道是石梅拦着不让相看,外头人家不知道啊。

石梅这时笑道:“也是我的主意。

这个孩子请了高僧批了八字,务必要二十一岁过了才能成婚。

媳妇年纪还必须比她小,才能一顺百顺。大一二岁的都不成。

之前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错过了不少好姑娘。

年纪大的呢,人家姑娘不乐意等。

年纪小的呢,早早提亲,人家姑娘家也不乐意。”

石梅说着歉意一笑:“所以,我是这么想的,等明年殿试完毕,无论珠儿中与不中,我都会替她说亲,只要小定一放,即刻敲定婚期。

然后就给琏儿看期。

议亲时间再晚,晚不过八月。

婚期呢,再晚晚不过后年的五月。“

后年五月,水灵十九。

只要明年定亲就成,家里丈量新房打家俱,水灵就可以专心备嫁。

说实话,不定亲,想早点定亲,安定下来。

定亲了,娘家却又想留姑娘一年。

燕候夫人就笑看婆婆。

燕国公老夫人就笑说:“世上再没有比老姐姐再体谅人的了。”

这一说定,宾主尽欢。

回程中,杨氏就跟石梅说了一件事:“这个珍儿给蓉儿相看一门亲事,被他爹骂地狗血淋头,说是蓉儿已经过继了,婚事跟他不相干,让他甭管蓉儿。

再敢胡闹,要打断他的狗腿。”

石梅心里一动,忙问:“这是说的谁家闺女,敬儿这么激动?”

杨氏叹息:“还有谁啊?

侄媳妇说句话,婶娘别生气,珍儿跟史家的保龄候一来二去的熟悉了,这个媳妇就是保龄候夫人牵的线。”

石梅讶异:“王熙凤?”

杨氏道:“若上她,老爷还不至于要打断珍儿的腿,却是跟甄家有些牵连,那姑娘姓秦……“

石梅顿时一哼:“若是王氏做媒,无论是谁,姓秦,还是姓王,我劝侄儿媳妇都莫答应。

沾染了她们就是乱家的根源。”

杨氏叹息:“为此,珍儿媳妇也跟珍儿恼了一场,他才罢了……”

石梅道:“这有珍儿媳妇什么事?”

杨氏道:“珍儿媳妇想把娘家的侄女儿说给蓉儿。

我们也觉得好,这以后过日子和气啊。

不知道为何,珍儿就是不同意。”

石梅倒是笑了:“为什么?肯定是怕他老丈人反头偏向蓉儿。

蓉儿可是比他能干多了。

我们林姑爷可是说了,蓉儿最少能考个举人。

琏儿说,贾蓉将来考个武进士没问题。

你想想,余家的人脉不是要向蓉儿倾斜?“

杨氏顿时笑了:“这个不要脸的下作玩意儿,竟然跟儿子争宠?”

石梅一笑:“一般人是不会,珍儿那个脑袋呀,我们看不懂。”

石梅到此倒是安心了,贾敬撑着,秦可卿不可能进门。

余氏管着,贾珍不敢跟秦可卿勾搭。

余氏曾经跟着父兄骑马追击打草谷的鞑子五十里。

这样的老婆,贾珍敢偷人,只怕余氏敢把他脑袋拧下来,踢着玩儿。

杨氏苦笑道:“他是什么脑袋,就是猪油蒙心的猪脑袋!

这个不成器的东西,他就是个欺软怕硬的怂包!

在我面前,在他父亲面前,多么英雄了得?

对蓉儿多狠啊?

结果呢?

被他媳妇拧着胳膊,啐他一脸。

他反倒笑嘻嘻的服气了,腆着脸求着他媳妇。

婶娘,您说说,我这儿生得个什么玩意儿嘛?”

石梅听了倒是心里暗喜,贾珍这样的混账行子就该这般武力镇压。

隧道:“你也别心疼,你们珍儿好话听不进去,或许他就爱这种调调。

这就是俗话说的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随他去!

既然媳妇能够管得住珍儿,你也少操心,只管看着孙子孙女,照顾好敬儿,夫妻们好好保养,多活几年,就是孩子们的福气。”

贾敬不出家,杨氏多活几年,贾珍就不敢放肆。

宁府就不能成为藏污纳垢之所。

最重要的是,不会拖累荣府。

转眼就是腊月初八,年味浓烈。

贾赦贾政贾珠贾琏都忙得很。

三位先生一起请辞了。

张氏眼下最关心的就是贾珠贾琏的科举。

又要替贾珠贾琏的八个伴读准备礼物。

这八个小子都要成亲了。

除了给各家的年礼,张氏还特特替金陵的四个伴读收拾了四大车的礼物。

吃穿用度,金玉首饰,门门俱全。

石梅对这个八个族孙,也很大方,每人给了二百两银子置办聘礼。

每个孙子媳妇金玉首饰各一套。

八个族孙齐齐来荣庆堂辞别,心中无限感激。

荣府不仅培养他们十三年,其中三人还考取了秀才。

自从他们出了私塾,每月的月例都是十两。

这是比照贾琏贾珠的份例。

衣服鞋袜也是比照荣府的少爷。

临了,太太与老太太还赏赐不下千金。

回去成亲,根本不用家里靡费。

这是真的把他们当成孙子看待。

金陵的四人磕头而去。

齐齐保证,明年十五之前,必定赶回京都,陪伴两位主家的兄弟考试。

十五之前到达京都,初六就要动身。

这些人都是新婚燕尔呢。

石梅说道:“不用这么着急,安心的把年过完了,陪着父母媳妇过了十五,十六再动身上京。”

后街的四位祖孙成亲,石梅与张氏都到场祝贺。

后街的族人虽说今时不同往日,人人家里都有了积蓄。

然而,荣府赏赐的首饰都是御制。

八位伴读今后定了,跟了贾珠贾琏办差。

故而,贾琮贾璋就要重新在族里找伴读。

贾蔷这个宁府的嫡系玄孙,已经说好了跟着贾蓉。

荣府的直系玄孙贾芸,岁数小,说好了跟着宝玉做伴读。

贾琮贾璋贾瑜(宝玉),按每人四个伴读算,还需要招收十一个伴读。

石梅如今信心大增,三个孙子都按照贾珠贾琏一样培养,保不住又是三个进士。

且,这一次的伴读全部在后街族人里面挑选。

石梅的决定,如同一滴水掉进油锅里。

后街的族人闻讯,瞬间炸锅了。

然后,五房贾代修夫人首先拉着自己的两个孙子来了。

一个叫贾琰,一个叫贾現。

贾琰是贾璜的弟弟。

五房大房的儿子。

贾現是贾琅的弟弟。

贾琅如今在帮着荣府掌管铺面,年年五五分成。

赋税徭役,街面上打点,都是荣府出面。

他们纯得五成利润,每年都有千两的银子。日子过得很不错。

如今除了荣府赏赐的一百亩土地,又添加了五十亩良田。

这个贾現就是贾琅极力主张前来做伴读。

说了家里有他照顾父母,让弟弟出来做伴读,一是报答嫡枝。

再者,也是自己闯一闯前程。

贾代修夫人说的热泪盈眶,倒是把石梅也感动了。

贾琅这个孩子有这个见识,是个有良心的。

石梅因问:“你们家老三身子好多了吧?”

贾代修夫人忙道:“可不是,自从家里日子好了,又有嫂子您年年赏赐人参,老三身子骨强多了。

如今可以下地走走,生活能够自理。

他媳妇也腾出手来,帮衬儿媳妇。

他那个丫头婧姐儿,前些日子已经跟京郊的大地主苏家的次子定了亲。

婚事就在明年五月。

这都是托了嫂子您的洪福啊。”

石梅坚持不懈,努力十年,族人终于不再混吃等死,而是积极跟随石梅的脚步。

如今,街面上混饭辙的人,基本没有。

各自都成了饭庄、或者农庄、茶庄的小老板,或者是铺面的管事账房伙计。

谁敢不务正业,在街面上混混,不需要荣府出面,贾代修这个长老,就能把人捉回来,吊起来抽鞭子。

然后把人强行押送去铁槛寺做苦力。

按照情节轻重,苦役分为三月半年,一年两年。

如今家家庙的林园,正在扩种树木,需要小工挖方抬土,抬石头。

如今铁槛寺真正的管事是贾政。

贾政那种书呆子,对这种混吃等死的纨绔,最是厌恶,安排了繁重的体力劳动。

这些败子只要进了铁槛寺,每天累得贼死。

再没心思上街混混,也不敢上街混混了。

如今的家庙俨然成为改造家族败子的圣地。

做了苦力放出来的子弟,一个个都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了。

族里的子弟引也以为戒,大多数都能够约束自己,出了族学,就积极寻摸差事。

荣宁二府招收管事账房,都是按照学识考核,人品参照。

再不是从前,给谁谁塞银子就能得到差事。

石梅只要得到举报,就会严厉处置当事人。

如同摘掉枯枝败叶,毫不留情。

犯事的管事,一律发配到田庄做苦力。

如此处理了三次,再没人敢挑战主子的底线了。

族人越发觉得有奔头。

族里整个就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些都是荣宁二府的功劳。

族人都有眼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

贾代修夫人因为要拍石梅的马屁,大大鼓吹一番,族人如何感激荣宁二府。

石梅客气道:“这都是他们自己肯努力。”

石梅招收伴读也注意平衡,只要是相貌端正,力争在八房平均挑选。

这样子才能让族人齐头并进,避免再次产生新的贫富差距。

也避免族人产生攀比怨怼。

等到石梅这里伴读挑选完毕,已经带了腊月二十三了。

贾赦贾政,贾琏贾珠都要进宫当差。

贾珍也被贾赦提拔,进宫当差去了。

得让贾珍跟燕候这一边紧密联系,免得这小子跑偏了。

家里就剩下妇孺们自己过年。

如今石梅张氏杨氏进宫朝贺,负责护送的人变成了贾琮贾璋贾蓉贾蔷几个人。

这一年进宫也没什么大事,石梅杨氏贾敏一行人去了翊坤宫坐席,领了凝固油脂的饭菜之后出宫。

好在贾敬这族长没有进宫当差。

祭祖不耽搁。

今年的祭祖真是别开生面。

往年都是荣宁二府准备祭品。

两份大祭摆放在祖宗堂前。

今年族人们家家户户都敬献了贡品。

大三牲,小三牲,整个摆了半边屋子。

加上荣宁二府仙家三牲,真是蔚为壮观。

贾代修贾代儒不住口的夸赞两府,这一切都是托了两府的福气。

祭品实在太多了,足够所有族人吃了。

贾敬就跟石梅与贾代修商议:“今年的贡品也不用挨家挨户的分赐了,索性就就在祠堂摆席,大家伙子陪着祖宗吃年饭,让祖宗也热闹热闹。”

祭品祭拜祖先之后,就等同祖宗的赏赐了。

儿孙吃了,可以得到祖宗的福佑,驱邪避凶,身心健康。

唯一的缺点,祭拜的礼仪繁琐,时间耽搁了足有三刻钟,肉菜都凉透心了。

素菜上面凝固了油脂。

再有,这么多人来来往往,沾染的灰尘也多。

石梅觉得不二次加热,吃了容易生病。

然而,石梅却不能反对。

府里小子们还好,都修炼了武功,身子强健。

小子只有宝玉跟着石梅。

迎春惜春都已近九岁了,早在一年前开始跟着元春修炼,只是还没找到气感。

宝玉七岁,探春六岁,还没开始修炼。

冷了的荤菜不容易克化。

故而,石梅只给孙儿分吃了佛饼。

饶是这样,回家之后,石梅还让孩子们嚼吃了山楂健胃丸,方才罢了。

这个除夕夜,荣庆堂特别热闹。

贾珣的媳妇,贾珃的媳妇都进府陪石梅守岁。

子时,贾琮贾璋兄弟都去放炮仗。

迎新春!

石梅抱着宝玉观看烟花炮竹。

赖尚荣忽然来报:“二老爷与二爷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

喜欢的小天使点点。

草草坑平有保证哟!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猪啊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饭饭饭饭饭饭饭冰30瓶;梦蝶幻离20瓶;阿~璇~15瓶;一只小巫亀10瓶;緋羽☆、难捱、独怜幽草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最新小说: 嫡女夺珠 失忆五年,我和死对头奉子成婚了? 分手后,被渣男小叔明撩暗宠 病秧子先别死,神医娘子来冲喜了! 喝醉后,女神让我忘了她 都市觉醒:我能不断进化异能 宠妾灭妻?主母二嫁高冷王爷 钱局 相亲当天,我被豪门大佬闪婚了 诱哄:心机前夫他蓄谋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