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豪门 > 全家一起去穿越 > 106、第 106 章

106、第 106 章(1 / 1)

李秀琴看到她回来,手里还拿着那本书,猜到女儿这书应该是没卖出去,就宽慰她,“你头回写书已经不容易了。哪那么容易出版呢。”

林晓摇头,将阿寿说的讲了一遍。

李秀琴见阿寿小小年纪居然这么一针见血,不由惊诧这孩子是个玲珑心肝。

林晓又把阿寿卖书的事说了,他的故事情节也许没林晓的精彩,但他讲故事的能力却非常棒,让人看了之后心里暖洋洋的。

李秀琴见女儿兴致昂扬,就劝女儿,“不如你这书就让阿寿帮你改吧?”

林晓一愣,眼底有些受伤,“娘,你是不是不信任我?”

李秀琴摆手,“不是。”

自己生的女儿,李秀琴自然明白她有多骄傲。女儿智商有多高,情商就有多感人。而且女儿总喜欢用理论来恒量情感,这就让人哭笑不得了。

阿寿能够从一个人的语言中快速提炼这个人的特点,而女儿却不擅长干这个。

她可以想像女儿会怎么观察别人。她会挑选几个研究对象,然后盯着那些人观察,然后把他们每一句都记录下来,然后选出频率最高的词语或字用在文里,像概率统计一样,劳心劳力。

这样也许也能写出一本畅销书,但女儿只是帮她爹宣传嫁接技术,完全没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

李秀琴握住女儿的手,“我是觉得双管齐下比较好?”

林晓一怔,“怎么双管齐下?”

“写《齐民要术》,这才是你最擅长的东西。”

不涉及人物情感,不需要考虑语境,不需要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还有什么比科谱书更适合女儿的呢?

“话本写得再好,在那些当官的眼里始终上不了台面。但《齐民要术》就不一样了。那可以能引起震动的。”

这话也有道理啊,林晓立刻乐意了,“那行。我都听您的。”

她拿着书,直接去了大伯家,找到正在与大伙谈得正欢的阿寿。

林晓现在看阿寿就觉得自己找到了撰稿人,“阿寿,你有没有空?”

阿寿愣了下,点头,他有空啊,他除了空闲时间,就没旁的事可做了。

林晓乐了,“不如你帮我把这故事改了吧?”

担心他不帮忙,林晓又忙道,“出了书,这书得到的润笔费全归你。”

“哎呀,你辛辛苦苦写的,赚钱全给阿寿?”大利有些弄不明白晓晓到底想干啥,总觉得她有点缺心眼。

林晓打断他,“这书写我俩的名字。可以吗?”

自己只是帮忙改改既能得钱又能得名,当然好,但是阿寿觉得她不像那么傻的人。

“那你这是图啥啊?”她一个姑娘家难不成也图名吗?

“其实我写这书是为了宣传我爹种的各种果子。”林晓摊了摊手。

阿寿呆了呆,“啊?是吗?”

虽然这书的名字的确挺奇葩,但是阿寿还真没想到有人为了让别人买的自己果子专门出一本书。

要知道新陵的果子很便宜,一本书却要好几吊钱。这不合算啊。

“我听说那些好的小说能卖到全国各地。到时候咱们家的果子就有许多人上门买。”

阿寿点头,是这样,没错,“但是你费尽心思就为了让别人买你的果子。”

林晓摆手,“也不是,当然还是为了出名。”

不过不是她出名,而是她爹出名。

“最后注释这块,你帮我多解释几句。你要这么写……”

阿寿终于明白了,“行,我会帮你好好改的。”

林晓乐了,“那就好。多谢你啦。”

林晓没看过《齐民要术》,她就让大吉帮忙从县城书肆买几本农书,比如《夏小正》、《吕氏春秋》、《氾胜之书》、《四民月令》。

带回来后,林晓发现这些人写的农书其实压根就不是给农民看的。

如此枯燥难懂的事,农民看得懂吗?

其实这世上分为三类人:一类是完全不识字,一类是启蒙过的识字人,最后一类是考科举的读书人。

第一类和第三类都不是她的受众,一个是不识字,一个是没时间。

她写的《齐民要术》是给第二类人看的,写得太难,这些人能看得懂吗?

林晓打算用白话文来写,而是很直白的那种,就比如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每一句话和每一段落,都要尽量写得简洁。

林满堂听她打算,“没事,你写吧。”就算卖不出去也没关系,大不了白送。

如此林就无所顾忌。

《齐民要术》涉及到农、林、牧、渔、副等方面,她想单独写果林篇。

他们家种了十种果树,每种水果的种植环境及适种土壤各不相同。

她将这十种果树分门别类列出来。

第一部分是:果树栽培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是:花、果实的管理。

第三部分是:枝条管理。

第四部分是:日常管理。

每种果树的移植、嫁接、舒蕾、人工授粉、疏果、抹新稍、疏枝、扭枝、修剪、套袋、甩料、虫害处理办法。

她甚至给大伙算了一笔账。用这种办法,水果亩产增产多少,甜度增加等等。

林晓在忙的时候,林满堂也在忙。

他花了五十两打点,又每天好吃好喝招待成先生,满打满算才请来了三十六天,平均下来一天就花了一两吊钱。他就想这钱得花得值。

于是他不仅跟着学《易经》,还跟着学习如何写诗写赋,让成先生出题考他。他现在也不用女儿盯着,每天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晚上只睡四个时辰,就得爬起来读书。

林晓知道她爹如此用功完全是因为钱差点呕死。所以说她这个女儿居然连钱都比不上。她真是可怜,怎么会有这么个钻进钱眼里的爹。

李秀琴哈哈大笑,笑过后,又替男人说好话,“你爹这是知道你不舍得教训他,所以有恃无恐呢。你要真板着脸生气,他比谁都怕。”

林晓嘟哝,她也不可能天天生气啊,那样她成啥人了。

不过只要结果是好的,林晓也不跟她爹计较了。

他们爷俩用功,李秀琴也没闲着。她待在屋里纺纱。

前年得来的白叠子,三棵收上来后,得了四十多颗种子,今年种下去后,收获了五百多颗种子以及两斤多的棉花。

用手剥去籽,然后用弹棉弓将棉花中的纤维弹松,再用纺纱车将弹好的棉花纺成线。

新陵这边不产木棉,所以也没有纺纱车,这车子是李秀琴将自己的需求说出来,女儿画出的图纸,然后让郝木匠帮忙制作的。

用起来非常方便,她每天待在屋里纺线。

纺好后,她将棉线绕成三股,直接用竹签给女儿织了一件毛衣和一件毛裤。这白白的颜色也只能穿在里面,穿在外面也不合适。

林晓套上毛衣毛裤高兴得不成,连连夸赞她娘手艺好。

她这纯粹是闭着眼夸,李秀琴都多久没织过毛衣了,手艺早就生疏了,直接用平针织到尾,没有花样,能好看到哪里去。

但女儿这夸赞,李秀琴笑着接纳了。她可是忙活了好些日子,手都酸了才织成。

这个年,林晓一家三口忙个不停,也没去刘家村吃福锅。

倒是关屠夫、王高、林昌盛、林满堂四家就像商量好似的,从初三摆到初六,每家都请林满堂去家里吃饭,说是感谢他能将养猪法教给大家。

林满堂推辞不过,只能去了。因为要学习,他坚决不喝酒。

他去别家吃席,林晓就在家做哨子。从山上砍了些竹子回来,用小刀切出一个v型的发声孔,找一根实心的树枝,削出一个有倾斜面的堵头。将堵头塞进吹气孔,注意留出合适的缝隙,以便气流通畅。如果共鸣腔的一端也有开口,也可用树枝堵严它。这样一个简单的单频竹哨就做好了。

这些哨子是发给村民们的。各家要在沙地那边建房,还都盖在自家地盘,中间隔着一段距离,万一出了事,可以吹哨子提醒大伙。

哨子做好后,李秀琴摊家摊户送去,林晓将剩下的几个哨子用红绳串好,想着要送别的小伙伴。

成先生看她制作的竹哨,声音虽然很小,但是好歹二十步以内还是能听到的。就跟着她一块学,说要回去送给他的家人。

林晓还是头一回听到他提起家人,好奇问道,“他们还好吗?”

成先生脸上笑容淡了点,“还好。”

门外被人敲响,喜鹊去开门,来的是枝秀。

她是来给哥哥送答卷的。

成先生到这边教林满堂,她两个哥哥遇到困难,就写下来让枝秀当个递信人,来来回回头帮他们稍东西。

成先生也会把自己出的考题让他们回答。

枝秀来了后,将答卷交给成先生,林晓不妨碍成先生改作业,就带枝秀回了自己屋。

她送了一个哨子送枝秀。

枝秀握着哨子吹了两声,果然很响,眉眼带笑,“只要吹这个,军爷过来,咱们就能互相提醒了”。

林晓一愣,她这哨子是用来给他们躲懒的吗?

枝秀也觉得自己这话说得有些不靠谱,就有些汗颜,“军户村太苦了。我们村这个冬天又有几家老人没熬过去。”

说是老人其实他们才四十多岁,但因为常年干活,身体早就被掏空了。生了病,没钱去医馆,没熬过,人就这么没了。

林晓沉默不语,这古代农民的日子真得太苦了。枝秀想供两个哥哥读书也是想帮他们脱离苦海吧。

枝秀见她情绪低落,忙岔开话题,“你最近在家忙什么呀?就做这个哨子?”

林晓摇头,“不是,我在看小说。”

枝秀不知道什么是小说,林晓就讲了一则故事给她听,枝秀听入迷了,同时为那冤死的书生愤愤不平,“如果这县令去查证一下书生的话,也不至于酿成一桩错案。白白害书生丢了一条人命。在这些官员的眼里,老百姓的命还不如他们脚下的一双鞋。”

这故事看似讲的是故事,其实也在揭露社会的黑暗及官员奢侈无度、权力无边、残忍无道的本性。

林晓没想到枝秀没读过多少书,却一眼看穿故事的本质,不得不佩服她的机敏。

枝秀被她看得不好意思。

林晓问她最近打算做什么。

枝秀笑道,“我打算去山上砍柴禾。城里有铺子专门下来收柴禾,一天下来也能挣个十几文。”

他们军户村地多,旁边山上的树木柴禾也很多,但是因为他们忙也没时间打。这个赚钱机会,她当然不会放过。

林晓也觉得这主意不错。

聊了一会儿,枝秀就出去了,拿着成先生批改的卷子出了院子。

最新小说: 嫡女夺珠 失忆五年,我和死对头奉子成婚了? 分手后,被渣男小叔明撩暗宠 病秧子先别死,神医娘子来冲喜了! 喝醉后,女神让我忘了她 都市觉醒:我能不断进化异能 宠妾灭妻?主母二嫁高冷王爷 钱局 相亲当天,我被豪门大佬闪婚了 诱哄:心机前夫他蓄谋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