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青手掌撑着脸,眼睛无意识的瞟来瞟去,说,“李青山你家里除了这块宅基地,就没有别的田地了吗。”
庄户人家靠种地吃饭,田地再如何少,也应该有一两块的吧。
说起家里的财产,李青山难为情了,道,“没了,田地在我爹死后就被卖了,就剩下这一块宅基地。”
“所以,你现在是一穷二白咯,”田地都没有,这条件在村里是垫底的了吧。
李青山以为徐青青嫌弃自己穷,后悔嫁给自己了,立马表决心道,“你放心,我不会让你饿着的,我在军营里学会了打猎,就算没有田地,我也会养活你的。”
徐青青噗的一声笑了出来,道,“我和你说笑呢,瞧你紧张那样,冷汗都出来了。”
“这不我以为你想悔婚呢,”李青山擦了下额头的冷汗,心有余悸道。
“说你傻真的没冤枉你,你没有田地的事我老早就知道了。”
徐青青一在李青山大伯家住下,就多方面打听李青山的情况,在知道李青山的大伯不是李青山的爹后,徐青青自然也知道李青山的家产情况了。
徐青青道,“没田地就没田地吧,反正我也不会种地。”
又问,“没田没地,那你家有山吗,”要知道现代的农村人,国家可是给分配了田地还有山头的。
“田地没有,山是有的,”说着李青山就指着他们对面的一座高山道,“就是那座山,那是村里当年分给我们家的。”
徐青青看了下对面与自己遥遥对望的高山,高山不仅高,还很大,山上树木茂密,徐青青满脸不可置信,道,“你说那是你家的山?!”
李青山点了下头,“是啊,那整座山都是我们家的。”
徐青青:......
“哇,李青山你好棒,”徐青青一把抱住李青山的胳膊,激动道,“我知道房子要建在哪了。”
李青山:......希望不是我想的那样。
“你不会是想把房子建在那座山上吧,”李青山指着对面的大山道。
徐青青点头如捣蒜,说,“你不是说那是你家的山吗,既然是你家的山,当然是你想干嘛就干嘛,建房子也是可以的吧。”
“话是这么说没错,”李青山道,“可那是山,是有斜坡,还很陡峭的山,你把房子建在那上面,吃水都很困难。”
“谁说我要建那么高了,我就建在那座山的山脚下。”
“可山脚下没有平地,稍微平整些的也被人家开垦出来做了田地菜园子。”
“而且那边人家很少,只有几户,还是外来户。”
徐青青拍了下李青山光亮的脑袋,嫌弃道,“你真是笨死了,没平地,我们不会找人开出来啊。”
李青山一脸你在开什么玩笑,道,“你的意思是你要把山脚下那块山地移平了,在那上面建房子。”
“没错,我觉得那块地用来建房子就很好。”不仅大而且视野还很开阔,一眼就能看见这边的景象。
“你看,房子建在那里,和村中心遥遥对望着,从那里走到这里,走得慢也才一刻钟(15分钟)。”
“而且那边人家少,是非也会少,你知道的,我说你们这里的话还是说不顺,而且我和村里那些人也没有话题聊。”说没有话题聊,都是徐青青说轻了说,真正的情况是,每次徐青青出现在那些人面前,那些人就要在她背后对她评头论足的。别以为她们说的小声,她就听不到,她又不是没有感觉的机器人。
“虽说和这边隔了一条河,但我们离村口近啊,去河边洗衣服也不远。村里人出村还要经过我们那里呢。”
“可后面就是山,你不是最怕黑,最怕晚上的那些树影了吗。”
“可不是有你吗,有你陪着我,我就不怕。”徐青青眼睛认真地看着李青山,小声道。
猝不及防地情话,听得李青山耳朵一热,道,“嗯,我会一直陪着你。”小两口就这样没羞没臊地说起了情话,主要是徐青青的情话说的一溜一溜的,听的李青山那叫一个脸红害羞。
徐青青:“李青山,我发现你一点都不像我刚认识时候的你。”
“你知道吗,我对你的第一印象就是你长得好高大威猛(呸,你差点把他认为是黑熊)。”
“第二印象就是你人心肠软,心善到带我这个陌生人一起赶路(呸呸,明明就是你跟在人家后面走)。”
“第三就是你人太善良了,竟把我送给你的面包送回给我吃(呸呸呸,你当时明明嫉恨人家不给你鸡腿吃)。”
“......”
“所以,我们把房子建在那里好不好。”徐青青摇了摇李青山的胳膊,乞求道。
“听你这么说,我也觉得房子建在那里好,”李青山红着脸同意了。
虽然同意了,但李青山还是有自己的担忧,道,“可要想整出一块你说的那么大的宅基地,就需要把山脚下那一块陡坡全部移平,这可需要很大的功夫。”
需要的人手,银钱,时间都是原来的好几倍。
徐青青大手一挥,无所谓道,“没事,时间久点就久点,反正我们有的是时间。”
“可,可我不想那么久,”李青山道,“我就想在过冬前把房子建好”。
说好了等房子建好,他们就成亲,把乔迁酒和成亲酒一起办,李青山甚至都想好了他要请哪些人,以及两人成亲的场景了。
问为什么要一起办,当然是双喜临门了。(其实是徐青青懒,不想连续办两次酒席,美其名曰两次酒席一起办,别人也少送一次礼,与人方便就是与自己方便。)
李青山想在过冬前把房子建好的小心思,徐青青不敢说一猜一个准,但至少清楚此时的他为什么不乐意,毕竟成亲的日期是两人一起商议的。
徐青青建议道,“那我们就多请几个人,人多了,房子建起来就快了。”
“可现在是秋收,大家都忙着呢。”
“不可能每一家都有那么多田地,总有些人家里是人口多田地少的。”
徐青青道,“我们等下就放出风声去,说我们要招人帮忙建房子,不拘男女都给开工钱,我就不信了,条件这么优渥还没人来报名。”
有钱都能使鬼推磨,她有钱还找不到人给她建房子。
李青山眉头皱成了疙瘩,道,“我们村里建房子,都是找相熟人家帮忙,从没听说过给钱的。”
“那这不是为了赶在过冬前住进新房子吗。”
“再说了我们开的工钱也不高,镇上一个打短工的壮劳力一天的工钱是十四文,我们就开十文,女的开七文。”工钱开高了,徐青青还担心自己被人当成肥肉惦记上呢。
徐青青开的工钱,刚好处在可做可不做,让人蠢蠢欲动的边缘。
****
晚上,两人回去后就把自己的想法和李大江一家说了下。
大家听徐青青要在山脚那边建房子,反应和李青山如出一辙,甚至比李青山还要错愕惊讶。
徐青青只得把自己对李青山说过的话再说一遍。
李大江敲了敲烟杆,道:“既然你俩都商议好了,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只是山子,这事你还是和村长以及里正打声招呼,虽说那山是分给你家了,但平日里还是会有村民上去砍柴,捡野果的。”
这个朝代,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每里设置一名里正。李家庄的人口早已过了百户,当然就有里正存在。
在古代村长管着村里的村务,也就是村里鸡毛蒜皮的事情,里正主要负责掌管村里的户籍、赋役之事,和县衙里的人打交道打得多。
李青山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我明天就去找村长和里正说。”
徐青青道,“要不要买点酒去,毕竟你好久未归家,和村里人应该会有点生疏。”
李大江道,“不用买酒,村长和里正都姓李,与我们同出一宗,这件事和他们说下就可以了。”
徐青青:你们村就叫李家庄,从村名就知道村里很多人家姓李,虽说村长和里正与你们同出一宗,但那也是好久以前的事。
徐青青:“大伯,其实我让他提酒去,除了房子的事,还有一件事,就是我需要上户籍。”顶着黑户的身份太不安全了。
徐青青户籍的事确实麻烦,李大江道,“这样吧,房子下地基的时候,让山子把村长和里正都请到我们家来,我和你爷爷亲自作陪,把你的户籍落在山子户籍上。”
庄户人家建房子下地基可是很隆重的一件事情,家境殷实些的人家还会摆上几桌酒席,请些与家里关系亲密,有威望的人来庆贺。
李大江又补充道,“反正房子建好你们就要成亲了。”言外之意,徐青青户籍提前落在李青山户籍上,也没多大关系。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提起成亲的事,饶是脸皮厚如徐青青,也经不住脸红,更不要说脸皮比她还薄的李青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