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如今也才康熙三十五年,距离康熙还能够活着的时间长德很,胤礽这个时候已经不大想去过多的理会朝堂上的事情了。
康熙问道就随便说一下自己的意见,要是康熙没有问道,他也就甘愿在一边当自己的隐形人,让康熙他们自己拿主意就行了,反正康熙和自己那些兄弟们的能力,相比大多数人来说,也是十分不错的。
康熙看着底下的几个儿子,胤礽坐在他自己的轮椅上,一副认真看着大家讨论的模样,一点的没有想要自站出来发表一下自己看法的想法。
倒是以前风头几乎都被胤礽给抢了去的胤褆,在胤礽退了下去的如今,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在胤礽没有出路说话的意思后,就第一个迫不及待的出来道:
“皇阿玛,儿臣觉得如今最重要的并不是如何处置鲁谷尔的事,而是先要重新派人到北边,把那些入侵大清国土的敌人给打回去,以振士气才是,儿臣愿意请命带兵到北边去把敌人打回去,顺便把噶尔丹的余孽给消灭干净,请皇阿玛下旨!”
看到胤褆主动请命,朝堂上的其他将领也对纷纷站出来,向康熙表示一定会去把敌人给打回去,甚至是给大清打下更多的国土回来。
康熙一副欣慰的模样看着大家那想为大清出力的模样,但他这个时候是不会再答应让胤褆再带兵出征打仗的。
本来若是胤礽没有出事的话,在这个九月份,康熙其实是想再次亲征去把北边的事情彻底了结,让蒙古和草原那边不敢再轻易的进犯大清国土,给大清打下一个太平盛世的。
可是谁能够预料到本来能够帮康熙安抚住后方,代为处理国事的最佳人选太子,居然会在出京迎接自己回京的路上,被人刺杀,腿站不起来后连继承皇位的资格都没有了。
这一个突发的意外让康熙原本的计划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康熙这次是不能再次去亲征了,至于以前用来和太子竞争的长子,在太子这么势弱的当口,康熙也是不会再给胤褆机会,让他能够获得更多战功的机会了。
看如今胤褆那个意气风发,隐隐让整个朝堂以他为首的模样,就够康熙警惕了,若是再让胤褆得势,以后就是连康熙想要轻易的把胤褆这个长子给打压下去,都会变得十分费力了。
康熙看了胤褆一眼,再把目光看向其他人,说道:
“胤褆你说的也有道理,你们其他人还有什么好点的建议吗?”
环视的一圈,见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的模样,康熙这才下结论说道:
“目前确实是需要再派人到北边去把那些人把国土给收回来,再彻底的把那些胆敢叛乱的人肃清,好好的震慑周围那些国家,让他们知道我们大清可不是他们能够轻易冒犯的,若是胆敢来犯,大清定要把他们国家给变成大清国土的一部分!”
众位朝臣看到康熙这么威武霸气的模样,都一副心悦诚服的模样跪拜道: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吧!”
等除了一直坐在轮椅上的胤礽之外的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后,康熙这才继续说道:
“那么你们都来说说,这次要派哪一位将领去边关才好呢?”
直接说了是将领,而不提胤褆这个第一个请命出战的人,就已经变变相的表示出了康熙并不想让胤褆带兵去打仗的意思了。
站在胤礽对面的胤褆,这个时候已经听出了康熙的言下之意,知道自己没有机会带兵出征后,脸色一下子变得有点难看。
不过康熙已经有了主意的事情,胤褆也只能默默的认了,也不敢胡闹,只能尽量推荐自己这边的人去打仗,不让其他人得利了。
......
经过一整个早朝大家热烈的推荐后,康熙最后选了他最信任的哥哥福全作为领头的将领,带兵去北边帮自己平定北边边境的叛乱。
在几个皇子中,最想出征的胤褆虽然不大甘心康熙没有选自己和自己这边人推荐的人选去领兵,但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其他人也同样没有得到什么好吃。
不得不说康熙选了一个终于他自己,并没有站队,掺和到康熙那些儿子争斗中的福全来领兵,确实是最能够服众的。
确定了领兵出征的领头后,剩下那些需要一同出征的人,就需要稍后让福全和康熙以及其他人慢慢商议妥当了。
不过边关那边的事情十万火急,并没有留给康熙他们太多的时间去慢慢的商议,等到下午的时候,跟福全一起就确定下来了一起跟着出去领兵的将领了。
这次胤褆和其他几个皇子可终于如愿的往出征的队伍中插进去了一两个自己的人,若是这次能够成功回来的话,他们这边的人也能够在军方获得一定的话语权,这都他们来说都是十分好的结果了。
万一战败了,他们也只不过是损失了一两个棋子,等下次有机会的话再安插其他的人进兵部好了。
反正怎么算对他们来说都有好处,至于那些损失,也是小事,并不会让他们伤筋动骨,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几位皇子和依附于他们的势力可不会放过一丝壮大自己的机会。
下午的时候,胤礽可没有说什么话,表示出一副对兵部将领不大熟悉,全部由康熙这个皇阿玛来安排的模样。
即使胤礽一副不争不抢的模样,但康熙的帝王平衡之术可不会这么轻易的仍由胤礽这边弱下来,让胤褆他们几个人壮大起来。
在给胤褆他们的人一个领兵的机会后,同样也让属于胤礽这边的人得到了一同去北边的机会。
机会都给了几个人了,至于最后他们谁能够在福全的带领下给,有足够的本事给自己挣得足够的军功,可就要看那些人的本事了。
在一定范围内,康熙还是喜欢看到底下的人明争暗斗,努力的替自己办好差事的,而在下面的人替自己办差当中,跟办差人争斗的人就会替自己好好的盯着他们是怎么办差的,若是敢有什么不臣之心,就会马上有人跳出来揭发出来。
这样良性循环的竞争十分有利于自己对大清的统治,也是康熙乐于见到的。
当然这样的竞争必须要在一定的范围,在康熙允许的范围内,由他掌握之中才行。
若是谁胆敢越界了,康熙就越马上给予雷霆一击,让其他看着的人不敢轻易的犯到自己的底限,并给予所有人一个警告,让他们不敢做出什么冒犯皇威和大清利益的事情来。
“好了,这次的事情就先这么决定下来了,大家若是没有其他事情需要禀报的话,就都回去忙自己的事情吧!”
今天为了北边噶尔丹余孽叛乱的事情,可是让所有人忙和了一天了,在把事情定下来了以后,康熙自然就想让待在御书房中的人都退下回去把刚才安排下去的事情办好了。
在这个时候,大家也都疲惫了,即使手里有需要向康熙禀报,询问上意的事情,跟北边叛乱比起来,也成了小事等明天早朝上再说也不迟。
“臣等/儿臣告退!”
在胤礽坐在轮椅上,被何玉柱他们推着出来的时候,胤褆早已经在外面的走廊上站着了。
其他大臣直接往出宫的方向走了,可不敢多看胤褆和胤礽他们这些皇子。
在胤礽回东宫的必经之路上,胤褆站在那里堵住去路,让胤礽一行人过不去,只能停留下来的时候。
胤褆用一种十分轻蔑的目光看了胤礽一眼,“有些人这腿瘸了就应该好好的窝在家里待着,可别不识趣的出来丢人现眼了,不会以为自己瘸了后,皇阿玛还会把皇位让给某人继承吧?”
这意有所指的话,明显是在说胤礽了,对于胤褆这个人,胤礽可是一点都不怂的。
这些日子一直让他这么嚣张下去,也只不过是不想自己动手,让康熙自己动手把他给打压下去。
毕竟比起被自己这个作为太子的人打压下去的打击,到底没有被康熙这个做皇阿玛的人亲手把胤褆打压下去,对他的打击来得大。
这只不过是让自己在胤褆出声讽刺的时候沉默,由着他在口头上占点便宜,最后能够借用康熙的手帮自己打压胤褆,还能够不暴露出自己手里的筹码,这么划算的事情,胤礽还是愿意做的。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求收藏→苏酥(慢穿)→苏酥经历不同世界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