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好,之前想着哥嫂下午要回城。想着上山捡些蘑菇带回去也能做个菜,没想到遇到了三只被咬伤的野鸡还有两只自己撞伤的野兔,也没有别人看见,我就捡了回来。
给爸妈一只野鸡,哥,嫂子你们带两只野兔一只野鸡回去,还剩一只,我就自己留下,给红梅补补身子。”
一次性说了一大串,说的蔡家一家人心里头热乎乎的。
看来,这位懒女婿(懒妹夫)也不是那么差劲。至少知道心疼人,目前看着还行。
结婚的第二天,韩君越成功的俘获了蔡家人的心,至少有了百分之五。
从负印象到好感都百分之五,真是不容易。
全家人最骄傲的就是蔡红梅,她也不是傻子,知道父母兄嫂都看不上丈夫,知道丈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她知道找这样一个男人过一辈子,在日常生活上,帮不了她。甚至会是她的累赘,可她甘之如饴,她在心灵上是愉悦的。
她就是喜欢这个没用的男人,愿意为他付出一切。只要每天都能看到他,苦点累点她都愿意。
她知道屯子里的人怎么说她都,说她明知道是个火坑,她都愿意跳下去。
火坑就火坑吧,她就喜欢跳火坑。
“爸,妈,我家君越不错吧,他只是做不了多少体力活。但他人不懒,知道心疼人。”
“算啦,你自己愿意的,我和你妈不管。回去回去,别总回娘家。”蔡父不耐烦的挥手让闺女回自己的家。
但那黝黑的老脸上泛起不易察觉的红晕。
唉,老了,自己看走了眼。那孩子还是不错滴,虽然他上山捡猎物不充公,但不是大的猎物他也不好多说。
看俩孙子和儿媳那样,他都不好意思说上交的话。
“爸,您可真有意思,就住隔壁,让我不要常回来可能不?”
说完,扭着腰嬉笑着走了出去。
“死丫头,就知道怼你老子。”蔡父貌似狠狠的瞪了一眼不听话的闺女。
转眼就是半个月,半个月的时间,韩君越也对妻子有了更多的了解。一个不计回报追寻虚无缥缈爱情的傻女人。
青山屯的社员们,已经开始准备猫冬,秋猎的人选已经选好。
瘦弱的韩君越没有被选上秋猎队,只能待在家里。
待在家里的韩君越也没有闲着,一整天在家里敲敲打打,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反正蔡家人不晓得。
“君越,吃饭了。”蔡红梅做好晚饭,对着隔壁房间喊了一声。
“哎,马上。”
房间内的韩君越,停下手中的锤子,解下身上的围裙,走了出来。
他在做一个小玩意,希望能帮助家里改善生活条件。原主韩君越除了痴迷文学诗歌以外,他还有一个异常的天赋,他的手灵巧极其会做各种手工。
前世原主回沪市以后,进的就是机械厂,他能进去凭借的就是真本事。回城的知青多的如过江之鲫,他为什么能找到工作,那就是他的小爱好,喜欢自己组装一些物件,还能自己做一些小发明。自己改造,原本他就是高中毕业。
也学了一些知识,他还自学了一些机械方面的知识。也跟着弄堂里的一位在机械厂上班的邻居伯伯,学了不少东西。
他现在做的就是前世原主自己的一个小发明。
只是到了后世几十年后,科技日新月异,他的小发明不算啥。但放在现在,是很有搞头。
他大算另辟蹊径,自己在家里猫冬搞发明创造然后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前世的原主,可是一个人做了不少的小发明创造。每次手工弄出来一个小物件,他就一个人偷着乐,也没有想着拿出去
怎么样。
这些宝贵的经验还有一些切实际的发明现在都属于君越,也会在七十年代绽放出属于他独特的光芒。
“红梅,最近辛苦了。等我把东西做出来,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
韩君越看着妻子白天上山捡山货,回来以后还照顾自己,他很是心疼。
“不说这个,我支持你。咱俩是夫妻,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蔡红梅夹了一筷子蘑菇给丈夫,不喜欢丈夫说的这些客气话。
“嗯,我知道的。”
夫妻俩的感情有点像进入热恋中的小情侣。火热一片,感情是一天好过一天。
“啊,下雪了。”在屋里忙了一天的韩君越,走出房门,看见外面的白雪茫茫,黑色的泥土都被覆盖上白色的积雪。
就知道已经下了很长一段时间。
“下雪了,要不要出去走走。”
蔡红梅还以为丈夫是那个心中充满诗意的原主,高兴的邀请丈夫出去走走。
“好,出去走走。”他已经很多天没有出门了,是该出去活动活动只是选的这天气有些冷。
夫妻俩并排走出家门,在屯子里转悠起来。
“君越,我们去知青点好不好?”
“听你的。”
他结婚以后,与那些知青们很少见面。
夫妻俩离开的时候,蔡母在窗户边看到,转头就和丈夫说,“女婿一天到晚不做事在家里敲打啥?”
“你别管,等女婿做好,自然会告诉你。”蔡父已经找女婿了解过,他是支持的,只要是做正事,他就没意见。
“行,你现在也被女婿蛊惑了,我看你们俩都穿一条裤子,整天神秘兮兮的。”
蔡母最近急的呀,女婿怎么又变懒了。这人是变色龙啊,说变就变。
“头发长见识短,知道什么,女婿那是文化人,是有想法的,别去打扰他。”
蔡父吧嗒着嘴里的好烟,悠闲的晃着二郎腿。
老夫妻俩拌嘴,走远的夫妻俩已经走到知青点。
“咦,韩君越你小子怎么来了。”刚进院子就被廖志军(哈城市)看到,东北爷们儿说话嗓门大,屋里的人全听到了。
不管背后怎么议论韩君越,这些人面子上还是很热情的。
廖志军是这群知青中态度最好的,唯一对韩君越有过一些中肯评价的人。
“来看看你们,最近怎么样?”
“挺好的,你呢,过得挺好的吧,有人照顾,被窝里也是暖暖的。”这时候带颜色的调侃,很是婉转。
“结婚挺好的,你也快点找一个,早点结婚。”
“哈哈哈,这话说的早了点。走,进屋,外面怪冷的。”
“进屋唠唠。”
走进知青点的堂屋,另外三男三女都盘腿坐在炕上。见着韩君越进去,都含笑打招呼。
如今可没有人敢得罪支书家的乘龙快婿,除非不想混了。
上炕坐好,几人都在说过年回去探亲的事情。即使猫冬没事干,这些知青们也不能每年全都能回城探亲。
每年只有三个名额,有时候还只有一两个名额。
何晖想着今年能回去探亲,试探的问韩君越,“韩君越你今年要带你媳妇儿一起回沪市探亲吗?”
“不回,回去一趟得花不少钱,家里穷,攒几年可能能回去一趟。”
他压根儿没想过回沪市看韩家人的冷漠脸。还得花钱,现在恨不得一分钱当一块钱花。
回去一趟至少得一百块钱,家里哪有那么些钱。
记忆中前世原主结婚的第一年确实有带蔡红梅回去过。韩家那一家子,对新婚夫妻很是冷漠。
韩家父母既传统又自私,他们的传统想法是老了以后跟着大儿子。对于小儿子他们一直是放养的,没有想过以后要靠他。
家里的家产原本大部分都是打算留给大儿子。对于小儿子,他们从没有什么期待,加上小儿子下乡去了遥远的东北农村,他们心中偶尔浮现出来的那丝对小儿子的期待,也不知不觉的变没了。
大部分人都以为去了农村的孩子是回不了城。去了农村,还有啥前途,自己都养不活,他们老了能指望的上吗。
回来看一眼都千难万难,病了瘫了,也指望不上。
“也是,你们俩回去来回的票钱还有买礼物走亲戚,确实要花很多钱。咱在农村几年也挣不了那么些钱。”
何晖心中一喜,探亲名额最大的竞争对手不回去。他争取回去的名额有戏,脸上溢出喜悦的笑容。
一群年轻的男男女女坐在炕上说着诗歌说着一些他们看过的名著,这些是他们对于怀念校园怀念城市的一种慰藉。
一直说到附近的人家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夫妻俩才离开知青点。
时间转眼就是农历冬月,韩君越进城一趟,自己摸上了安阳市市府。
他没有人脉,但他知道必须上门推荐自己的小发明。
他不是没有想过要找大舅哥在城里帮忙找找关系找找人脉,只是大舅哥能进城工作纯属运气,也不是什么好单位。
人脉极其有限,认识的也都是一些底层的工人,也帮他介绍不了什么人。
带着岳父开好的出行证明,他住进了市府边上的一家招待所。要了一个小单间,房间不大。
拎着两个麻袋,背着一个从沪市带来的土黄色旧斜挎包,在别人异样的注视下,走进了刚开好的小房间内。
房间很小,在最里面的墙角小心翼翼的放下两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大家记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