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求收藏,求关注,请给作者君些动力。。。 第一章风起
秦国
太和二十一年,春三月
广宁府茂县
李氏正坐在南窗下的矮榻上,身着一件七八成新的烟紫色绣了几朵银色凤尾花的亮缎小袄,腿上盖着颜色已经褪旧了的杏红提花锦缎小薄被,手里正缝着条鲜亮的海棠红裙子。
看颜色就是给女儿方媛做的。
虽然是春三月了,天气晴好,太阳也足,可寒冷的地气还没散尽,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
这时节,哪怕是在朝阳的屋子里,呆久了,照样有些冻得慌。
李氏不得不缝一会儿就停下来搓搓有些冻得发僵的手指。
按说他们家的条件在本县也算好的:
李氏娘家是广宁府的大户,爹娘只有她这一个女儿,李氏出嫁的时候,满满十八抬的嫁妆很是让当年广宁府的大姑娘、小媳妇眼红了一阵子。且方秀才能早早考出个秀才自是有些家底的。
(虽然早年凡是个会读书写字的,只要不是很差劲,又肯努力去背范文,半数都能考个秀才出身。)
只是那些年天下还没这么太平,时不常还有战事和匪患,茂县也不能幸免。经历了几轮战祸后,他们的家产也没剩多少,李氏嫁妆里头除了较贵重的早早被方秀才另寻了隐蔽的地方藏起来的,多数也都损失了。
幸好人还都好好的。
孩子们又接连出生,吃穿用度开销也更大了起来,尤其是这两年,两个小子正是长身子骨的时候,能吃能喝比个小牛犊子不差,一个月不吃上两顿大肉直嚷着要饿死了。
嗯,这点随他们爹。
方秀才也不是个好吃懒做的,不然李氏爹娘再不能把女儿远远嫁过来就为吃苦的。
方秀才早在县衙里谋了个差事,平日自有官府发放钱粮薪柴,虽然不多,略仔细些也够一家人日常用度。
只是早前有人约了方秀才去远些的西山打围猎,说是弄几只野鸡山兔加个菜什么的。那会子正是冬末春初,青黄不接的时候,样样东西都贵,家家都是豆腐、白菜、倭瓜度日,再下两场寒雨,连卖柴的都涨了价码。
方秀才也是个偏爱吃肉的,正嘴馋着,孩子们也有些日子没吃肉了,他听人一说便答应下来,还叨咕顺带着拖两根耐烧的粗木头回来给她烧屋子。(附近山上的早被人弄干净了)
谁知却遇到了下山寻食的野熊!
还是两头成年的野熊!
一般这个时候熊都还在冬眠呢!
很少在初春就醒来,还下山寻食!好吧,也不算是下山,他们遇到的时候两头熊正在阳面山坡的树林里晃悠呢。
害怕当然是害怕的,但到底是彪悍派,几个人一打眼色就抄家伙开干!
万一得手了,嗯,明年的日子都不用愁了。
只是天上真没有下馅饼的。
哎哟喂,那野熊那个皮糙肉厚,那个刀枪不透,那砍刀抡上去就留下个白印子,还崩了刀刃。。。。。。
“蹽吧——”
当时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其他的人扭头跟着撒丫子就跑。反正就两只熊,总有能跑掉的,看谁运气好了。
几百斤重的熊看着笨拙,真格跑起来一点儿不比人慢!前头几人连滚带爬地跑着,后头两只憨态可掬地追着。。。。。。
秦人大多是知道遇到熊要倒下闭气装死的,但也常遇到装死的时候太紧张漏了气或者熊正饿得很了,直接开吃的。
更何况这几个跑得正欢的一定是好吃的活物!
呵呵,在大野熊眼里,人肉也是肉啊,吃起来可比那些柴了吧唧的野猪肉嫩多了。。。。。。(流哈喇子了)
方秀才就不是那个运气好的。
他读书就一般般,这些年都没弄成举人,同样,他抡刀也不专业啊,尤其是先前,他砍不动熊皮就趁乱招呼熊的小眼睛。
那熊也许认得他了,或许记了仇,一只就专门晃晃悠悠地撵着他追。这下把方秀才给撵的哟,把个肺叶子都快给喘出来了。
也不知是不是老天淘气,他还给个倒伏的树杆子给绊了一跤。方秀才特别想破口大骂,但时间不允许,眼见熊晃悠着追上来了,一狠心憋了口气装死吧。
谁知那可恶的熊不但用锋利的熊掌对他的“尸体”一通穷扒拉,臭烘烘的熊嘴还在他脸上拱来拱去、闻来嗅去,弄得他实在没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最后,方秀才不得已抓起一把浮土撒向熊的眼睛,随即暴身而起一跃竟然窜上熊背,骑在了熊脖子上。(求生的本能真不是盖的)
好吧,一人一熊开始了肉搏,最后方秀才不知怎么被熊给甩了下去,凑巧是个大斜坡,直接滚下山去倒是熊口逃生了。。。。。。
===============================================
野鸡没打着还弄了一身伤,骨头都断了五六七八根,日前才将将养好。幸好脸上没留疤。
为了给方秀才治伤养身子,家底花得差不多了不说,李氏的嫁妆也消耗了不少。
亏得李氏的嫁妆里还有株三十年的人参,虽年头久了药效差些到底管用。不然方秀才还有没有的命可不好说了。毕竟老大夫说这样的参整个茂县都找不出第二只来。
李氏娘家倒不是不接济女儿,只如今虽然爹娘都在,可还有兄弟媳妇们拿眼瞅着,李氏自小受宠,才不想年岁长了反倒要去看别人的白眼听什么酸话的,宁愿自己学着仔细节俭起来。
就说眼下,为了省些柴碳,孩子们都不在家的时候,夫妻俩只在早晚做饭才烧火热乎屋子,连点火盆都省了。
女儿方媛不是没讲过她娘,“何必省这点子把自己冻个好歹的?”
李氏总是借口说烧炭盆有灰飘起来,做针线尤其是做衣裳的时候会把料子弄脏了。嘴上说着,心思不免飘到在家做姑娘的时候。
那时候家里有暖炕、有火墙,每天都烧得暖乎乎的,出门冷了有手炉和汤婆子,哪里用点炭盆呢?
碳灰脏料子的事,还是她从前听经常来她们家接针线活计的铺子女掌柜说的。
如今她们家不但连火盆都不轻易烧,连一家大小的针线都是她亲自做呢。
唉,人呐,就没有不能过的日子!
心思回转,李氏停下手,就着支起来的窗棂缝儿朝外头望了望,见还没丈夫的影儿,不由蹙了下眉尖。
先头县衙来人喊了方秀才去,说是许县令有急事寻他。
许县令也不是外人,李氏的一个堂姐就嫁给了许县令,说起来都是亲戚,李氏只担心是不是女儿脱选的事有了什么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