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的总股本是120亿,贺正诚个人名下持有33亿股,通过家族基金持有15亿(其中10亿股通过摩根银行代持),管理层和员工持有25亿股,中投11亿股,泡菜国主权基金5亿股,高盛,花旗,a各5亿股,贺家其他人5亿股,市场上流通的最少有11亿股(员工可能会抛售)。
贺正诚很快就知道了,花旗解禁的股票因为不想折价出售,所以通过市场抛售。他的公开发言居然没有半点作用,不能给人更多信心,这也真是有些郁闷。
贺正诚个人耗资约32亿港元收购了2亿股,弘毅集团收购了3亿股,这才止住了弘毅股价下跌的趋势。
中投,中言,淡马锡,阿布扎比等土豪接受了高盛和花旗另外的5亿股,据说还有一些香江富豪也出手了,比如李四叔的召集财经也收购了1亿股。
a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没有选择抛售,这真是出人意料啊。
贺正诚的螺蛳壳将弘毅股票增持到35亿股后,首先召开了一个员工大会,路博迈,富通资管,雷曼兄弟,还有弘毅各部门的精英汇聚一堂。
马雪徵总结了弘毅今年的发展,时间来到12月份,国际油价下跌到40美元附近,从今年7月份148美元的高点计算,不到5个月时间,油价下跌了73,弘毅的盈利幅度也有70。
即使国际原油价格下跌20,弘毅对冲基金本金翻倍,他们也翻了35倍,也就这样了,他们已经开始止盈了,整体盈利约为200亿美元,这样的数据肯定不能公布,否则会被全球公众舆论的口水淹没,弘毅内部知道的人也很少很少。
公开的数据是弘毅对冲基金在原油期货上盈利50亿美元,在大众集团盈利35亿欧元;然后就是资管和固定收益部门,在外汇和债券上,大约有20多亿美元;其他房地产,大宗商品,股权投资都是亏损的。
路博迈,雷曼,富通资管不用细说,今年是百分百亏损,就算有盈利,也要做到明年;中金今年应该盈利了,但可以忽略。
今年以来弘毅大手笔花钱,这四家公司已经用掉75亿美元,还有入股大摩的50亿,捷豹路虎23亿,渣打集团约12亿,泡菜国国民银行3亿美元,a私人银行25亿美元,总共约166亿美元。这还不算预计在奇梦达和英飞凌投入的近10亿欧元。
其他一些资产,像伦敦城市机场,中财险99的股份,明年就要接手的108亿股中帼银行股票,都可以算到旗下的资管公司,私募股权公司。
这么一总结,贺正诚也清醒的认识了弘毅的问题,166亿美元,将近1300港元,和弘毅现在的市值很接近了,多少给人以吃撑的感觉。要知道弘毅一直还想收购友邦保险,这难道不是蛇吞象吗?一旦其中的投资失败,弘毅能够承担起这个亏损吗?
弘毅的高层当然觉得没问题,他们这几年在原油期货上的盈利超过了300亿美元,现金流充裕的没法用言语表达。但公众不知道啊,他们也不敢让公众知道。
不对啊,虽然财报还没有统计出来,但去掉房地产,大宗商品,股权投资上的亏损,弘毅今年的盈利应该超过100亿美元了。收购用掉的166亿减去这100亿,也就66亿美元,这个负担一点都不大。
贺正诚想着,但很快就被打回了现实,账不是这么算的,25亿美元收购雷曼兄弟,还有投入资金维持运营,还要给雷曼高管准备几亿美元离职补偿金,运营起来怎么也要投入10亿美元吧,其他路博迈,富通资管,a私人银行,为了维护客户,都必须要加大投入吧?公司现在的运营,员工奖励,难道不需要资金?
外界看衰弘毅集团不是没有理由的,汽车,高科技,银行,投行,什么都往公司装,完全形不成合力。
“所以我建议对一些非核心资产进行剥离,组成一个独立的新公司,然后推动上市……”贺正诚给出了解决办法
“我给弘毅的定义是一家面向全球的财富管理公司。”
给弘毅下了定义之后,就能清晰的分辨出那些是核心资产,那些是非核心资产,公司的章程也要进行一些修改,很多东西都可以变,不变的是贺正诚家族的一票否决权。
资产剥离,这样的想法很容易理解,花旗集团和通用电气这种多元化混业经营非常成功的企业都频繁出现问题,只能说这种模式本身可能真的有问题,至少是大部分投资者这么认为。
将弘毅持有健力宝,联发科,寰亚集团,比亚迪,尚德电力,电讯盈科,f,捷豹路虎,奇梦达,英飞凌,苹果的股票打包,好吧,实际上已经打包好了,大多数都在弘毅控股名下。
贺正诚做出这个决定后,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做金融的谁都不认为公司名下有这么多企业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而且这些公司的发展潜力看起来大多不咋样。这些公司的管理层可能会有意见,不过作为子公司负责人,他们的话语权不大。
这时候上市并不合理,市场没钱,企业没人气,所以做出决定,规划好之后就会发出通告,等待合适的时机上市。
弘毅也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候,怎么将公司打造成财富管理公司,怎么改呢?贺正诚参考了公司内外的意见,从未来的发展出发,公司成立财富管理,机构证券和投资管理业务三个板块。
机构证券业务板块下又设置了三条子业务条线,分别是投资银行、销售和交易、自营投资和其他业务。面向的是大企业,政府机构客户。主要是雷曼兄弟和中金,分成弘毅和中金两个品牌。
财富管理主要是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股票经纪和投资咨询业务,固收等等,包括路博迈,富通资管,a私人银行,弘毅自己的资管业务,对冲基金等。
投资管理,主要是股权投资部门,为养老基金,保险,主权财富基金,第三方出资人服务,包括另类资产投资,如房地产。也就是将房地产和基建项目包含在内。
基本上学习的是摩根士丹利未来的组织架构,不过为了规避监管,并没有发展银行业务,如果a私人银行业务需要更严格的监管,那肯定会被卖掉。
为了契合未来的发展,弘毅还需要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提升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网络券商业务,建立一个电子交易平台,可以收购trad,这家互联网浪潮下成立的公司经过十多年发展,有着不错的品牌影响力。现在的市值低于4亿美元,很适合收购。
除了这些,他们未来的重点资管业务,也要有很大的调整,比如大力增加被动型基金的比例,也就是tf,指数基金,降低明星基金经理对弘毅盈利稳定性的影响。在合适的时机收购夸父量化对冲基金,这只基金稳定的盈利能力,建立的交易系统,以及核心团队人员的研发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
调整完企业架构,继续人员调整,这次路博迈,富通资管,雷曼兄弟的主管都有机会进入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公司董事会也要引入欧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比如西门子集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