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锦惜从回忆中回过神来,鞠了一把清凉的河水,激在自己的脸上,感觉顿时清醒来不少。
阴雨天不能外出,她就每天跟在李母身边学着做事,今个终于放晴了,她就是又来河边等雁南生,却还是连个影子都没抓到。
“快,锦城的官府来人了,好像是去了雁南生的家里。”
“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不知道,快去看看……”
像罗河村这样的小村子,村子里上次看见官家的人,还是五年多前,官府前来征兵的时候。
这一听官府的人来了,整个村子的人都跑去看热闹。
一直没找到机会见一见雁南生,坐在河边胡思乱想的沐锦惜,一听这消息,拔腿就跟着村子里的人跑。
原来雁南生家的房子建在罗河村的外面,怨不得她在村子里转了这么久,也没能碰见自己想见的人。
沐锦惜跟着村里人挤进了雁家的院子,把自己肥胖的身体躲在人群的后面。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两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官人吸引了,根本就没人注意她,沐锦惜伸着脖子翘起脚,努力的越过人群看去。
雁家的房子比村里任何一家的房子都简陋,院子里除了堆的如小山高的柴火,干净的什么没有。
两间四面透风的茅草房,右边那间的格子窗底下摆了一张桌子,上面还规矩摆放着文房四宝,便再无他物,另一间应该是卧房,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到。
沐锦惜瞪着一双期待的小眼睛,心跳渐渐加速,紧张望着茅草屋的门口。
一个人影终于从屋里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可走出来的却不是她期盼的那道身影,而是一个眼睛不太好使,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妇人。
“这里可是雁南生的家?”
“是啊!你们这是找谁?”
官人从怀里拿出一份册子,说着一口不算地道的官话,郑重其事的宣道“庐州锦城罗河村雁南生,院试第一名,案首,享廪生待遇,每月享米粮五斗,银钱五十文。”
官人的话一出口,整个嘈杂的小院子顿时就沸腾了。
罗河村的人都知道雁南生这个后生读书好,没想到竟然能在院试中得了案首,可真是的不得了啊!
“雁老婆子以后算是有好日子过喽!”
“恭喜,恭喜啊!咱们村也出了一个秀才了。”
四周的道喜声一片,躲在人群后面的沐锦惜四处寻找雁南生的身影,却始终不得见。
“雁南生呢?”
官人一问,众人这才注意到,新进的秀才老爷竟然没在。
“就是,南生呢!咱们大家伙好当面向他道贺啊!”
雁老婆子迷茫的眼睛转动了一下,脸上并没有出现多少笑意,似乎对儿子取得案首这样的好消息并不在意,沉声道“南生出去砍柴了,不到天黑恐怕不会回来,诸位请回吧!”
雁家这对母子一直都是这个态度,对谁都是冷淡的很,罗河村的人早就已经习惯了。
官府的人也不可能一直等着雁南生回来,宣告了消息之后,便骑着大马走了。
村里的人见雁老婆子一脸冷漠,连人都看不清,留下来也没意思,便吵吵着明天再来道贺,也纷纷离去。
沐锦惜满怀希望,本以为这一次定能见到雁南生了,没想到还是等了一个空。
看着雁老婆子送走了众人便回屋紧闭房门,沐锦惜也只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雁家的院子,回到家就迫不及待的把雁南生中了案首的好消息告知罗老夫妇。
“娘,村里人说明天去给雁南生道喜,咱们家是不是也得去啊?”
雁南生中了案首这样好事,早就在罗河村传遍了,大丫没回来之前,罗老二两口子就知道了。
李母瞄了沉默寡言的罗老二一眼,笑着道“当然得去,还不能空着手去,上次你受伤就是雁南生把你送回来的,娘拎了一筐鸡蛋去道谢,雁老婆子说什么都没收,这次正好补上这份人情。”
沐锦惜一听,顿时兴奋了,小眼睛放光的帮李母分析道“娘,雁南生救我,肯定是觉得不过举手之劳,所以才不要谢礼的。这次估计全村人都会去送礼道贺,他定不会驳了全村人的好意,咱们不如趁这个机会多送点,就算是换上这个人情了。”
见大丫说的头头是道,眼冒精光,憨厚的胖脸顿时变得精明了不少,李母深深的看了自己的女儿一眼,连连嗟叹。
“大丫啊!你别想着雁南生那小子了,人家现在可是秀才了,吃的官粮,和咱们不合适,你还是收回那点心思吧!”
没想到自己的小心思这么快就被人看穿了,沐锦惜胖脸一红,有种无地自容之感。
“娘,我……”
沐锦惜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如果这个雁南生就是自己心爱的那个男人,这一次她绝对不会轻易放弃。
“雁南生那个后生确实不错,要是真能当咱们家女婿倒也不错。”
一直沉默寡言,很少张嘴说话的罗老二,突然说了这么一句,可是让妻女惊讶地不得了。
沐锦惜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坐在门口的罗老二,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罗老二还有这样的野心。
竟然想把自己的又胖又傻的丑闺女嫁给一个秀才?
当然,现在的大丫已经不傻了。
就连李母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像是见了鬼似的看着自己的男人。
“当家的,你说什么浑话?”
“雁南生那小子人品不错,如今又是案首,以后前途不可限量,难道不是女婿的最佳人选?”
听了罗老二理所当然的话,沐锦惜瞪着小眼睛,好像是第一天认识罗老二般!
李母越听越觉得玄乎,大胆的去摸了摸自家男人的额头,看看他是不是发烧了。
“你没发烧啊?难道是中邪了?”
罗老二寒着脸瞪了李母一眼,李母顿时闭上嘴,不敢再多说一句。
只听罗老二又道“雁南生家穷,还有一个病歪歪瞎了眼睛的老母。他想要继续读书走科考之路,就需要银子。而咱们家虽然不算富裕,但是供养一个读书人还是可以的。只要他愿意娶了咱们家大丫,我就是卖粮卖地,也供他读书,送他科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