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苏晴明收到了电影开始的提醒。
也知道电影第一幕正式开始了。
但他没有收到任何和电影有关的信息,比如人物关系,背景以及最关键的剧本内容。
只知道电影名子叫“月婚”。
看见这个名字时,苏晴明的心颤了一下。
因为脑海里这两个字不是黑色,而是用血淋淋的红色标注。
像是在昭告着可能会有血色事件发生一样。
没有人物关系,背景,剧本,电影就这么直接开始了。
苏晴明完全摸不着头脑。
不过他倒是弄明白一件事,他又一次担当电影主角了。
因为从他睁开眼后,主舞台就一直在他身上,从未离开过。
苏晴明甚至想,难道这部电影就他一个演员,其他人全是土著?
因为没有任何信息,一切都只能靠他自己慢慢摸索了解……
一晃眼。
三日过去。
经过三天时间的观察了解,苏晴明总算弄明白一些事情。
首先是电影背景。
现在是糖朝,本朝皇帝是千古名帝糖太宗李氏明。
当然具体哪一年就不得而知了。
这是时代背景。
至于家庭背景。
苏晴明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庭,他的父亲生前读了一辈子书,可惜一直没能乡试合格,直到临死前还在为此事惋惜。
他的母亲赵氏,年纪约莫在三十岁出头。
以现代人看来年纪当然算大,不过在唐代也算不得年轻。
或许是因为生活条件艰苦的原因,才三十多岁,头发就已经白了不少,看上去像个休休老矣的妇人。
苏晴明从小就没有母亲。
虽然姑姑对他很好,一直视如己出。
但再如何,也终究不会有母亲的感觉。
所以他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其实一直羡慕那些有父母的孩子。
第三步电影里,电影给他安排了一个母亲。
看着赵氏忙碌的背影,苏晴明仿佛看见了自己的母亲一样。
他忽然有点喜欢这次的电影世界。
三日功夫,苏晴明还弄清楚一件事。
他之所以躺在床上,全因为几日前出的那趟远门。
适逢佳月,乡贡开始报名。
苏晴明前去报名,但是不知路上发生了什么,回家后就一病不起。
问了赵氏,她也不甚清楚。
苏晴明自己回忆了好几天,却也没想起来任何事情。
这天,苏晴明感觉自己身体好多了,一大早便起床,在庭院里舒展身子。
赵氏天不亮就起床,开始做各种杂事,还给他准备了早饭。
说是早饭,但其实就是稀粥。
一碗粥,看不见几粒米,简直稀得不能再稀了。
不过就算这样,赵氏自己没喝,只有苏晴明喝了一碗。
苏晴明明白,这是因为他们家实在太穷了。
虽然糖朝在历史上是比较富裕的时期,但无论哪个朝代,穷人还是很多的。
苏晴明他们家,父亲早几年就病死了,他一直读书,家里开支全靠赵氏做些手工零活艰难维持。
能够早上喝碗粥已经算是不错了。
村里还有些人家,一天就吃两顿甚至一顿,出门甚至还要穿双破草鞋。
这个时代,如果家里没有几块良田,想要吃饱饭实在不容易。
普通人想要出人头地,几乎没有机会。
读书人还稍微好些,起码还有一点希望,就是科举考试。
糖朝的科举制度还算正式,考试门槛也比较低。
只要不是作奸犯科者,基本都可以报考,但考上的难度并不小。
他的父亲就是考了几十年却一直连乡贡都没能考过。
苏晴明这个身份从岁开始参加乡贡考试,连续考了年,还是一直落榜,今年再考不上的话,就是第五年了。
不过,根据脑子里关于考试内容空空如也的情况来看。
今年应该又是没戏的一年。
苏晴明倒是对此并不在意,他毕竟不是这里的人,只是心疼一直盼他考中的赵氏。
话说。
这天吃完早饭,苏晴明决定出门溜达一圈。
他现在生活的地方叫苏家村。
村子里基本都姓苏。
往前数,总能攀上点亲戚关系。
因此村子里倒是其乐融融,邻里关系融洽。
当然,哪里都会有老鼠屎,这是避免不了的。
苏家村位于苏州,位置较为偏僻。
主要是周围有几座大山,这些山阻碍了村子发展,不过这些山也养活苏家村人。
村子里有不少猎户,都靠进山打猎为生,还有些人靠进山采药,再拿去最近的集市上卖。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这么个道理。
但不得不说,苏家村的风景的确不错。
有山有水,走到哪不是良木就是良田。
空气也格外清新,连天空都比现代要干净。
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可以滋养身心,让城市生活带来的急躁气息逐渐褪去。
总之。
苏晴明是一下子就喜欢上这里。
而且在这里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去满月酒店,也见不到那些可怖的鬼客。
苏家村不算大,但也不小,约莫着有百来家住户,全村可能有近千人。
苏晴明就是在自家周围简单转了一圈,也没走远。
觉得疲了,苏晴明放弃继续溜达,转身回家。
回家途中遇上几个孩童。
这些孩童年纪约莫在岁的样子。
看见苏晴明后,纷纷笑起来,对着他指指点点。
有个年纪稍大一点的男孩,胆子也大一点,笑着问他,“苏秀才,你今年考得上举人吗?”
看似询问,其实是在嘲笑他屡试不第。
苏晴明在苏家村还算有点名气,毕竟村子里读书人不多。
不过他的名声绝对算不上好。
他和他父亲屡试不第已经成了不少人眼中的笑话。
就连村里的孩童也会唱儿歌笑话他们父子俩,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鲤鱼想跃龙门,没有文曲星的命,却得了文曲星的病。
当然。
主要是替他父亲背锅。
毕竟即便算上这次,苏晴明也不过才参加五次乡贡考试。
这年头。
读书人没参加个十七八次乡贡考试,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
而那些考上的人中,虽然天才有之,但更多的还是苦熬苦学的居多。
所以才有那句话。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