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桃夭随着娘亲到阿卿家时,发现阿卿的闺房早已聚满了人。
都是些邻里亲戚,妇人们忙进忙出的准备着最后一些事宜,小一些的姑娘们则围在阿卿的周围,或充满羡慕着,或满眼好奇的看着眼前的这位将要嫁人的新娘。
阿卿变得更好看了,特别是待嫁中的阿卿,眉眼之间透露着藏不住的喜悦。
突然,站在一旁的姑娘不知是说出了什么打趣阿卿的话,惹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而阿卿则是娇羞的低下了头。还是印象中的笑容,温婉柔情。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个脸上洋溢的笑容,充满着憧憬。
一群人在那说笑的同时,阿卿最早发现桃夭,眼睛一亮,对着桃夭招手道,“夭夭,你来啦!快过来。”
“阿卿姐姐!”桃夭笑着走了过去,打趣着道,“恭喜你呀,喜得如意郎君。”
阿卿被说的脸一红,衬的一张脸更是好看,粉面桃腮,一只手伸了过来,装作要抓桃夭的样子,嘴里说道“好啊,现在都懂得拿姐姐打趣了是吧。”
从一旁跳开,桃夭嬉笑的道,“哎呀,阿卿姐姐莫不是恼羞成怒了。”
随即周围响起一片笑声,只听其中一妇人开口,“姑娘们可别再拿阿卿打趣了,这都快一天下来了,你们阿卿姐姐脸皮薄,怕是都快要不能抬头进人了。”
桃夭寻声望去,抬眼一瞧,才发现此人正是阿卿的娘亲,又见她开口,“大家忙了一天也该累了,快出去喝些茶水休憩下吧。”
众人笑着应下,三三五五的走了出去。
桃夭抬头望向自家娘亲,询问道“娘,我能在这多待一会吗?”
虞母笑道“别待太久了,阿卿还有别的事要忙呢。”遂也跟着其他人一起走了出去。
此时,房中只剩阿卿与桃夭二人。
阿卿的房中早已挂上了充满喜庆的红绸,大大的喜字贴满了窗子。看着挂在一旁的火红嫁衣,桃夭内心忽地升起了一股奇怪的感觉。就好像是陡然意识到了以前一直没有放在心上的事,其实离自己并不远了。
桃夭突然问向阿卿,“阿卿姐姐,你有见过他吗?”
至于这个“他”指谁,二人心知肚明。阿卿恍惚了下,随即娇羞的点了下头,“见过。夭夭放心吧!他……很好的。”
“那就好,看阿卿姐姐这个表情就知道未来姐夫一定对姐姐很好了。”
阿卿看着桃夭眼中的促狭,无奈的看着桃夭,“你呀!可别一直打趣我。我告诉你,你也不小了,到时候你出嫁时,我肯定是要回来的。到时候小心,看我怎么打趣你。”
毫不意外的看着桃夭红了脸,感觉出了一口气的阿卿当即笑了出来。随后又想到这几年小镇上的有关桃夭的谣言,以及听到过几次虞母说桃夭还不开窍。看了看桃夭,带了点打探的意味问道“夭夭可有心仪的公子了?”
桃夭被问的一愣,脑子里突然甩出了一张嵇羲的脸。桃夭当即被自己心中所想的人给吓到,使劲地摇了摇头,眨眨眼,想把嵇羲从脑海中赶出去。
阿卿在一旁看的疑惑不已,渐渐的像是看出了什么,抿着嘴笑了起来。心里暗道,这傻丫头看来是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情况呢!
“夭夭,夭夭!”
“哎,怎……怎么了。”
“你一直傻愣着干嘛,还没回答我呢。”
“没,还没有。”听听这回答,显然有些心虚。
阿卿笑而不语,过了一会才开口说道“真的没有?是没有,还是不知道呢?”
“不知道?”桃夭怔怔的看着阿卿,一双杏眼中写满了不解,“什么叫做不知道?”
阿卿温柔笑道“就是现在你还没有察觉到呀。”看着桃夭愈来愈迷茫,阿卿也不再多说,“不过你也不必太纠结,你以后会明白的。”
很快便到了阿卿要出嫁的日子,屋子里里外外都挂上了喜庆的红色绸布,炮竹声震天。
吉时已到,跟父母道过别后,阿卿穿着火红的嫁衣由自家兄长背入了花嫁。
三月本就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更何况是桃花遍地的桃花镇。
春风和煦,一路繁花相送。
桃夭看着送亲队伍渐渐远去,直到最后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
她忽然想起了自己在《诗》中读过的一篇《桃夭》,她清楚的记得当时读到这篇时,看见自己的名字跟诗的篇名一样时,是有多么的兴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想,此情此景,赠与一首先辈所写的《桃夭》给阿卿正合适。祝愿她出嫁后幸福美满。
。